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白族银饰艺术的设计研究

2020-04-28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机电系四川成都610400

流行色 2020年1期
关键词:银饰饰品白族

周 霞(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机电系,四川 成都 610400)

白族,是长期生活在云南洱海地区,处于社会上层的少数民族,他们以白为贵,以银为尊,这种审美情结使银饰成为白族世代钟爱的贵物。

一、银饰工艺发展的历史特点

白族自古就非常重视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不但学习了丰富的汉藏文化,还汲取了不丹、印度等南亚国家的古代文化。在各种文化交融中,白族银饰手工艺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1)多元宗教共存。因白族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呈现出各种宗教文化相融的局面。早在南诏时期,佛教已传入云南大理,虽然白族本土信仰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但逐渐与佛教等外族宗教互相渗透,如图1中的白族银制围腰扣饰,就形象地记录了佛教与白族巫教互溶的过程,莲花座上的观音背后没了佛光,取而代之的是当地人供奉的神灵——“本主”,观音形象也从原有的庄重肃穆变得质朴无华,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另外,外来宗教的纹样、题材、文字都直接或间接被白族吸收,如福寿齐天等代表道教文化的装饰纹样在白族银饰上也很常见。

(2)数种工艺交融。自唐以来,白族深受汉文化影响,各种工艺融合在银饰工艺体系中。打造技法多样,主要有焊接、錾刻、锤碟、花丝等,剔空、抛光等。另外,白族银匠还掌握了藏族式鎏金与锻打技艺。银饰品上用的附着镶嵌辅料的品种丰富,有各类宝石、珊瑚、玛瑙、象牙等贵重物料。

(3)传承创新并举。白族一直延续着渔猎农耕、安居乐业的生活,从古至今,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战事动荡,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随着时代发展,云南银饰行业出现了喜忧参半的局面,滇西、滇北、滇西北一些少数民族的银艺正在退化,而白族却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将银饰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究其原由,有以下三点。 一是历史原因。古代白族的金银加工工艺已处于前沿水平。据调查,早在东汉时期,白族银匠已经掌握了镶金镀银的工艺。到了明清时期,专门制作金银的工店,已遍及滇西各县,可见,早期白族金属加工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二是自身原因。白族不但注重传承,而且擅长学习,早在唐宋时期,因崇尚汉文化而研习。白族,更是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总能将其他民族的工艺手段、造型风格、装饰纹样等设计元素活学活用,善于整合,使本族的金属工艺体系具备了多元特色;三是现实原因。白族人以独到的经济眼光敏锐地洞察到市场需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凭借精良的工艺,使其银饰产业至今能在市场上独占鳌头。

可见,白族银饰艺术是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结合了各民族传统的加工工艺,在银饰的设计与加工方面进行了传承、融合与创新,将银饰手工艺做成了一项民族事业。

二、白族银饰设计的艺术特色

在长期的摸索与实践中,白族银饰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语言。

1.多样的特色造型

白族银饰品的造型种类多样,每种饰品都兼具美观、实用的形制特点,偏好运用写实风格在银料上刻画装饰图案,纹饰生动形象。

(1)冠饰,指头部饰品,可分为银帽、头冠、头花、头簪等品种,这些冠饰上一般镶有龙、凤、鱼、菩萨和花鸟等饰物。图2为一款白族幼童银帽,帽上镶有银八仙、银菩萨等神仙形象的装饰细软,用以期盼与保佑孩子平安成长。

(2)耳饰,即耳环、耳柱和耳坠。图3为白族银耳环,饰品的链坠和须坠部分利用了饰品配件在数量、大小、形状方面以及连接链的长短粗细等设计因素构成的对比与调和关系,形成了整件饰品独特的艺术韵律感。

(3)颈饰,即装饰脖颈的饰物,银项圈、银项链则是常见的颈饰。如图4中,白族幼孩常戴的纯银麒麟项圈,是在一个开口较大的两条实心银链项圈外的两头各坠有一根银链,两条银链的另一端再共连坠一支用银皮制作的麒麟造型结构,下坠有小如意或小银锁之类的吊坠物,象征着富贵平安。

(4)臂饰有臂箍和手镯两种。手镯是戴于手腕的饰品,有大小、 宽窄、粗细、空心、实心等不同形制和纹样。白族手镯与汉族手镯造型相似,外观细窄,掐丝银镯十分流行,可分为大扭丝、 中扭丝、细扭丝、小扭丝和三根扭等品种。据说,从前的扭丝银镯最重的有半斤八两,现在做的扭丝手镯至少有七、八十克左右,戴在手上也有些重;扭丝其实就是编丝,如细花编丝、粗花编丝等,是将纤细的银丝编结成网状,然后,组合成管状,最终,围圈成镯。另外,白族银镯喜欢在外镯面雕刻各种不同的纹样和图案作装饰,如长抛花、扁桃、串子莲、莲风花、龙风、寿字花等等;臂箍,是戴在手臂上端的饰品,器形多呈圆筒状,一般有圆筒镂花、圆筒绕丝和圆筒镶嵌等造型,饰品宽度在5—6 cm左右,高度在5—7 cm左右,用于装饰臂膀。

(5)手饰即戒指,可分为有戒饰和无戒饰,属于器形小而普及广的饰品。有戒饰的戒指通常刻有各种装饰纹样,造型时尚,纹饰精美,还可镶嵌各类宝石。白族人相信白如月光的银戒,在夜幕下有“照路驱鬼”的作用。

(6)腰饰,就是指挂在腰间的各式银链与坠须以及腰上的银制围腰带。图5为白族富贵花纹环扣银腰带,纹样与做工俱佳。

白族银饰在造型设计方面,逐渐吸取了国内外各民族银饰的特点,如汉文化中的龙、凤、麒麟等象征富贵吉祥的图腾常作为白族银饰的造型。不仅如此,白族银匠们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典型饰品都可信手拈来,如傣族的银丝腰带、壮族的空心项圈等,通过口口相传的师徒传承方式,根据银匠个人见识及爱好,所加工的银饰件件精品,绝不重样,形成了朴实与简拙的造型风格。从新生婴儿佩戴的百家锁和银项圈到成年人佩戴的银手链与银腰带等,白族银匠会根据款式、造型等设计因素进行个性化制作,造型设计极具特色。

2.丰富的装饰纹样

在苍山洱海地区长期生活的白族人,对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类等创作题材自是情有独钟的。白族银饰可以说“有品必有纹”,喜爱运用各类纹样进行装饰,认为有纹的银饰才是吉祥的,常采用寓意平和、富贵的纹样,再配以不同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图案,使得银饰的装饰感极强。

(1)龙纹: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四爪刚劲、有须有角、全身麟甲、神态威猛的瑞兽,其纹样常与山纹、水纹、云纹等共用。白族银饰上的龙纹多采用阳刻凸雕手法,而戒面和项链手镯上的龙纹则是采用阴刻凹纹錾线方法来表现。

(2)鱼纹: 鱼头鱼翅呈菱形状,鱼尾呈三角形,整体线条明快,鱼身弧度优美,常设计成两两相对、左右对称的双鱼图案,极富情趣。

(3)鸟纹:鸟纹中以仙鹤纹被广泛运用,主要用于美化大中型银器皿及银饰品,鹤纹通常被设计为舒展双翅,作飞舞升天状,身旁辅以水纹、云纹等,仙鹤身形优美,线条畅达,寓意吉祥。

(4)莲花纹:莲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被人们广为赞颂。而银饰中较为多见的是由单瓣发展到复瓣的,以莲花为原型,综合了各类花纹元素,后升华为“宝相莲花”的佛教花纹。

(5)卷草纹。银镯上的卷草纹通常是在宽18mm、厚8mm的银片上,用流畅的线形钢錾阴刻而出的卷草纹饰。

纹样是装饰符号,表层反映的是审美意象,深层暗喻的是文化理念。白族喜用的纹饰不但来源于本族文化,而且一些白族银饰品上的龙纹、水纹、山纹还融合了汉族纹样的特色,表现出与汉文化的紧密关系。同时,白族装饰纹样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远古文明的延续性。例如,手镯上的抽象鱼纹,与距今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彩陶鱼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白族纹样偏向取材于自然、朴实的题材,充满了对生活的各个方面细致入微的观察,反映出其宁静、祥和的生活态度。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兴盛,对白族纹饰也产生了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以莲花、宝相花为代表的佛教纹样在银饰设计上流传至今,可见,佛教对白族的审美倾向的影响是巨大的。总之,白族银饰的装饰纹样也受到汉、藏等其他民族的影响,在继承古代各族传统工艺的同时,也表现出宽广的包容度。

3.精湛的工艺技术

在白族金属加工体系中,锤碟、模铸、点翠、錾刻、花丝、焊接、抛光、剔空、镀金等都是重要的加工工艺,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花丝工艺与錾刻工艺。

(1)花丝工艺。是先将银料抽成根根超细的银丝,再运用掐、填、焊、堆、编、点翠等加工技巧,制成各种精美饰品的工艺。精细的花丝对焊接技术和对熔点高低的要求都非常高,白族尤擅此工艺,技术高超,常以各种花丝浮雕或镶嵌工艺为装饰方式,精工细作,尽善尽美。以白族花丝银藏饰品为例,如图6所示,饰品长约22 cm,宽18 cm,用银丝织成了数个对称的相互连接的弧形漩涡纹,并辅以圆圈纹装饰,螺旋花纹处于饰品周边,格外精致。中间用银片还围成一个圆形和水滴形立棱,内镶各色攒珠,造型富丽堂皇。

(2)錾刻工艺,其核心是“錾活”。银匠们往往要经过十多道复杂的工艺才能完成一件制作精良的錾刻饰品,据调查,白族已掌握了阴錾、阳錾、平錾、镂空等加工技巧。錾刻工具通常是由一把圆头锤子和自制成套的钢制錾子组成,银匠再根据饰品情况和制作需要,将錾头磨削成方、平、尖、圆等多种雕镂形状,加工时,银匠会选用适形的银片和錾子,运用恰当的錾刻技法,具体地说,就是先用铅、锡压制成银片阴模,将银片加热退火后,反复加热锻压成整件饰品的大形和纹样的大体起伏,然后,调制好固定工件的胶料,在整件饰品的粗坯中灌注粘度适中的胶,以保证饰品在錾刻时有一定弹性;最后,根据设计,选用合适的錾子逐步刻出银片表面纹饰的细微变化。

据了解,白族的男女老少都擅长各种银饰工艺,有些银匠熟练到只需腹稿,就能在银片上熟练地錾刻出各种优美的装饰图案,形制朴素,线条畅达,纹饰精道,非常有地域文化特色。对于刻、镂技艺,白族人利用压与陷的相关工艺技术,实现了“阴与阳”的空间艺术美,从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刻镂造型都具有较高的品位,擅于利用白银表面的压印凸凹工艺表达丰富的内涵,精湛的工艺使银饰与珠宝一样显得贵重。纵观白族的刻镂技艺,匠师们在一镂一刻的凸凹造型中,往往会运用多重加工技术以突出银饰的情感语义,用质朴的艺术语言反映出厚重而古朴的民族特色,从而表现银饰的精致与华贵的美学特点。可以说,白族银匠们手中的每一件银饰,都是建立在精湛工艺上的银艺孤品。

三、白族银饰的应用美学价值

(1)装饰价值。白族银饰具有较高的装饰美,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让佩戴者能拥有一份自信与气质,因此深受大众欢迎。

(2)养生价值。古代人常利用银遇毒发黑的特性,将银作为验毒工具;因此,银饰亦可检验人的健康状况,一旦身体出现异常,饰品就会泛黑。经研究,白族银饰能有效呵护人体健康,人经常佩戴,除了可有效防止类风湿等病症,还可淡斑除皱,长期佩戴具有强身健体、驻容养颜的养生价值。

(3)经济价值。银的良好特性,也曾作为货币使用。白族人喜欢佩戴和买卖银饰的原因,一是银是财富的象征,二是银饰生意可实现家庭经济创收。如今,白族居民已形成以“户”为单位的银饰品生产格局,每个家庭都是一个银饰生产小作坊,生意红火,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经济。

结语

白族银饰艺术,注重以其丰富的互溶式艺术形态,在虚实相间的变化与统一中表达了一种特别的民族审美情趣,形成了有意味的艺术形式,以银饰为形式载体,阐述了其独特的艺术韵味,用富有诗意的银色形态语言,强调了民族文化的底蕴。白族银饰构建出特有的视觉美感与经验认知。同时,白族银饰还集装饰、养生和经济三重价值于一体,以璀璨的艺术光辉,折射了白族银文化的流变,造就了如日中天的产业。在传统与创新的交汇中,挥洒自如地驾驭着多姿多彩的艺术语言,使银饰成为民族瑰宝。

猜你喜欢

银饰饰品白族
BLOOMHUB饰品买手店
银饰
饰品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白族敬酒歌
56个民族56枝花 白族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
饰品与灵感间的故事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
漂亮的“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