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三数学复习课变式教学的实践
2020-04-27谈晓辉
谈晓辉
高中数学课堂活动中,变式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使用比较成熟的方式。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解题量非常多,需要开展生动有趣的解题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使得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借助变式教学,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加强学生指导和引导,减轻学生课堂学习负担,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一、不断扩展和延伸,开展变式教学活动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对问题原有条件进行延伸和扩展,通过相应的对比分析,设计相应的变式问题,借助这样的变式训练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野,切实做到举一反三,实现复习教学目标。
例题:A是河流岸边的一点,B是河对岸的一点,为了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需要在岸边取出基线AC,测量得出AC的距离是120米,∠BAC=45°,∠BCA=75°,求A和B之间的距离。
分析:在解题的过程中,根据△ABC中的A、C两个角,可求出B的度数,结合正弦定理,可求解出A、B之间的距离。此题解答的过程中,角B求解是关键,结合正弦定理公式,可以很快完成题目求解。
变式:河岸边选择两点C和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40米,可以测量出∠BCA=60°,∠ACD=30°,∠CDB=45°,∠BDA=60°,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变式训练,为学生解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学生可以利用例题的解题方式,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有效结合,完成题目的解答。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根据题目已知内容,结合△ADC和△BDC,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C和BC的值,之后在△AB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B之间的距离。
因此,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教学中,需要结合习题内容进行扩展和延伸,通过类比和分析,开展变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二、多个角度思考分析,有效开展变式教学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有效利用变式教学,引导学生灵活审视数学问题,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学习和探究,在课堂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探究数学问题,完成问题的变式训练。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将问题组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变式训练的平台和机会,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更加灵活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复习课堂教学效果。
例题:某商店按照出厂价每瓶3元批发一种饮料,通过对以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如果售价为每瓶4元,每个月可以销售400瓶,如果每瓶售价降低0.5元,可以多销售40瓶。如果每个月的进货量完全售完,设计相应的方案,售价定为多少,购买多少瓶饮料,可以获取最大利润?
变式1:抛物线f(x)=-x?+ax(a∈R)和x轴围成的图形内接矩形,矩形一边在x轴上,求解周长最大时矩形两边的比。
变式2:某个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的利润和投资成正比,关系如图1所示,B产品的利润和投资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如图2所示。(1)求A、B两种产品利润和投资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企业将10万元投入到A、B产品的生产中,应当如何分配,才能够使得企业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问题,通过问题的解答完成信息内容传递,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变式训练,突破学生思维定势,从主题到变式,结合问题设计的关键点,完成题目求解,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三、深入发掘问题本质,开展变式教学活动
高三数学复习课程中,通常会以特殊问题作为基础,对其条件、结论开展分析和对比活动,探究数学问题结构,开展相应的归纳和总结,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实现问题思路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问题的形式非常多,准确把握本质可以保证变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本质,提高复习活动的有效性。
例题:等差数列{an}中,a1=31,公差d=-8。(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an}前n项和的最大值。
变式1:{an}是等差数列,每一项都不为零,a1>0,公差d<0,若S10=0,求解{an}前n项和的最大值。
变式2:{an}是等差数列,a1=25,S17=S9,求Sn的最大值。
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和最值问题的解决中,可以利用函数求解最值,根据通项公式进行求解,结合相应的性质求解各项的值。在解题中,需要结合母题求解,根据已知条件和等差数列性质和公式。开展变式练习,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引导学生推理和归纳,完成题目的有效解答,提高复习课堂效果。
四、加强思维能力培养,优化变式教学活动
高三数学复习课程中,解题能力主要在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等过程中体现,注重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思维能力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借助变式教学巧妙设计问题,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例题:某人钥匙链上有五把钥匙,其中一把是家门钥匙,忘记是哪一把,只能通过逐个尝试的方式开门,恰好第三次打开门的概率是多少?
变式1:恰好第一次打开家门和恰好第三次打开家门的概率是否相同?说出原因。
变式2:如果此人有m把钥匙,不重复地尝试开门,第k次打开门的概率是多少?
變式3:如果此人有m把钥匙,重复尝试的情况下,第k次恰好打开门的概率是多少?
借助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概率问题,开展课堂思考和反思活动,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高三数学复习课中,有效利用变式教学,展示数学问题的演变和形成,从中探究相应的数学规律,总结数学问题解决方式,深层次理解和探究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