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0-04-27景卫琴穆玉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7期
关键词:合格率器械供应

景卫琴,穆玉冰

(海安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苏 南通 226600)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院感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医疗敷料、器材和其他物品的部门,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PDCA循环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以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为主要内容,逐渐融入和运用到现代护理模式中,将成功纳入标准,将不成功留待下一循环进行解决,不断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2]。近年来,我们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PDCA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工作人员20 名,其中在职护士14 名,工勤人员6 名。14 名护士中均为女性,年龄37~54岁,平均(47.82±5.36)岁;护龄15~35年,平均(24.47±6.19)年;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0名,护师2名。日常管理的各种专科器械包208种,手术器械包157种,通用器械包264种,敷料包135种,外院合作代消毒灭菌包158种。所有的除锈、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均由护士完成,工勤人员负责环境清洁消毒和器械包的收发和转运等工作。

1.2 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10名护士和2名工勤人员共12名工作人员,每月进行1次抽查,共检查144次;2019年1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并与2018年度的工作质量进行对比。

1.2.1 建立组织:消毒供应中心以创建三等医院为契机,根据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的要求,结合医院的整体规划目标,从2019年1月建立PDCA管理模式。首先成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制订管理目标和督查管理等工作;选取3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较强的岗位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护士担任小组成员,负责小组的措施落实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1.2.2 制订计划:该阶段分为查找问题、原因分析、制订目标等阶段。(1)查找问题:对2018年度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查找,主要有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和无菌观念不强,自我价值意识淡化,职业防护工作不到位;缺乏过渡间,未设立强制性运行通道,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贮存发放等环节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隐患;岗位职责未落实到位,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等质量合格率偏低;日常监督力度不够,风险意识淡化,缺乏持续性的管理。(2)原因分析:工作人员三基训练不到位,相关工作制度不完善,日常监管走过场;工资待遇相对偏低,奖惩制度不细致,工作积极性较低;受建筑条件的限制,环境布局不够合理。(3)制订目标:重新进行改扩建,力争达到星级标准;加强人员三基技能培训,合格率和除锈清洗合格率达95%以上,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护理工作质量达97分以上。

1.2.3 措施落实:(1)完善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到人手一册和制度上墙,做到有章可循和有章必循,要求工作人员牢记在心和严格执行。合理调配人员结构,优化人力资源,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奖惩分明,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级挂钩。(2)合理布局:将消毒供应中心精心设计合理的布局和流程,将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彻底分开,设置强制性运行通道,提高流程的科学性和顺畅性,实行消毒物品由污到洁的流水线作业化。(3)加强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制度、质量标准、技术规范、专科知识、岗位职责、沟通协同能力等培训,并定期组织考试考核,要求全科工作人员熟悉各个工作环节和质量控制标准,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感控风险意识。(4)细节管理:①物品回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按要求着防护装和手套;回收物品时坚持密闭回收,分类分架相对固定放置。普通器械物品坚持先洗后消的原则,对于不明或严重感染的物品,使用双层密封的包装,坚持先消后洗的原则。②除锈清洗:根据具体的器械物品和污染情况,选择相应的消毒剂和清洗剂,必要时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器械的轴必须全部打开,管腔内注满消毒液,使器械完全浸泡在消毒液或清洗液中;对易生锈的器械使用除锈剂和专用清洗工具。浸泡完毕后将器械反复冲洗,特别是结构复杂器械的关节和管腔,直至将化学物质全部清除干净[3]。③消毒灭菌:所有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和技术要求,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和各种流程,保证消毒灭菌的效果;并按规定全程做好灭菌温度、时间、压力、检测结果,以及室间环节消毒和质量控制等记录。④贮存发放:对区内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掌握和执行无菌物品的存放和保管制度。每天坚持室内空气、物架、地面等环境消毒,进入无菌区必须着清洁的衣、帽、鞋,严格执行手卫生工作;执行各种物品分类分架存放,设置标识警示,标签分明,防范器械混淆。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完善交接手续,做好记录工作。

1.2.4 整改提升:根据院科两级考核制度,每月1次和不定期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工作环节和质量进行督查评价。对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和目标,实行首末位排序制,对质量测评优秀者作为明显进行表彰和宣传,对末尾者进行诫勉谈话,提出整改的要求和目标。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整改的意见和措施,在下一个PDCA循环管理中作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并随时跟踪监管,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呈现持续性改进和完善。

1.3 观察指标

观察管理前后的手卫生、除锈、清洗、灭菌合格率等清洗消毒效果,环境管理、设备管理、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等护理质量指标,以及三基考核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工作满意度等护理效果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和x2比较,计量资料用以±s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清洗消毒效果的比较

管理后的手卫生、除锈、清洗、灭菌合格率等指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清洗消毒效果的比较[n(%)]

2.2 护理质量指标的比较

管理后的环境管理、设备管理、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等指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质量指标的比较(±s)

组别 n 环境管理 设备管理 清洗质量 包装质量管理前 144 98.36±1.25 97.83±1.56 98.05±1.48 97.43±1.72管理后 144 91.57±2.74 91.25±2.80 90.63±2.75 92.51±2.94

2.3 护理效果的比较

管理后的工作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和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不良事件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3 讨 论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各种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和提供物资供应的科室,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重要部门,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医疗护理质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感控管理要求的提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内涵建设[4]。

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首先建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及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管理者,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三级医院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实行科组两级管理。对2018年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是制度不健全、培训未落实、职责未明确、监管不到位、条件受限制等,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原因制订整改方案和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和改扩建,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三基、岗位职责和沟通协同能力等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物品回收、除锈清洗、消毒灭菌和贮存发放等工作流程中的细节性管理[5]。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的手卫生、除锈、清洗、灭菌合格率,以及环境管理、设备管理、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等指标均高于管理前(P<0.05),显著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和护理管理质量。由护理部每月对护理工作环节和质量进行考评,对质量优秀的措施进行宣传和保持,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限期整改意见,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时落实和跟踪督查[6]。经过PDCA循环管理后工作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和工作满意度高于管理前,不良事件率降低(P<0.05),显著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清洗消毒和护理管理质量,降低了感控风险,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性改进和提升。

猜你喜欢

合格率器械供应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健身器械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