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版大师颜克臣

2020-04-27刘燕

走向世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木版年画雕刻

刘燕

虽不是地道的杨家埠人,但他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对杨家埠木版年画尤其感兴趣。成年后,他刻苦钻研,为杨家埠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默默奉献40年。他就是年画雕版大师颜克臣。2019年12月23日,笔者了解到,颜克臣累计雕版6000多套次,为目前杨家埠年画雕版最多的艺人之一,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耗时三年完成得意力作,实现两个“最”

当天上午9时许,笔者来到位于杨家埠大观园的颜克臣年画工作室,见到了年过六旬的年画雕版大师颜克臣。瘦高的个子、爽朗的笑声、说话有条有理,这是颜克臣给人的第一印象。

桌子的一角摆着颜克臣刚完成的《包公上任》,画面中,随风摇曳的麦子,辛勤劳作的人物,都栩栩如生。“《包公上任》原来是一块老版,使用太多,磨损严重,我又照着原貌雕刻了一套。”颜克臣说,《包公上任》一共4块版,他雕刻了1个多月。重新雕刻主要是想保留老版的原貌,让后人了解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和文化。

颜克臣从事年画雕版40年,累计雕版6000多套次,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是目前杨家埠年画雕版最多的艺人之一,有很多精品力作。在众多作品中,颜克臣最喜欢的当属《八十七神仙卷》,以10米画卷生动描绘了传说中道教神仙南极天帝君和东华天帝君率领金童玉女、神王等87位神仙同去朝觐元始天尊的情景。作品采用国画白描手法与木版雕刻技艺结合的形式雕刻,卷中87位神仙各具风采,雍容华贵,线条流畅,似有向前缓缓飘动之感。“它成就了杨家埠年画历史上的两个‘最:一是用雕版线条表现国画线描艺术,实现了年画雕版技艺的突破;二是全长10米,宽16厘米,是迄今中国最大的年画版。”颜克臣说,这件作品他花了3年时间,于2009年完成创作。

多年伏案创作,颈椎受损致右耳听力下降

1958年,颜克臣出生于老潍县十里堡村(今奎文区北海路街道十里堡社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对杨家埠年画尤其感兴趣。1979年,21岁的他参加当时文化部门为拯救年画组织的美术学员培训班,师从年画全能艺人杨明智、雕刻高手尹国栋。同年8月,颜克臣到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工作,成为该所成立后的首批学员。“那时真的很苦很累,要不是因为真的喜欢,可能不会坚持下来吧。”回忆起40年前当学徒的日子,颜克臣坦言。

颜克臣清楚地记得,他雕刻的第一块木版是《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在杨家埠木版年画老艺人杨成海、杨福源等人的指导下,历时2个多月,刻画了6个人物。虽然这块木版早已找不到了,但它代表着颜克臣与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深厚渊源。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颜克臣始终没放下这门手艺,并成为远近闻名的年画雕版大师。

由于长时间伏案雕刻,颜克臣的颈椎受损,压迫听力神经,导致右耳听力下降;日复一日的雕刻,他的三个手指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状态,他的指节肿胀变形。“我这只手,如果不握刻刀,就是只废手,可一旦拿起刻刀,就忘了所有疼痛。”颜克臣说,每天晚上他都会用高浓度白酒搓手,可以止痛,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手指在白天工作时更加灵活。

手把手教学,想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刻版”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在颜克臣看来,平时雕刻需要做到的是心静如水,稍一冲动,刻坏一处便前功尽弃。颜克臣说,要想成为木版年画雕刻的手艺人,不仅要勤奋能吃苦、有美术功底,还要具备心静如水的“功夫”。

如今在杨家埠,掌握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特别是雕版技艺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再加上作为文化现象的年画本身具有传承时间漫长的特点,所以很多年轻人并不愿意花十几年时间去钻研一门前景并不乐观的传统艺术。“现在,肯静下心来学习老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颜克臣说,作為一名老艺人,他不仅要创新作品,更要守住这份中国传统技艺,还要想办法让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

除创作外,颜克臣平日里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艺传承上。他手把手教学,重点培养徒弟们学习刻版制作的工艺和知识。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多数学徒已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近年来,政府在政策上不断给予扶持,相信未来木版年画艺术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颜克臣对木版年画艺术充满信心。接下来,他想潜心创作一件巨幅作品《四美图》,目前已有了构图,争取今年风筝会期间完成创作。

猜你喜欢

木版年画雕刻
木版年画色彩的象征与应用研究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羊年画羊缪印堂
雕刻时光
缪印堂的“年画”
牛年画牛等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