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 滋润我们的生命
2020-04-27
在地球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被称作湿地。湿地被形象的比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息息相关。
我国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约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4%,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我国湿地分布广、类型丰富、面积大,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纵横交错的湿地密布广袤的大地,几乎涵盖了《湿地公约》中所有的湿地类型,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湿地是生命之源。古老的河流、湖泊,神秘的沼泽、海滨,风吹稻香的水田、池塘……這些生命的富集区域使大地充满勃勃生机。
湿地是文化之根。人类在启蒙时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逐水草而居”。人类的文明史实际就是一部江河湿地的发展史。长江与黄河创造了历史悠久的五千年华夏文明。尼罗河造就了光辉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则是古巴比伦文明的摇篮。没有湿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没有进入现代文明的今天。
人类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湿地。只有建设和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人类才能安全的在地球家园里繁衍生息。然而,由于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缺乏,全球许多湿地长期处于保护空缺状态;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求,全球湿地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
由于人类占用、滥用和破坏湿地,导致湿地不断退化和消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繁。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指出,湿地是目前受到威胁最大的生态系统,湿地退化和丧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更值得警醒的是,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十大生态问题,都与湿地萎缩和功能下降有关。
多年前曾有人发问,留给地球的最后水滴,会不会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应。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加强制度法规建设、出台湿地补助政策、实施保护修复工程、加强保护体系建设、开展湿地调查监测、强化湿地科技支撑、积极履行《湿地公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和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等,推动湿地保护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从高山之颠到大海之滨,从改善生态到生态惠民,都见证着一个负责任大国全面保护湿地,积极履行公约义务的坚定信念和铿锵脚步。
生命因湿地而美丽。珍爱湿地,就是珍爱生命的栖息地。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