哈姆雷特的悲剧性解读
2020-04-28戚煦乾
摘要:《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全书充满了浓厚的悲剧主义色彩。首先将概述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其次进一步解读他复仇之路上的种种矛盾斗争,深入探究哈姆雷特身上的悲剧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全书悲剧艺术手法的使用。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悲剧色彩;《窦娥冤》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1-0018-03
莎士比亚在世界的影响十分显著,是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被马克思称为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哈姆雷特》主人公角色与题目重名,他的父亲遭兄弟谋杀,故事围绕复仇展开。《哈姆雷特》是戏剧史上极为经典的悲剧性作品,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悲剧色彩贯穿前后,主人公哈姆雷特则是整个悲剧色彩的集中体现。哈姆雷特的悲剧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其中既包含个人因素,也包含外部因素。内外部因素的结合,将哈姆雷特一步步推向了黑暗的深渊,直至死亡。“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有这样的评价。诚然,历史上对哈姆雷特的悲剧性研究不胜枚举,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性格与社会是哈姆雷特悲剧命运的双重引擎[1]。
1性格悲剧
叔本华认为,“哈姆雷特的忧郁是由人生的欲望和无法彻底满足的矛盾决定的,他是在生存、欲望和痛苦这条解不开的人生锁链中挣扎。”不难看出,剧中大量体现出了哈姆雷特心理上的矛盾,最为明显的即是他身上坚定与软弱的并存。在剧中,哈姆雷特作为一名丹麦的王子,理应是王位的继承者,享受着荣华富贵,但这种身份也为他的不幸遭遇做了铺垫。他的父亲意外死亡,叔叔顺理成章沿袭王位,母亲也成为了王后,但是当他得知父亲真正的死因后,作为儿子的他决心要给父亲复仇。那一刻,展现的是哈姆雷特性格中固有的一面,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子应有的勇敢与血性。但是,哈姆雷特也明白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复仇,像堂吉诃德一样敢于漠视一切的勇气他是不具备的[2],所以哈姆雷特的复仇只能从长计议。在他的复仇过程中,真正的软弱才展现了出来。哈姆雷特有多次可以杀掉他的叔叔克劳迪斯的机会,但他却因为总是在徘徊,不忍下手,寻找报仇的内在逻辑而错失良机,体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哈姆雷特在剧中喃喃自语:“顾虑使我们都成了懦夫”。那么他为什么要顾虑呢?从剧中可以总结出一方面是他觉得自己对待敌人不够大度宽容,会被民众责怪;二是恐怕克劳迪斯死后进入了天国通往极乐世界[1]。虽然这展现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但是他的优柔寡断和软弱也显露无疑。这里有一处对比,那就是雷欧提斯,他心胸狭隘,但是他要替父报仇,而且是在神圣的教堂里[1]。他没有受到桎梏,只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义无反顾。另一个说法参考弗洛伊德主义者的看法可以总结出,哈姆雷特具有俄狄浦斯情节。他也曾有过弑父的念头,在伦理道德的评判下,他和克劳迪斯一样,都是罪人。但是自己的生父和叔叔都是母亲的丈夫,出于对母亲的爱和同情,哈姆雷特一直在犹豫,直到母亲误喝了为自己准备的毒酒而死后,才真正坚定了要杀掉克劳迪斯的决心,因为他没有了顾虑。
另一方面是理性和残忍的结合。在悲剧发生后,当哈姆雷特第一次面对亡灵的倾诉,首先质疑了亡灵所说内容的真实性。与之作对比,福丁布拉斯则理性不足,在得知父亲枉死的消息后立刻带领军队朝着丹麦进攻。哈姆雷特为了不被有心之人看出他的复仇之切,他装疯卖傻;通过让戏班子演出与这场阴谋相类似的情节来观察克劳迪斯的表情变化;在去伦敦的路上假死,用效忠新王的人代替自己等等,表现出了哈姆雷特的沉着与理性。但是对自己爱戴的母亲,他又表现出了急躁残忍的一面。他责备王后水性杨花,留恋与叔父的床笫之欢,轻易忘记对父亲的誓言,甚至还拿出两幅肖像,将先王和新王进行对比,并指出先王像太阳神、天神、战神;而新王则是下水道里污垢一般的存在,全然不顾母亲的颜面,让王后在颤抖中忏悔。
哈姆雷特冷血和温情的两面性也在剧中有所展现。在复仇的过程中,哈姆雷特想要抛开爱情的束缚,但是,他还是会惦记着恋人欧菲利亚。表面的冷酷无情掩盖了内心深处一颗深爱欧菲利亚的心[2]。再有,哈姆雷特认为儿女应当宽恕父母的错误,但如上文所说,用威胁的方式表明立场,让王后退缩。种种行为初步说可以是哈姆雷特冷血温情的交织,深层次则体现出其命运的写照。
2命运悲剧
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他性格的跌宕性与他特殊的身份和生活遭遇有着密切关系。在父亲的死讯传来后,他通过亡灵的诉说窥探了事情的真相。对于哈姆雷特山一般伟岸的父亲被谋杀,成为了叔叔权力欲望的直接牺牲品;母亲则在父亲尸骨未寒之际和叔叔通奸,做了杀人凶手的妻子;大臣们不追求真相,被谎言蒙蔽了身心,对克劳迪斯阿谀奉承。在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的情况下,只听哈姆雷特痛心疾首地呼喊:“世界是污浊瘴气的集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3]理想无情地破灭,而哈姆雷特必须站起来继续投入到这污浊世界里,因为他还要替父报仇,以告慰亡灵。可是他优越的王子身份根本不可能参透封建恶势力的肆虐与压迫。邪恶势力的强大使哈姆雷特措手不及,他潜在的忧郁基因也因此被激發了出来。忧郁放缓了他复仇的脚步,复仇不得又使他更加忧郁,陷入了不断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哈姆雷特追求平等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可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上,他都满盘皆输。他自以为纯洁的母亲却作出不伦之事,他不由得感叹;“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他虽然深爱着奥菲利亚,想要保持一份永恒的爱情,可是奥菲利亚在其父亲的教唆下收集关于哈姆雷特的情报,这份爱情的不真诚性伤透了哈姆雷特的心。可以说哈姆雷特最信任的两个女人背叛了他,其实母亲和女友奥菲利亚都是封建思想下受人操控的可怜的木偶罢了,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只能选择屈服。连哈姆雷特的大学同学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都在克劳迪斯的命令下谋划杀死自己的诡计[1]。所以,哈姆雷特的内心防线崩溃,对世界的美好向往破灭。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思想是异于常人的,但是哈姆雷特思想也有局限性,比如他坚信灵魂不死。在著名的内心独白中,他也在思索着死后的世界[1]。这样的烙印使得哈姆雷特在对抗周围势力时,对垫脚石亦或羁绊物分辨不清。而克劳狄斯为了杀人灭口不择手段,哈姆雷特也走向与其同归于尽的宿命,揭示出了在黑暗的社会下,单打独斗不足以和恶势力对抗,悲剧的结局具有必然性。
但是这种悲剧形象和苦难命运,却可以折射出伟大的悲剧精神和人格力量,在美学上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哈姆雷特将他的临终愿望托付给了朋友霍拉旭,将真相公之于众,让人们明白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失败是暂时的,终将战胜封建思想。哈姆雷特有着高尚纯粹的人格,是世人心目中永恒的悲剧英雄,其结局之悲也带给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隐示了他悲剧性格的内核。伟大的理想,智慧的灵光是他超越性的体现;处境的绝望,内心的矛盾是他缺陷性的体现。生存着,就要为父报仇,承受现实的打击和痛苦,前途未卜。死亡,睡觉一样的死,成为一具丧失了灵魂和思想的空壳。无数个辗转反侧,无数的思考,纠缠在哈姆雷特的心头。但是在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是个人文主义和浪漫主义者,对世界充满了希望,抗争将会进行到底,即使是个悲剧。此时,英雄气魄喷薄而出,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激励。悲剧正是通过毁灭的形式使得观众受到强大的精神震撼,使之被作品中展现的别样美净化沉淀,不断用深沉的艺术精神感召着世人。
3东西方悲剧艺术对比
那么,中西方悲剧艺术特征又有何不同呢?下面通过比较东方《窦娥冤》和西方《哈姆雷特》这两部经典悲剧性作品来探究悲剧艺术内核。
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撕开了黑暗社会统治的原貌,地痞流氓兴风作浪,贪官污吏不闻不问。关汉卿塑造了那个时代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窦娥。窦娥善良老实,在遭受不公平待遇后,不屈服于残酷现实,对黑暗势力进行强有力的控诉,甚至在临刑时发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三桩誓愿来伸冤,渴望上天的公平裁决。饱满的窦娥形象由此具有震撼的艺术效果。而莎士比亚所著的《哈姆雷特》则通过和克劳迪斯的外部斗争和主人公内心斗争两条线索来丰富剧情,展示了哈姆雷特的矛盾心理和悲剧形象, 使得主人公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范。对于悲剧主人公的选择,中西方可谓是大相径庭,西方悲剧的主人公一般有贵族身份,富有英雄主义色彩,而中国悲剧的主人公一般是品性善良而力量弱小,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在悲剧精神的体现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莎士比亚的整个剧作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灾祸来自行动, 而性格又是行动的归因,所以《哈姆雷特》就是性格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对来说,中华民族不乏悲剧故事,惊天地泣鬼神的神话故事比比皆是,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草等等,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同自然进行斗争的顽强精神,更有超越死亡的意识。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悲剧主人公几乎没有西方那种鱼死网破、一往无前的抗争意识,往往只追求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在重大毁灭性打击面前,只能默默承受[4]。
《窦娥冤》中的悲剧主人公窦娥就带有自身的软弱性。她年幼丧母,在高利贷的盘剥下,她被卖到蔡婆婆家当童养媳,不久丈夫又撒手人寰,年纪轻轻的她又成了寡妇。对于自己悲惨的命运,窦娥归咎于命运:“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莫不是八字儿载着一世忧?”。可见她骨子里并没有敢于反抗的信念和勇气, 只好继续守妇道,安心侍奉婆母。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蔡婆婆讨债途中招致了张驴儿父子,并欲占有窦娥。而蔡婆婆的暧昧态度也让窦娥失望,并且直接导致了父亲的枉死和自己的“莫须有”之罪。在面对官府时,官员的相互推诿让窦娥真正意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她在与官府的冲突中所表现的反抗,其实是对当时政权制度的不满,具有先进性和巨大的突破性[4],因此窦娥才被赋予了典型悲剧意义。
但与哈姆雷特相比,窦娥的个性并没有哈姆雷特的复杂鲜活,没有多方面的可解读性。留给人们的印象是“烈女”这种单调刻板平面化的形象,也就导致了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人物形象束缚在伦理观念的框架之内,成为了象征。单一化的人物性格和淡薄的自主意识让中国的悲剧精神只能停留在表层,只针对故事本身,而不能从人生观乃至宇宙观的宏大场景对现存规则进行质疑、自我否定和反思。因此,中西方悲剧角色在人生境界上有不同的审美特征。西方的悲剧角色收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有人性,强调人格上的自主,表达出面对痛苦仍要逆流而上地生命激情。这也是中国古典悲剧的局限所在,中国的悲剧精神缺少一种生命蓬勃的张力,更为含蓄[4]。
歌德认为,哈姆雷特是一个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成为一个英雄的魄力,却在一个骑虎难下的抉择下被毁灭。哈姆雷特形象展示出强烈悲剧美的原因,关键就在剧中塑造的各种矛盾冲突,悲剧展示真善美的方式就是毁灭痛苦。哈姆雷特用自己的死赢得对封建势力,旧事物的胜利,悲壮却并不悲观,观众透过这种悲剧,有了希冀,有了光明。
4结语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悲剧是崇高的最高、最深刻的一种。”悲剧作为一个探索生命的组成部分,具有生命关照的深层意义。精辟地揭露出两个矛盾对立面各自的崇高与低贱,直观反映出了美丑善恶和不平衡感,在美学上可以带给我们无法遏制的震撼,压抑与感叹。悲剧的力量之宏大,在于揭开了隐藏在角角落落中的阴暗面,冲击具有连续性,影响整个时代的情绪。
赫士列特认为,哈姆雷特的任何一句话都和我们的思想一样真实。海涅也曾说,哈姆雷特就像我们自己的面孔。哈姆雷特的悲剧形象令世人刻骨铭心,折射出社会中隐含的矛盾冲突,也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在性格和社会的双重作用下,哈姆雷特的复仇是以自己和他人的牺牲为代价的,因此《哈姆雷特》的悲剧效果是在主人公的性格和社会的双重悲剧作用下实现的。
哈姆雷特的悲剧也是人文主义的悲剧。黑暗的中世纪到充满曙光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思想进步发展的阶段,还是莎士比亚开辟人类精神文明之路的阶段。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创作正是在人文主義兴起之际,主人公的悲剧也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的差距。17世纪初,由于政权的交替,英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丑恶也日益暴露。这一阶段,莎士比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创作的激情,理想之光却照不进现实,愤懑之际,他的创作开始转向悲剧主义。早期赞美人文主义理想的主旨思想转变为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然而我们对哈姆雷特的解读一刻也未停步,因为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是立体、丰满、典型的,哈姆雷特自身绽放出的人文主义光彩也让世人们看到了眼前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张芳芳.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合二为一——《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分析[J].海外英语,2017(21):161-162.
[2]郭文博.浅析哈姆雷特性格的矛盾性[J].文学教育(上),
2014(09):113.
[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M].朱生豪,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李靖.东西方的两朵悲剧艺术奇葩——《窦娥冤》与《哈姆雷特》的比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02):
53-56.
(编辑:王锦)
作者简介:戚煦乾(1999—),女,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