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故事
2020-04-28文华
文华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最开始只是解热镇痛的感冒药。但随着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人们发现它还可以治疗风湿痛,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甚至对静脉血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内障、偏头痛、不孕症、疱疹等病症均有防治作用。
那么,阿司匹林是怎样问世的呢?它又是如何从一种普通感冒药变成家庭必备的救命药呢?故事还要从一株我们最为熟悉的植物说起……
柳树,体内含有一种可以消炎镇痛的物质:阿司匹林的前体——水杨酸。
柳树用于治病始于何时?我国民间早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的说法。距今 3500 年前的古埃及《埃伯斯纸草书》中明确提到,柳树可以治疗咳嗽、消炎止痛。1000 年后,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柳树皮可以用来退热和减轻分娩的疼痛。说明古人早已在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柳树的医用价值。
1758 年的一个夏天,爱德华·斯通牧师跟往常一样,在家乡一条名叫“考门”的小溪边散步。溪水两岸绿柳成荫,景色宜人,让斯通感觉非常惬意。或许是因为无聊,或许是出于纯粹的好奇心,斯通掰下一块柳树皮,放进嘴里咀嚼了起来—— 一股苦涩而又熟悉的味道立刻弥散开来。斯通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这味道跟金鸡纳树皮——当时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几乎完全一样。
当时的英国疟疾肆虐,虽然人们已经找到了对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纳树皮,但其价格昂贵,常常供不应求。
擅长思考的斯通突发奇想 :既然柳树皮的味道跟金鸡纳树皮的味道一模一样,那么柳树皮可不可以用来代替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想到这里,激动的斯通马上掏出小刀,开始削取柳树上的树皮。
最终,他抱着一大捆树皮来到了一座磨坊里,要求磨坊主把树皮烘干。磨坊主并没有拒绝斯通的奇怪请求,他把自己用来烘焙面包的烤炉借给斯通使用。于是,斯通得到了约 450克的柳树皮粉末。
接下来,斯通开始到处寻找疟疾患者并给他们服用自己的新药。经过长达 5 年的实验和观察之后,斯通发现 :柳树皮可以治愈大部分疟疾患者。1763 年,斯通向英国皇家学会写信,正式公布了自己的重大发现。这是阿司匹林发现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有趣的是,斯通虽然发现了柳树皮的医学价值,但他完全曲解了柳树皮的功效。斯通一直认为柳树皮和金鸡纳树皮一样,可以治疗疟疾,但后来医学界发现,柳树皮中的有效物质只能起到退热等缓解疟疾症状的作用,并不能真正杀死疟原虫。
而斯通治愈的大部分“疟疾患者”,身患的可能只是与疟疾症状类似的其他疾病。尽管如此,这一误会并不影响斯通的伟大——就像哥倫布一直错误地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但谁都不会否认,他发现了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