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L3和GP73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2020-04-27李小月韩婷婷徐海涛石良燕
李小月 韩婷婷 夏 天 徐海涛 石良燕
(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 安庆 246003)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十大肿瘤之一,每年有60万~70万人死于此病[1-2],同时我国还是乙型肝炎大国,有研究显示,乙型肝炎病毒的含量与肝硬化,肝癌所致的死亡呈显著的正相关[3]。由于肝癌具有发病隐匿、转移早且病死率高等特点,所以肝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极为重要[4]。目前AFP是传统应用最广泛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据报道其敏感性40%~65%,特异性76%~96%[4]。为了更加早期准确的诊断肝癌,本研究拟探讨新的肿瘤标志物AFP-L3和GP73的联合诊断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我院就诊的肝脏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7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2.69±14.55)岁。将研究对象分三组分别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所有肝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均符合《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
1.2 仪器和设备:GP73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方法检测,试剂盒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阳性判定值为≥150 μg/L;AFP-L3(%)测定采用甲胎蛋白异质体亲和吸附离心管洗脱AFP-L3,试剂盒由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洗脱液和血清由Roche Cobas E601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然后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
1.3 方法:AFP-L3的测定采用亲和吸附离心管法,管中预装有亲和介质,该亲和介质能特异性结合AFP-L3。吸取血清400 μL加入600 μL清洗液中,编号,混匀。将亲和吸附离心管的上部离心管装入离心外管中,3000 r/min离心20 s弃液,取稀释后的血清600 μL加入到上部离心管中,室温静置10 min;加入清洗液1.2 mL,3 000 r/min离心20 s,弃上清液。加入600 μL洗脱液,3000 r/min离心20 s,收集离心柱外管中的液体,然后用罗氏Cobas E601检测总的AFP和AFP-L3 的含量,计算AFP-L3占AFP总量的百分比。GP73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定量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方法进行:每孔加50 μL稀释液和20 μL样品或者校准品,37 ℃温育60 min。加酶100 μL震荡混匀后37 ℃温育30 min。洗板5次后加入显色液A、B各50 μL震荡混匀,37 ℃避光显色15 min。加入终止液50 μL,轻拍混匀。用酶标仪检测各孔在450 nm处的吸光度(A)值,同时试剂盒中的标准品以5个浓度(0、5、10、20、40、80 ng/mL)为标准点,绘制标准曲线,求得标准曲线公式及相关系数,后根据公式计算待检者血清样品的GP73含量。
1.3 统计学分析:实验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描述;对于呈偏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进行描述,组间比较作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将血清标志物GP73和AFP-L3进行ROC曲线分析,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特征参数。以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患者GP73和ALP-L3的检测结果比较:三组标本GP73和AFP-L3的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GP73和AFP-L3在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GP73浓度在三组间有依次递减的趋势,即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
2.2 各组别血清AFP-L3和GP73检测阳性率比较:各组血清AFP-L3%和GP73的阳性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肝癌组中GP73和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58.33%;肝硬化组中GP73和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56%和28%;肝炎组中GP73和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3.33%和6.67%。且三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可知,肝炎组中GP73和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与肝癌组和肝硬化组有差异,而肝硬化组和肝癌组之间GP73和AFP-L3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三组患者之间GP73和AFP-L3(%)的检测结果
表2 各组血清AFP-L3(%)和GP73检测阳性率
表3 三组标本之间GP73和AFP-L3%的阳性率比较
2.3 GP73和AFP-L3的ROC曲线分析:将两种血清学标志物分别做ROC曲线分析,结果见图1。血清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临界值为117.66μg/L,曲线下面积0.758,95%置信区间0.593~0.922,其诊断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69.1%;血清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临界值为1.09%,曲线下面积0.722,95%置信区间0.539~0.905,其诊断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85.5%,见表4。
表4 两种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比较
图1 GP73和AFP-L3的ROC曲线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是l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位和病死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传统的诊断一般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影像对高危人群的进行检测和筛查,达到预防和诊断早期肝癌的目的,但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别很大,造成了一些漏诊和误诊。随着研究深入,一些新的标志物和检测手段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的概率,而且能把肝脏良性疾病与恶性肿瘤区分开来。
GP73是一种跨膜蛋白,它可在人类多种组织的上皮细胞中表达。正常情况下,仅在肝脏的胆管上皮细胞中表达,肝细胞基本不表达。但在肝脏发生疾病的情况下表达量增加,尤其是肝癌时含量较肝硬化时大幅度增加,可作为肝脏疾病的血清学标志物。有研究显示,GP73是近年来较好的早期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不仅敏感性高于传统的肝癌标志物AFP,而且表达量与肿瘤的癌变阶段呈正相关[6-8]。AFP-L3由肝细胞特异性产生,是AFP的一种糖蛋白。有国外研究表明,AFP-L3是肝癌高度特异性指标,可用于早期肝癌的特异性诊断,我国也推荐将AFP-L3作为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指标。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AFP,而且AFP-L3不仅可以提示肿瘤的大小还可以预测肝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其占总AFP比率越高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9-11]。
本研究中GP73在肝癌和肝硬化和肝炎三组中的阳性率有差异,且呈依次降低的趋势,分别为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但是在肝硬化和肝癌组之间的阳性率没有差异,这提示GP73的含量能更好的区分肝炎与肝硬化或肝癌,但不能准确区分肝硬化和肝癌。与此类似,AFP-L3的阳性率也在三组都有统计学差异,同样在肝硬化和肝癌组之间没有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GP73的灵敏度高于AFP-L3,但特异性略低于GP73,此结果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类似[12]。所以有人指出,将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不仅能有效区分肝脏良性病变与肝癌而且能更加准确诊断肝癌并且监测原发性肝癌的复发。
综上所述,随着传统的血清学加影像学检测渐渐不能满足临床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需求,迫使人们寻求新的标志物为提高诊断率,以便更好的节约医疗资源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标本数量及检测条件所限,得出结论有一定的局限性,GP73和AFP-L3的临床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常规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外,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增加AFP-L3和GP73检测,以便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监测等提供有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