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2020-04-27张爽
张 爽
(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六八医院骨科,辽宁 锦州 121000)
骨科中四肢创伤骨折疾病相对常见,病因包括高处坠落伤、车祸伤等,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以及疼痛等情况明显,患者身心负担较重。针对四肢创伤骨折优选手术治疗,以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但是,考虑疾病因素、手术治疗因素导致患者明显的疼痛感,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影响术后恢复,所以需优化患者疼痛护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例,总结综合护理干预辅助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总计82例。纳入标准:①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检查确诊的四肢创伤骨折者;③患者配合参与,有主诉能力。排除标准:①精神失常者;②合并骨科其他疾病者。进行82例患者分组,2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例数相同。常规护理组(n=41):男、女患者比例20∶21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3.3±3.5)岁。综合护理组(n=41):男、女患者比例23∶18例;患者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平均(43.9±4.2)岁。2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基线资料接近,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给予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遵医嘱镇痛药减痛等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组——以上基础上落实综合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告知手术患者手术方法、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说明术后疼痛感属正常现象以稳定患者心理。另外,和患者沟通说明盲目应用镇痛药的不良结果,并告知患者镇痛药物用法、用量、作用,建立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识。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沟通中评估其心理,在了解患者心理的基础上进行疏导,给予患者鼓励,强调良好心态对患者疼痛改善、术后恢复的积极影响。③体位护理。为了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期间的舒适度,需根据手术特点等协助体位,定时辅助翻身并做好臀部以及背部等位置按摩,放松肌肉的同时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④疼痛护理。按摩患者疼痛部位以缓解患者痛感,3次/d,10 min/次,并以转移注意力方式缓解患者痛感。指导患者合理抬高患肢,冰袋局部冷敷,3次/d,30 min/次,以减轻肿胀。
1.3 观察指标:记录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1、12、24、48 h疼痛评分,参考VAS量表评估[1]。
1.4 数据分析:四肢创伤骨折患者试验指标基于SPSS21.0版本软件建模计算。护理满意度以例(n)、率(%)表示,VAS评分以(±s)描述,指标差异检验采用(χ2)、(t)。P值<0.05,表示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指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组间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1。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组间护理满意度分析(n)
2.2 VAS评分对比:综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组间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情况见表2。组间术后VAS评分差异显著,P<0.05。
表2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组间术后VAS评分对比(±s,分)
表2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组间术后VAS评分对比(±s,分)
3 讨 论
四肢创伤骨折是车祸等外部因素导致的疾病类型,患者有骨折处皮下出血、受伤部位形态改变、伴随肿大等表现,从而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不同程度下降甚至丧失。手术是治疗优选方式,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但是,患者术后疼痛感强烈,水肿、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增加了护理难度,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保障患者心理、生理较好状态以及建立和谐护患关系,从而解决患者顾虑、保障手术开展、保降低术后疼痛感。韦红桥研究指出,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缓解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2]。
试验结果和常小璇[3]研究结果有一致性,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比较,观察组降低,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成功缓解了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从而稳定患者心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