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贝尼地平、缬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20-04-28胡荣杉

大医生 2020年24期
关键词:氢氯血钾噻嗪

胡荣杉

(沭阳县人民医院,江苏宿迁 223600)

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病,大部分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其血压水平基本就能够控制在较为满意的状态下,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顽固性高血压[1]。顽固性高血压即在改善了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服用3 种足量降压药物后,血压水平依旧高于目标值。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大约有20%的高血压患者会发展成为顽固性高血压[2]。通常高龄群体、肥胖群体以及合并其他慢性病群体等更容易发生顽固性高血压,除此之外,部分治疗依从性差的高血压患者,也容易因其擅自停药或是更改药物剂量等影响治疗效果,增加顽固性高血压发生的风险[3]。药物治疗依旧是目前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合理地调整联合用药种类以及用药剂量,尽量确保患者治疗效果[4]。氢氯噻嗪作为利尿剂代表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广泛,但是也有研究指出长期应用可能会对患者血糖以及尿酸代谢等带来一定影响[5]。吲达帕胺近年来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为进一步分析其和盐酸贝尼地平以及缬沙坦联合应用于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本文选取沭阳县人民医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98 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沭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 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和试验组(n=49)。对照组男性22 例,女性27 例;病程6 ~17 年,平均病程(11.23±4.65)年;年龄63 ~77 岁,平均年龄(70.24±4.57)岁。试验组男性24 例,女性25 例;病程6 ~16 年,平均病程(11.20±4.69)年;年龄64 ~77 岁,平均年龄(70.21±4.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沭阳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顽固性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者[5];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治疗配合度差者;③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治疗药物分别为盐酸贝尼地平(华夏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4010,规格:4 mg/粒)、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规格: 80 mg/粒)、氢氯噻嗪(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227,规格: 0.15 g∶12.5 mg/片)、吲达帕胺(湖北舒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839,规格: 2.5 mg/片)。具体治疗方法如下:两组患者均予以盐酸贝尼地平以及缬沙坦治疗,前者4 mg/次,1 次/d,口服;后者80 mg/次,1 次/d,口服。同时对照组增加氢氯噻嗪治疗,12.5 mg/次,1 次/d,口服;试验组增加吲达帕胺治疗,2.5 mg/次,1 次/d,口服。两组均治疗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 个月后以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其血压水平进行监测。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 个月后的肾功能指标变化,包括尿白蛋白水平、血肌酐水平以及血尿素氮水平。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 个月后血钾浓度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 Hg)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s,mm Hg)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9 161.01±9.88 150.42±10.11* 100.02±7.96 91.43±8.15*试验组 49 161.09±9.85 140.85±9.01* 100.11±7.94 83.42±7.40*t 0.040 4.947 0.056 5.093 P 0.968 0.000 0.955 0.000

2.2 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尿白蛋白低于对照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血尿素氮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组别 n 尿白蛋白(mg/L) 血肌酐(μmol/L) 血尿素氮(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9 45.42±2.66 22.03±4.61* 129.11±16.08 90.47±7.02* 8.66±1.02 5.38±0.95*试验组 49 45.45±2.70 18.01±3.74* 129.15±16.10 81.77±5.61* 8.69±1.01 4.91±0.99*t 0.055 4.740 0.012 6.777 0.146 2.422 P 0.956 0.000 0.990 0.000 0.884 0.017

2.3 血钾浓度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钾浓度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平均血钾浓度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浓度变化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浓度变化比较(±s,mmol/L)

平均血钾浓度下降对照组 49 6.01±1.04 5.49±0.95 0.52±0.09试验组 49 6.05±1.08 5.69±1.03 0.36±0.05 t 0.187 2.498 4.372 P 0.852 0.014 0.000分组 n 治疗前血钾浓度治疗后血钾浓度

3 讨论

近年来,受老龄化、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在高血压患者群体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成为顽固性高血压[6]。相较于普通高血压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在治疗药物方面,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至少需要3 种甚至以上的降压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氢氯噻嗪作为其典型代表药物,降压效果良好,但是也有学者表示长期大剂量应用会对患者糖脂代谢不利[7]。吲达帕胺为近几年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的新型长效利尿剂之一,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血管,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其血压水平、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血钾浓度高于对照组,且血钾浓度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盐酸贝尼地平、缬沙坦以及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可以发挥出更为良好的降压效果,更有利于改善肾功能。这可能和吲达帕胺具有钙拮抗和利尿双重效果有关,其可对血栓素A2 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还可以进一步加快尿磷酸盐排泄,更有利于减少心输出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降压效果,改善肾功能。

同时,与氢氯噻嗪比较吲达帕胺口服吸收快且完全,生物利用度高达93%,半衰期为14 ~18 h,口服后1 ~2 h血药浓度达高峰;多次给药约8 ~12 周达高峰作用,作用维持8 周,而肾功能衰竭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改变。氢氯噻嗪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吸收后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另一部分进入红细胞内;口服2 h 起作用,达峰时间为4 h,作用持续时间为6 ~12 h,半衰期为15 h。由上述两种药物的半衰期可以看出,吲达帕胺每天服药1 次即可,氢氯噻嗪一般需每日服用2 次或2 次以上,降低了患者对氢氯噻嗪服药的依从性[9-10]。

综上所述,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中,盐酸贝尼地平、缬沙坦以及吲达帕胺联合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改善肾功能,同时致低血钾的不良反应也相对较轻。

猜你喜欢

氢氯血钾噻嗪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什么样的高血压可以服用氢氯噻嗪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血钾异常伤心脏
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水平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降压治疗:重视和合理使用噻嗪类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