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综述
2020-04-28吴小节马美婷杨尔璞汪秀琼
吴小节,马美婷,杨尔璞,汪秀琼
(1.广东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2.华南理工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一、引 言
作为政府旨在实现一定经济和社会目标的政策工具,产业政策自从我国“七五”规划中首次被提出以来,便备受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产业政策能有效帮助不同政府部门应对外部机会与挑战,推动经济发展(Alder等,2016)[1]、产业升级与企业竞争力提升(陈钊和熊瑞祥,2015)[2]。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腐败(张杰等,2016;孙早等,2015)[3-4]、不规范竞争(李伟,2009)[5]和地方保护(张玉新,2008)[6]等问题。那究竟应如何认识与评价产业政策?林毅夫与张维迎的世纪之辩更是将该讨论推向了高潮,而学界对此无法得到一致回答。所以,系统梳理产业政策是什么?实施产业政策前因和后果是什么?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对理解产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研究主要采取传统的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1)(Traditional Narrative Review,简称TNR),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文献综述。第一,不区分时间阶段,进行整体概述。①聚焦于某一特定产业的政策综述[7-9]。如蒋雪琴和苏祖勤(2019)针对旅游产业政策的概念、分类、对比、内容以及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以便进一步总结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7]。②聚焦于某一大类产业的政策综述[10-12]。如曹虹剑等(2017)对当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进行了综述,认为未来研究应该回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往何处去”和“如何去”等深层次问题[10]。第二,区分时间阶段,基于演化视角进行综述[13-14]。①聚焦于某一年的产业政策实施情况的概述。如逯元堂等(2018)概述2017年环境保护相关产业政策,基于需求拉动、激励促进、引导规范、创新鼓励等四个方面梳理归纳了我国2017年环境保护相关产业政策制定情况并分析了各项政策的功能[13]。②聚焦于某一时间段的产业政策研究的概述。如江飞涛和李晓萍(2018)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产业政策进行归纳梳理,着重于分析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管理与选择性产业政策混合的产业政策体系向以选择性产业政策为主体、以功能性政策为辅助的产业政策体系转变的过程,并按照产业政策的五个阶段进行了评述[14]。
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综述存在两方面的不足: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现有的文献综述仅聚焦于某一特定产业/某一大类产业在某一年或某一时间段的概念内涵、类型等,却没有从整体视角上系统梳理产业政策“为什么”以及“怎么做”深层次的研究内容,缺乏对产业政策进行整体分析的知识框架。第二,从研究方法上看,①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传统的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主要有两点局限:一是主观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无法对大量文献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Durach等,2017)[15]。二是易受到个人主观认知偏差的影响,文献研究的关键环节包括样本选择、研究现状与不足的识别等易受其认知偏差的影响(Tranfield等,2003)[16],导致研究结果缺乏客观性。②方法步骤的不严谨。传统的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综述撰写”。但是其对文献回顾问题的界定更多涉及对主题的一般性讨论,而往往没有明晰样本时间范围、样本来源、文献筛选标准和编码框架等(Adams等,2016)[17]。总体来说,现有研究对“样本文献包括哪些(时间范围和数量)”“样本文献从哪里来(数据来源)”“为什么是这些样本文献(筛选标准)”的本质问题没有清晰回答。若无明确的筛选标准和编码流程,研究的可重复性将无法得到保障,不利于现有知识的积累。
因此,本文基于循证管理思想(Evidencebased management)的系统文献回顾方法(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简称SLR)(2),以结构化和系统化的研究步骤,明确样本文献的时间范围、数据来源、数量、筛选标准,弥补传统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增强研究的客观性与说服力。具体而言,本文选取自中国改革开放起至今40年(1979年-2018年)(3)经济管理类的10本权威期刊的样本文献,通过科学性、透明性和可复制性编码程序,对“什么是产业政策(What)”“产业政策的前因与后果是什么(Why)”以及“如何合理地实施产业政策(How)”三个根本问题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按照系统性文献回顾(Durach等,2017;Tranfield等,2003)[15-16]的五个步骤进行,如图1所示。
步骤2:明确概念边界。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与微观规制政策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易混淆概念,所以在进行样本文献筛选前,有必要先对三者进行概念的区分:首先,在实施对象上。微观规制政策关注特定的产业部门,产业政策侧重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宏观调控政策则关注宏观经济总量;其次,在功能上。微观规制政策主要是弥补市场缺陷,产业政策则是政府为推动或限制某种产业以促进某种产业结构的形成,而宏观调控政策是为微观规制、产业政策等创造实施条件(汤在新,2000)[18]。由上可见,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政策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产业政策的研究对象包括行业、部门、微观规制干预的产业,而并非为宏观经济总量;其二,产业政策实施目标不仅仅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等问题,还包括政府优化产业结构等目标。
步骤1:设定研究目标。本文主要目的是系统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构建产业政策研究的知识框架,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
从现有的文献上看,基于不同的视角,可将产业政策分为两大类。其一,按照与市场的关系,可将产业政策划分为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性产业政策(Lall,1994)[27]。选择性产业政策是政府为改变产业间资源的配置等而采取的政策,包括积极主动扶持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以缩短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等;而功能性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市场高效运转而实施的政策,主要通过发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完善市场制度来实现(江飞涛和李晓萍,2018;林毅夫等,2018)[14,24]。两者区别点在于选择性产业政策更加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而功能性产业政策更加注重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其二,按照是否针对特定产业分为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政策(陈瑾玫,2011)[28]。水平型产业政策是为促进产业的发展而对所有产业所实施的政策,如政府的创新补助,即在满足一定审核条件下,给所有企业研发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研发创新(郭玥,2018)[29];而垂直型产业政策是为改变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而只针对某一产业或某些特定产业所实施的政策,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推动企业更早进入以获得领先优势而得到政策补助(郭晓丹和宋维佳,2011)[30]。
步骤3:研究范围与样本收集。①期刊选择上,由于产业政策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学与管理学(含公共管理)领域,因此,本文选用了国内经济管理领域的顶级期刊作为样本收集的来源期刊,具体包括《财贸经济》《管理世界》《国际贸易问题》《经济学季刊》《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公共管理学报》和《中国行政管理》十本期刊。②时间范围上,时间段为1979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1979年作为搜索起点的原因有二:其一,在中国知网上,最早的搜索年份是1979年,故本文以1979年1月1日为搜索起始点;其二,时代背景孕育着重要的学术问题。江飞涛和李晓萍(2018)[14]认为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至1988年)为产业政策理念的引入阶段。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需要提出新的经济管理体制以弥补原有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缺陷。而日本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和产业发展使得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Johnson,1982)[19],这引起了中国学者与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注。因此,以1979年为搜索起始年,能更加完整地理解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的进展。③在主题词上,选择“产业政策”作为检索主题词,最终得到393篇初始文献。
步骤4:二次手工筛选。由于初始样本中仍会存在与研究目标不相符的文献,需要进一步剔除。遵循张金隆和杨妍(2012)[20]的做法,按照相关性、实用性、学术性和权威性四个原则对初始样本文献进行人工筛选。①剔除非学术类文章,如新闻通讯、会议纪要(综述)、会议通知等稿件。②按照产业政策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政策的区别,对文献的研究对象以及其实施目标进行比较与判别,若偏向于宏观调控或微观规制政策,则予以剔除。最终得到145篇文献作为最终的分析样本。
人耳对语音信号的相位信息不是很敏感,可以认为语音信号的相位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因此的相位谱可用Y(m,k)的相位谱近似代替,最后对其进行傅里叶逆变换便可得到增强后的语音信号的时域表示。由此可见,在维纳滤波算法中,对G(m,k)的求解至关重要。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定义增益函数G(m,k)为:
步骤5:样本编码。首先,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由第二、第三作者分别按照四个方面进行对上述145篇期刊文献进行独立编码:①论文的基本信息,即文献作者、发表年份、期刊来源、作者所处科研机构、研究对象、写作目标及论文类型。②产业政策是什么。③产业政策的前因及后果是什么。④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其次,对比两者的编码结果,若有明显差异,则与第一、第四作者讨论,确定最终的框架构成要素。最后,围绕文献编码的所形成的框架报告研究结果。
图1 系统性文献回顾步骤流程
(二)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由图2(4)可知,尽管产业政策研究的总发表量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在国内顶级期刊上产业政策研究的年发文量有所波动。顶级期刊发文量大体呈现三个特点:第一,2003年以前,发表量较少,除了2001年外,大多年份为1~2篇;第二,2003-2014年,年均发文量为6.82篇,相较于第一阶段,发文量显著提高,其原因可能与2003年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入区有关[14];第三,2015年至今,发文量年均为9.25篇,发文量进一步提升,其原因可能与林毅夫《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对产业政策的推崇而引发学界的思考与讨论有关。
此外,参照许德音和周长辉(2004)[21]的论文类型分类方法,将论文类型划分为六类,即规范型、描述型、文献回顾型、概念型、实证型、定性经验型。在145篇样本论文中,属于实证型和描述型分别有62篇(占42.76%)与31篇(占21.38%);而规范型、概念型、定性经验型和文献回顾型分别有31篇(占21.38%)、15篇(占10.34%)、5篇(占3.45%)和1篇(占0.69%)。可见,目前对产业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以大样本实证、描述型和规范型文章为主。
图2 1986-2018年论文发表数量与趋势
三、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的知识框架
参 考 Whetten(1989)[22]观 点 ,按 照 是 什 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办(How)三个基本问题,梳理并提炼文献编码内容,构建现有产业政策研究知识框架。
研究框架如图3所示。
图3 产业政策研究的知识框架
政策工具通常是指是公共政策主体选择的用以达成相关政策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从现有文献编码结果上看,产业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人才等五种具体形式。
(一)第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产业政策(What)
1.概念内涵
整体而言,对产业政策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在狭义上,如Rodrik(2009)将产业政策定义为:刺激特定经济活动和促进结构变化的政策[23],具有特定的产业导向。如,是不是针对某一(类)产业?不同产业实施的政策力度是否不同?产业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林毅夫等,2018)[24];广义上,小宫隆太郎(1988)认为一方面,产业政策包括政府针对不同产业间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有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包括政府在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方面政策[25]。可见,相比于狭义产业政策的特定产业导向,广义产业政策则聚焦于政府与市场间关系的变化。从文献的编码结果上看,中国学者更倾向于使用广义的产业政策定义,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去衡量实施产业政策的必要性。如韩乾等(2015)定义产业政策为“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26]
2.类型及其特征
第二是互联网+视域下大数据推动了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互联网+视域大数据实现了新的行业新的领域新的经济形式的萌芽发展,这必然带动经济活动的各项变更,如带来会计的转型,即要求管理会计能够从传统的管控、核算型转为当下的决策管理型,并且能够做到企业价值创作管理。
3.产业政策工具
厘清“什么是产业政策”(What)是产业政策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研究产业政策的基础与前提。只有明确产业政策的概念内涵等,才能从理论上具体分析产业政策的前因与后果(Why),只有明确产业政策动因及其实施效果,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How)。通过对编码内容的整理,发现现有研究:在“What”层面,主要包括:①概念内涵。②类型及其特征。③产业政策工具。④测量方式四个方面;在“Why”层面,主要从六个不同的理论视角阐述了产业政策的前因及其后果(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在“How”层面,主要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三个参与方的角度进行的。
(1)财政政策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使用的财政资金与税收政策总和。目前,财政政策是学者关注最多,也是公共政策实践中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在财政资金政策研究上,马捷(2002)基于国际多市场寡头模型,认为企业在境外市场面对的竞争类型不同时,政府采取的最优干预政策组合也会不同。在面对价格竞争时,最优干预策略是国内生产补贴与出口税;在面对数量竞争时,最优干预策略为国内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31]。在税收政策上,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进出口税收的研究,如汪颖(2004)研究关税下调对我国机电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指出加入WTO后机电产品的关税下调幅度有限,对机电行业虽然有冲击但影响不大[32]。而对其他方面的税收政策涉猎较少,如对非进出口贸易财政政策工具的研究。
(2)金融政策工具,包括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对企业融资支持、政府股权投资等方面。但与发达国家完善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所以许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还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林毅夫等,2009)[33]。因此,从实证中探讨如何使用金融政策工具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成为中国学者关心的命题。
在建厂初期,茅台并不是一个可以自主营销的企业,而其实现自主经营经历了两个过程。1985年,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文通知,茅台酒的销售超计划部分的30%可以由企业自行销售,这是茅台酒走入市场经济的第一步。1992年12月,茅台酒厂全面实行自主经营。至此,茅台酒正式走向自主经营的发展之路。
(3)土地政策工具,是指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对土地资源进行相关的配置。主要是因为土地要素是不同产业的物质基础,其配置的结构和效率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杨刚强等,2012)[34]。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性和总量有限性以及级差的原因,往往出现资源错配现象。因此,政府需要利用土地政策工具以解决土地市场的失灵问题,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现有研究更多聚焦于讨论土地政策工具的动因及其影响因素,而较少涉及土地政策工具的具体应用。如杨继东和杨其静(2016)通过研究“四万亿”刺激计划对工业用地出让的影响,表明保增长的经济压力会促使地方政府更积极地出让工业用地[35]。
(4)公共服务政策工具,强调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建立系统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如医疗卫生、教育等。金煜等(2006)表明,有效的公共服务政策有助于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人力资本的增强,进而促进地区工业集聚[36]。近年来,尽管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得到了重视,但以往直接干预市场所遗留的问题还需得到有效解决(江飞涛和李晓萍,2018)[14]。基于此,不少学者从公共服务政策工具的应用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如骆永民和樊丽明(2011)基于政策敏感度和福利效果两个层面对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标准(即结果、福利和功利主义均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功利主义均等标准所对应的政策安排效果为最优[37]。
(1)研究内容。分别从三个层面来看:
4.测量方式
(4)城市群理论。城市群是指依托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网络等来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的空间再组织现象(汪彬,2018)[53]。城市群一方面使得跨区域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不同规模城市间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建立经济发展新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陈耀和汪彬,2016)[54],如我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市场机制使得经济要素资源能在城市间有序流动并能决定企业的竞争合作行为,是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源,但仅依靠市场力量还不能解决城市群及其生态化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基础设施投入、生态协同发展等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出台各类产业政策加以扶持,方能实现城市群动态演进和发展(肖金成等,2009)[55]。
文献[33-35]用自行研制的蓄热逆流氧化装置对煤矿乏风瓦斯的氧化反应进行试验,考察了甲烷浓度、流量、换向周期及反应区域温度等参数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陶瓷床内流动阻力数学模型,进行了流体力学机理分析,讨论了陶瓷床内流动的均匀性问题。基于多孔介质均质模型,建立了蓄热氧化过程的控制方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氧化床的运行参数、陶瓷结构参数对床层流动阻力及出口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认为随进气表观流速增加,压强损失和出口温度均增加,甲烷浓度对压强损失影响较小,提高比热容,有利于氧化装置稳定运行,并随当量直径增加,压力损失显著降低。
(1)基于是否采取产业政策角度使用虚拟变量测量。一是针对不同重点产业的类型设置虚拟变量。如宋凌云和王贤彬(2013)[40]将重点产业细分为重点传统产业、重点支柱产业、重点新兴产业三类,设置虚拟变量,考察政府重点产业政策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二是构造重要产业区位的虚拟变量(如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产业政策的测量,当企业符合对应开发区主导的产业定位时,赋值为1,否则为0,研究以政策引导为主要推力的产业集聚对贸易方式升级的作用机制(沈鸿和顾乃华,2017)[41]。
(2)基于产业政策实施力度间接进行测量。一是通过使用政府补贴和税收减免来测量产业政策,研究发现中央政府考核目标的变化对地方政府在落实产业政策和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选择上有重要影响(孙早和席建成,2015)[4]。二是以公司政府补助、长期负债衡量产业政策支持力度,研究了产业政策、政府支持与公司投资效率的关系(王克敏等,2017)[42]。
(二)第二个基本问题:产业政策的前因后果是什么(Why)
1.产业政策的动因
(1)赶超战略。李斯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阐述后进国家与先进国家在经济哲学、经济战略和政策的不同,而推动经济发展是国家的重要责任,这为后起国家的赶超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其中一种赶超是:市场和政府分开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重要功能以建立公平竞争秩序,另一方面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杨永忠,2006)[43]。即政府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不同的手段来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引导企业、产业的发展,而带有极强政府倾向性的产业政策对工业化起步晚的中国来说,是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目标,实现“国家调节市场”的有力政策工具(江飞涛和李晓萍,2018)[14]。如瞿宛文(2009)分析了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如投资项目审批权)不断修订汽车产业政策、引领汽车产业发展,提高汽车产业在市场的集中度与获利率,这可概括为“赶超共识监督下的中国产业政策模式”[44]。另一种赶超是:政府和企业通力合作实现技术赶超,以使产业结构高度化(黄群慧和贺俊,2015)[45]。技术赶超是以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技术追赶和蛙跳。对于技术壁垒高、产业生态系统复杂的产业领域(如高铁、集成电路等),政府不仅需要经济性的相关政策激励,还需要非经济性政策来帮助企业克服市场和技术障碍,以加强“产业部署”,与企业构成创新系统,能弥补创新体系结构和功能性缺失,促进技术赶超(贺俊等,2018)[46]。
(2)市场失灵理论。现有研究对市场失灵的具体条件争论不休,总的来说,公共物品、市场机制局限和外部性都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王东京,2018;韩永辉等,2017)[47-48]。首先,公共物品(服务)是指消费不具排他性且消费增加而成本不增加等行业(如国家安全、社会公正、助弱扶贫等),其只能由政府来配置,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其次,市场机制局限常常表现为“赢家通吃”,易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等问题。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出台一系列诸如产业扶贫等政策,减轻市场机制引起的社会问题。最后,外部性是指存在市场失灵从而需要政府干预(杨瑞龙等,2019)[49]。比如,行业先动者的信息外溢、技术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性,即基于社会角度,政府需给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一定激励,包括出资支持,专利保护等,鼓励企业家创新创业以提高整体行业技术和人力资本水平。综上,在基于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公正以及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而发挥的重要手段离不开产业政策。
(3)政治锦标赛。这一理论认为对官员的有效激励能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主要基于四个关键机制:首先,地方政府具有自由裁量权。地方政府居于地区经济社会中心和枢纽位置并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周黎安,2018)[50],中央政府鼓励地方/下级政府围绕相关经济领域指标(如GDP增长率、财税收入、招商引资规模等)积极开展绩效竞赛;其次,地方政府具有丰裕的资源,如行政审批、土地征用、贷款担保等;再者,地方政府具备有作为的激励。在政治锦标赛体制下,各级地方官员在晋升压力下相互竞争以被优先选拔和提升;最后,地方政府官员职位有“锁住”效应。即政府官员由于处于内部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且自身不愿随意退出已有职位而必须为保住现有职位而争取一切晋升机会(Zhou,2002)[51]。基于以上四点,各级地方政府官员在自身能力资源和外部环境压力下,为个人晋升、地区核心竞争力而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如制定产业政策、改善行政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等,以达到甚至超越中央所下达的经济增长目标。如宋凌云等(2013)[52]发现省委书记省长所获政治激励越强,其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引领效应越显著;且地方政府会将资源投向生产率增长率更高的企业,以使政策效果最大化(宋凌云和王贤彬,2013)[40]。
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光紫外线辐射造成人体皮肤的危害的认识不断的增加,防晒意识逐渐增强,防晒化妆品作为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产品已经变成生活的必需品。市场上防晒产品琳琅满目,其防晒性能的优劣是产品质量的关键点,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企业都十分关心。随着国家关于化妆品宣称功效的政策出台,防晒品功效评价需求日益增多,建立一个经济、高效、快速的评价方法显得很有必要。
从文献编码结果看,现有研究主要基于是否采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实施力度两个方向进行测量。
(5)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幼稚工业是某一阶段的产物,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结果,李斯特(1983)认为后进国家的‘幼稚工业’在面临激烈的竞争后易处于衰退阶段,而实施产业政策的目标在于利用政府有形之手将资源集中到技术、资本匮乏的后进产业,通过扭曲市场价格来培育幼稚工业的竞争力。如贸易保护、财政补贴甚至行政干预等宏观措施以及对生产技术的辅导和生产过程管制等微观措施。冯丽和李海舰(2003)研究表明,对中国刚起步的高科技产业而言,一方面要鼓励企业间合作和收购兼并活动,提高产业集中度[56];另一方面要加大财政补贴,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力。
(6)产业安全理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定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仍保持其独立地位和竞争优势,且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周勤和余晖,2006)[57]。对中国而言,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另一方面外资企业、技术和产品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一些涉及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的关键行业,严重影响着中国的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基于此,政府部门出台产业政策可确保产业安全与竞争力。
由于各区铁矿成因类型的不同,组成的主要铁矿物不同,现通过对各类矿床矿区分布情况、矿床规模、成矿特征、矿床成因对比分析,预测下一步找矿方向。
2.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1)积极效果。积极效果有如下三个方面:①优化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原因,政府采取计划管理方式使得生产要素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提高了生产率;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中央政府采取选择性产业政策以培育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使得要素资源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日益多样化的高品质需求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推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重要的战略点(干春晖等,2011)[58]。可见,产业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并优化了产业结构,这具体表现为采取差异化区域产业政策,使得中西部等区域的产业结构更合理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率(林毅夫等,2018)[59];采取选择性战略,扶持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如政府在新兴能源产业的起步阶段给予补助,能带来新型产业盈利优势,促使能源产业的自主创新(周亚虹等,2015)[60];采取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促使企业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瓶颈,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业生产率(姜红和陆晓芳,2010;黄群慧等,2015)[39,45],进而使得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最大,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②培育新兴产业。政策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郭晓丹等(2011)研究发现,在新兴产业领域,产业激励政策有助于降低风险且新兴产业良好发展前景及高预期利润,使得更多企业倾向于早进入以获得先动优势,这在整体上培育与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30]。此外,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发达国家抢占市场的重要筹码,如光伏产业。在中国政府的推动下,推出研发补贴、投资补贴等财政政策,使得中国迅速把握住光伏产业,使之成为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何文韬和肖兴志,2018)[61]。可见,产业政策在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提升产业、区域和国际竞争力。一方面,有效实施产业政策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研究表明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区域)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制造业的集聚度在不断提升,这在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当然不同行业间因集聚水平不同而国际竞争力不同,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高国际竞争力(杜庆华,2010)[62]。另一方面,通过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政府的重要政策导向(如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区域的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等),原因在于产业集聚度越高,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越强(谢子远等,2014)[63];而产业间的关联主要体现为技术关联,企业会基于技术创新以研发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产业竞争优势(姜红和陆晓芳,2010)[39]。
电影文本的基础语义域往往限制在虚构性叙述话语之内。但由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显然又依托于实在世界,因而出现了“跨世界通达”。电影文本与新闻文本之间的“通达性”显然不是随意生成的,而是基于实在世界的“跨界叙述”。然而,这种“跨界叙述”可能是出于对实在世界的再现,但也可能被认为是对现实的扭曲。以近十年来备受关注的拐卖妇女新闻事件为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根据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之一皓艳敏的事迹翻拍的新闻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
企业各部门制定的各类预算,是财务预算编制的重要凭据。以本公司为例,业务部门的预算为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的基础,收入预算应以该指标为基础进行编制,在以上工作结束后才可对成本费用预算进行编制,成本费用与现金流量预算是企业财务预算工作的总结,而利润表、资产负债表预算为所有预算的综合体现形式。
(2)消极效果。对产业政策出现消极效果影响机制的研究很多,主要基于两个前提:其一,体制上的预算软约束。中国经济正处于特殊的转轨阶段,国有企业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它们更倾向于过度投资。因此,政府一般需要通过外部治理机制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江飞涛等,2009)[64];其二,参与者之间激励相容的约束。即参与者之间基于各自利益考量而带来政策目标的偏离。首先,经济分权意味着地方政府可直接介入经济;其次,政治锦标赛使得政府官员有强动力推进本地经济增长。基于预算软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产业政策会被扭曲而产生如下六方面影响:①产能过剩。存在两种类型:其一,市场有效性所产生无可避免地产能过剩。即任何一个行业在市场规模足够大而规模经济程度不高时,行业发展初期一定会涌现大量企业,出现市场集中度与产能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徐朝阳等,2015)[65];其二,体制上的预算软约束产能过剩,也是政府部门应重点关注的类型。在中国转型背景下,体制的预算软约束扭曲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比如,地区竞争中地方政府对投资的政策性补贴引发的过度投资,使得生产能力大于社会需求,进而导致系统性的“产能过剩”和宏观经济的波动加剧(耿强等,2011)[66]。②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地方政府拥有丰裕地区资源和较大自由裁量权而易滥用或消极行使权力,以维护地方利益为主,而造成地区间恶性竞争,使得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缺乏有效产业组织(如给汽车消费和流通领域等的外地产品制造障碍)(张玉新,2008)[6]。③贸易壁垒。在中国,因市场分割和贸易冲突等所形成的贸易障碍称为贸易壁垒。研究表明,省际运输成本高低,如快递行业的分地区收费,会形成区位性壁垒;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水平等会形成比较优势的壁垒;地方政府间利益冲突及保护伞措施,如进入限制,会形成行政性壁垒(高艺等,2019)[67]。而所形成的区域间贸易壁垒会影响全国经济整体内部协调而阻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④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由于政策的激励,企业一哄而上、盲目投资,继而造成全国总体生产能力出现过大、生产设备出现闲置的现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过度干预,为发展地方经济而实行区域封锁,帮助企业瓦解进入壁垒,此外还会挽留该退出市场的企业,使得该行业内该淘汰的企业未被剔除,而又进入新企业,使得重复建设,过度进入问题愈发严重(李伟,2009)[5]。⑤创新惰性。在产业集聚环境下,由于政府干预的行为惯性引发企业短期内对竞争压力的感知变得迟钝,使得企业技术创新趋向低端化(胡彬等,2017)[68]。如周亚虹等(2015)研究表明,当产业扩张后,政府补助等产业政策难以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和有效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研发投入,所以企业更多地进行低端化创新,结果就是同质化产能过剩,直接阻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60]。⑥腐败行为。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寻租,指为维持垄断利润而进行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办理许可证、请求行政服务时,是否向地方政府提供了礼物或其他非正式支付(夏后学等,2019)[69]。黎文靖等(2016)发现,采取选择性产业政策只会激励企业进行策略性创新,即为“寻扶持”而增加创新“数量”,而创新“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使得企业的创新技术趋向低端化,这本质上就属于企业的寻租行为,即为了寻政府补助而进行低端化创新[70]。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官员腐败,指政府官员利用产业政策所掌控的权力(如项目审批权和财政资金运用权),实现自身寻租和腐败机会(王贵东,2017)[71]。具体表现为政府官员利用自身的筛选、甄别、财政资金分配的权力与企业合谋,将本该运用到产业政策中的奖励和补贴财政资金挪为自用;此外,还会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勾结以实施产业政策的寻租和腐败活动等(张杰等,2016)[3]。总之,这些行为都偏离了实施产业政策的初衷。
(三)第三个基本问题: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How)
1.中央政府层面: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服务职能与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现有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五方面:
其一,政府简政放权,不要过度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包括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的偏向性政策实施的公平性、同一个省份同一行业不同企业间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张健等,2018)[72]等等。换言之,一方面政府应减少使用行政指令、贷款核准等直接干预手段;另一方面,应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举措为从政府干预的选择性产业政策转型到增进市场机能为目标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以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钱雪松等,2018)[73]。
其二,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产业政策。要从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推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产业政策实施原则。首先,顶层设计,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政府需对不同区域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制定适宜的区域性政策。如中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极不均衡,政府要先立足于区域不同的创新基础及发展不均衡的创新现状,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创新政策顶层设计。其次,差异化政策,政府应基于根据企业所在地区和所有制特征的不同和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的阶段而采取财政税收政策、节能财政政策等差异化策略(王蕾等,2012)[74]。如基于地区特征,中西部产业较落后,基础条件较差,需要政府制定适宜中西部开发的产业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中西部财政税收政策的支持力度,并为中西部产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促进基础产业和设施的发展以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进而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樊丽明等,2001)[75]。此外,基于国家标准,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对各地区的产业准入标准也实行差异化,如适当放宽对中西部产业准入的限制,充分发挥中西部的节能潜力以实现绿色发展(王蕾等,2012)[74]。
其三,优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地方政府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在产业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企业间都可能存在寻租行为,所以政商关系易被扭曲。基于此,中央政府应优化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方式,如不仅仅是关注地区经济增长,省域生态文明同样需要合理的考核机制,以杜绝生态文明建设的表面工程,所以中央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绩效考核框架(韩永辉等,2015)[48]。厘清中央与地方间的关系,在政策内容及实施机制的设计上减少政商关系被扭曲的空间(周茂等,2018)[76],这是改善政商关系的重要途径。
一些企业对我国针对科技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认识不足,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认真了解我国财税激励政策的具体内容,导致他们对政策“知而不懂”、“知而不会操作”.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申报的不积极。还有些企业误读误解财税激励政策内容,对财税政策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的执行条件认识不充分,错过申报机会,没能享受到政策优惠。
其四,分类施策,以最大限度提高产业政策效果。首先,基于产业自身特性。如国家的产业集聚政策导向应遵循产业自身特性和产业相关的资源禀赋情况,积极引导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促使产业价值链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攀升(张琴,2012)[77],以提升产业的国际化竞争力;其次,基于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中央政府需依据现有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规划重点产业和产业群以及重点地区和园区,制定相应的产业引导政策,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如不同时期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也不一样,应根据高技术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市场结构政策(王玉春,2001)[78];再者,基于产业间的关联性。需要以重点培植和发展的产业为核心,以促进产业间技术、供应链和市场等多个方面的关联,进而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网络(谢子远等,2014)[63]。
其五,因企制宜,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首先,基于政策平等性。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中央政府应逐步改革以消除民营企业在信贷、财税、市场进入政策等方面的歧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减少对民企的限制,进而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余明桂等,2016)[79]。其次,基于企业特性。第一,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中央政府筛选扶持对象时应考虑综合指标——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研发项目实施合理性和研发团队技术可行性等进行择优精准补助,从而最大化创新补助的激励效应(郭玥,2018)[29]。第二,企业的创新难度。鉴于企业创新行为难度、深度和潜在价值不同,政府对技术含量高的研发项目应加大前期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进行实质性创新;而对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创新,进行合理引导、适当扶持和严格甄选以提高整体创新质量,对“优者”给予合理的创新补助,对“劣者”要引导其在市场竞争压力中通过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进步,进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黎文靖等,2016)[70]。
2.地方政府层面:发挥积极性与自主性
现有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三方面:其一,打破各自为政的藩篱,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韩永辉等(2017)表明,省区自身产业结构合理化显著地促进了当地及其他省区的生态文明进步,所以各地方政府应推动在生态环境规划、生态治理投资、突发性生态灾害应对等领域的跨省区生态发展合作,推动不同地区及区域间的生态文明持续发展[48]。其二,从“重增长”向“重转型”转变。中国经济亟须从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所以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旨在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宋凌云和王贤彬,2013)[40]包括对新能源、智能化等新兴产业的大量支持政策,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辖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地区短期的经济增长难以提升地区的产业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为提升地区的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应着眼长远,从短期的“重增长”向长期的“重转型”进行转变,积极自主地培育先导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地区的支柱产业。其三,发挥信息优势,配合微观层面实施产业政策。相比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掌握更充分的信息,更易识别企业的生产率增长率,进而利用其掌握的资源来支持和落实重点产业政策,在产业升级中发挥实际作用(张莉等,2017)[80]。这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对不同类型的重点产业的信息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体制与制度特征使得地方政府对不同类型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同,使得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资源配置给生产率增长率更高的重点产业(宋凌云和王贤彬,2013)[40]。所以,地方政府应基于信息优势和企业能力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提高政策实施效果。
3.企业层面: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
现有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两方面:其一,大中小企业均衡发展,形成有机合理的社会分工。大型企业在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同时,还应集中于主导产品的技术开发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向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与大企业合理分工,相互依存以提高经济活力,在竞争合作兼容的市场结构中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二,引进关键技术,提升技术水平。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要加强关键技术引进,进行技术的二次创新进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杨永忠,2006)[43]。
(3)工业区中Hg、As、Pb、Zn、Cu的浓度分别是中国土壤背景值的 42、33、33、31、15倍,矿山开采和有色金属的冶炼等工业活动是这些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污染严重的地方主要分布在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等四大工业基地以及铅锌矿较丰富的西北、滇川和两广地区。除此之外,分布众多老工业基地的鄂豫皖地区也造成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新疆研究区北部化工产业带的金属冶炼可能导致了当地较严重的Zn污染。
广东港丰电器有限公司坐落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是港丰集团旗下企业,专业致力于PE健康给水管道及配件系列,埋地双平壁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及配件系列,PP-R精装家装给水管及配件系列,HDPE双壁波纹管及配件系列,PVC-U排水管、电缆管及配件系列,难燃PVC电线管、槽及配件系列,PE安全燃气管配件系列等产品的生产、设计、研发。
四、现有研究不足与今后研究方向
基于“什么是产业政策”“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三个根本问题,从研究内容、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方向,见表1所列。
表1 产业政策研究内容总结
续表1
(5)人才政策工具,包括人才培养、引进、开发、利用等方面规定的一系列法规体系(萧鸣政和韩溪,2009)[38]。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对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的研究。如姜红和陆晓芳(2010)提出对于落后产业的帮扶中,应当增强创新资源流动与产业间、产业内人力资源流动性[39]。
第一,在“What”层面。①概念内涵方面。现有研究基于广义视角定义产业政策易与一些宏观政策研究相混淆,难以分辨具体的产业政策的作用机制。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进一步理清产业政策的概念,区分不同产业政策,研究具体产业政策影响与作用机制。②产业政策类型方面,对功能性与水平型的产业政策研究较少。这一研究现状或许是中国政策实践的具体体现:集中优势资源,引导某些行业发展,引导产业向中高端攀升,进而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但是,这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如,长期的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使得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并形成既得利益集团阻碍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也屡屡陷入保增长易,调结构难的怪圈(宋则等,2010)[81]。另外,缺乏市场的选择与淘汰机制也使得低产能企业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压缩了其他企业的生存空间。因此,随着国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决定作用,未来研究方向:一是应当立足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地研究功能性和水平型产业政策,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提高产能利用效率。二是对选择性和功能性产业政策以及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政策的影响、实施后果进行比较研究与动态模拟的研究值得关注。③产业政策工具方面。财政政策以研究进出口贸易领域为主,而缺乏对非进出口贸易领域的研究;公共服务政策工具集中其应用,缺乏对公共服务政策工具内在机制分析;人才政策工具集中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研究,而缺乏对人才培养、安置与利用等的研究;金融政策工具主要研究其作用边界,缺乏对金融政策工具违约风险等研究;土地政策工具聚焦于其动因及影响因素,缺乏对新兴行业土地政策工具研究。因此,在国内减税降费和各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结合多样化的研究设计,如定性、定量或混合性的研究方法,扩展对不同产业政策工具的对比分析,包括每一政策工具的内在机理、在新兴产业背景下的应用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实施效果分析等。④测量方式方面。对于虚拟变量测量方式,尽管可以获得准自然实验的好处,克服了参数估计的内生性问题,从而真实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Lee,2008)[82]。但是,断点回归衡量的是在产业政策发生前后较短时间内的局部平均效应,而不是一个整体的平均效应,很难推广到长时间段产业政策的整体研究中。对于间接测量方式,现有研究间接使用某个或某些具体的微观或宏观等代理变量测度产业政策,检验产业政策与其他结果变量间的关系,以此推断产业政策的影响与效果,确实增进了学术界对产业政策影响机制的认识和理解。但无论是通过虚拟变量的方式,还是通过直接寻求微观或宏观的代理变量的方法测量产业政策,二者均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这种代理变量测量产业政策,其真实的内容效度到底如何,现在尚未得到清晰的说明,今后可以做进一步比较分析。二是,由于学者们选择的代理变量千差万别,也往往导致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不好,即研究结果很难加以比较和对比,今后可以对比分析不同测量方式的有效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或者通过元分析对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与比较。
第二,在“Why”层面。现有研究对产业政策实施前因的分析要么是基于宏观层面,如基于市场失灵、不完全竞争以及赶超战略(贾康,2016)[83];要么是诸如规模经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等无法诠释中国情境下特有的产业政策(江飞涛和李晓萍,2010)[84]。但实际上,产业政策是连接宏观与微观,衔接中央与地方的支点(刘鹤等,1989)[85],其包含的参与主体复杂多样且动机不一样,若仅是宏观而无针对性地剖析,难以厘清究竟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以及不同的产业政策的影响是什么。另一方面,现有研究较少将积极与消极影响结合进行比较,且消极影响主要集中于产业层面,对企业以及个体层面探究较少。本质上,产业政策是多层次的政策,涉及的参与者多样且复杂,其具有不同层面的动机,同样也具有不同层面的影响,这便于对症下药而提出有针对性且实操性强的产业政策。未来的研究应结合不同的理论视角(如赶超战略视角)对产业政策实施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进行文献梳理与大样本实证研究等。
第三,在“How”层面。目前主要基于中央政府层面或者只集中于中央政府层面的某一个具体方向提出有效实施产业政策的建议,而对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层面的探究比较少,这主要存在两点局限:第一,产业政策涉及多层次的参与者且参与者间是交互作用的,这对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提出了高要求。若仅局限于中央政府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则无法解决因“地方政府失灵”以及“企业寻租”等而出现的产业政策扭曲问题;第二,政策建议与产业政策效果匹配不上,对理解什么是产业政策、为什么进行产业政策以及如何实施产业政策产生障碍,难以形成系统性逻辑。今后,应对产业政策产生的本质原因,提出多层次的政策建议,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政策的效果,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区域及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需求方面,因印度和巴基斯坦库存陆续增加,近日采购放缓,印度进口商压价明显,针对9月份订单,中国二铵企业报价下调至FOB 415-418美元/吨。本年度,印度已经进口了400万吨的二铵。但目前多数企业9月上旬的订单已经排满,短期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价格方面,美国坦帕港、突尼斯、摩洛哥FOB分别为433-434美元/吨、440-455美元/吨、445-453美元/吨,周环比均持稳;印度CFR 428-431美元/吨,周环比低端下滑1美元/吨,高端上涨1美元/吨。
(2)理论视角。在“Why”层面,现有研究对产业政策实施前因的分析主要基于宏观层面。如丰若非等(2009)基于科斯定理认为和谐的社会必须得明确界定产权且必须运用公共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缩小收入差距[86],但并没有明晰在中国情境下还需要哪些具体的前提条件;此外,情境差异使得西方理论,如规模经济、动态比较优势等理论,难以解释资源匮乏且产业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的中国情境(江飞涛和李晓萍,2010)[84],因为中国属于后发追赶的新兴市场,难以直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需“摸着石头过河”。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基于比较优势视角(陈钊等,2015)[2]和产业集聚视角(杜庆华等,2010;谢子远等,2015)[62-63]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而对信号传递视角(郭玥,2018)[29]研究较少。总之,现有研究较少探究有效实施产业政策的深层机制。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基于中国情境,一方面,从中国改革发展历程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等不同角度,深入探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府际关系的变化,来分析和比较产业政策的变化与有效性。另一方面,对理论视角的解释进行实证检验,甚至比较不同理论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解释力。
(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如下:①基于传统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来阐述某一具体产业政策的现状、实施效果与未来改进方向。在样本文献中,规范型、描述型、文献型、概念型与定性经验型的文章占比约56%,主要基于高技术产业(王玉春,2001)[78]、流通产业(宋则等,2010)[81]等具体发展情况以提出产业政策改善的方向与政策建议,但本质上以传统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进行阐述,往往局限于某一产业政策且没有规范化的写作程序,难以概述产业政策整体的实施情况以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②主要采用二手资料、调查问卷等途径收集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某一具体的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活动、地区经济增长、区域发展的影响机制,即基于后向角度研究产业政策实施的影响。包括: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黎文靖等,2016)[70];产业所有制结构变化对产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孙早等,2011)[4];产业相关政策对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汪颖等,2004;张琴,2012)[32,77];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文明间关系探究(韩永辉等,2015)[48]等等;而较少基于前向角度探究采取不同产业政策所对应的前因变量是什么?如马捷(2001)探究在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情境下,如何用进口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增进本国的福利[31]。
综上,对综述类文献,未来的研究可以基于两点进行扩展:①运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方法,扩大样本数据库的来源,比如扩充到所有的CSSCI和SSCI等期刊或权威期刊进行内容分析,对比中国情境与西方情境下产业政策的异同,深化产业政策的前因后果与实践价值的理解。②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将产业政策的演变趋势和阶段可视化,并进行知识结构的演变分析,能更清晰把握产业政策研究的演变趋势与内在逻辑。对实证类文献,面板数据可能存在的截面相关性、时序相关性、内生性等问题使得研究结果不稳健而导致有偏的结果。基于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基于以下三点做进一步研究:①使用更为完善和先进的研究设计进行研究。如可使用三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in-Differences)引入新的对照组进行回归以避免产生有偏的分析结果(Falck,2010)[87]。②使用Meta分析,对现有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厘清各种不同产业政策的影响与后果的实证发现。③基于前向与后向角度进行拓展研究。基于前向角度,探究采取不同产业政策的情境或边界条件是什么?如在市场竞争强度大的情况下,企业生存率是否会影响水平型产业政策的出台?基于后向角度,探究不同的产业政策工具特别是土地、公共服务和人才政策工具等以及对比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如功能性与水平型产业政策对企业、产业、产业间、地区与区域的影响机制。
五、结论与研究局限
(一)研究结论
通过文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在什么是产业政策的问题上,对产业政策的定义主要集中于狭义与广义两种。根据实施对象和政策性质的不同分别有“选择性与功能性产业政策”和“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政策”两类。运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五类包括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人才。在实证研究中,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为直接测量,而对是否采用产业政策主要为设置虚拟变量的间接测量。②在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上,目前文献主要是从赶超战略、市场失灵、政治锦标赛、城市群、保护幼稚工业和产业安全等六个理论视角进行的。产业政策的效果涵盖了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包括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其中,积极影响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以及提升产业、区域及国际竞争力三个方面;消极影响包括产能过剩、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贸易壁垒、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创新惰性、企业寻租与政府官员腐败七个方面。③在如何有效实施产业政策上,现有研究主要基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本文的局限性至少包括:首先,期刊来源偏少。主要关注经济管理领域,选取了该领域十本顶级期刊进行文献搜索,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但缺乏广泛性。未来研究可以选择经济管理类CSSCI和SSCI期刊为对象,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其次,缺乏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基于中国情境对产业政策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缺乏国内外的对比分析。
注 释:
(1)传统的叙述性文献回顾方法是指是以作者个人学术经验和直觉为基础,总结现有知识领域研究情况(Tranfield等,2003)[16]。
(2)循证管理是一种决策范式,它将最佳研究证据与决策者的专门技术以及顾客的偏好整合起来,从而将实践导向更为理想的结果(Rousseau,2006)[88]。循证管理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要求必须是基于真正的事实做出的决策;第二,听取事实真相、获取事实数据,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第三,将组织视作尚未完善的原型,进而不断地试验与学习(曹素璋,2008)[89]。系统文献回顾方法是指采用结构化与系统化的研究步骤包括设定研究目标、明晰样本文献的数据库来源、进行文献检索与人工筛选、文献编码与报告研究结果,基于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机制对现有研究结果进行阐述,可重复性和客观性高(Adams等,2016)[17]。
y=-143 575.138-227.053x1+1 389.963x2-238.091x3+1 123.636x4+893.114x5-1 047.609x6+1 730.197x7+567.478x8
(3)基于1979年作为搜索起始年的具体原因详见“研究方法中的步骤三”。
(4)根据本文的筛选标准,最终得到最早的样本文献年份为1986年,故从1986年起开始统计发文量。另外,由于版面受限,若读者想要获得文献样本的期刊、研究机构、研究对象等分布的统计结果,请与本文通讯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