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湿疹疗效的Meta分析

2020-04-27许昭亭方宗武舒郁平

巴楚医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熏洗肛周湿疹

许昭亭 方宗武 舒郁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福州市中医院] 肛肠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肛门周围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肛周湿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其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及肛周皮肤,主要表现为肛门局部皮肤的瘙痒、渗出、增厚、皲裂及苔藓样病变等,具有反复发作和缠绵难愈的特点。该病可能与全身性疾病如内分泌失调,以及肛周常见疾病如肛裂、脱肛、痔疮、肛瘘等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天气变化、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由于肛周湿疹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上多采取对症治疗[1]。西药治疗多采用激素、抗组胺等药物,短时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使用会有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中医认为,该病主要由于风邪侵袭、湿热下注所致,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中药熏洗坐浴及耳穴贴敷等疗法,可改善患者体质,促进创面愈合、缩短疗程和减少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湿疹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在收集、整理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资料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肛周湿疹的临床诊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1.1.1 入选标准

①文献研究类型:随机对照研究;②研究对象:肛周湿疹的临床患者;③干预措施:治疗组肛周湿疹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医治疗;④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为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皮损面积、皮损形态及瘙痒情况等,判定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

1.1.2 排除标准

①文献研究类型没有明确交代;②无法从文献中提取有效的结局数据;③重复文献;④无法获取全文;⑤治疗原发性肛门湿疹、肛周湿疹以外的疾病;⑥样本量<30。

1.2 文献检索及文献质量评价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查找所有有关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2019年10月。中文检索词为肛周湿疹/肛门湿疹、中西医结合、随机对照;英文关键词为perianal eczema/anus eczem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法,排除不合格的文献,注明原因。

由两名研究者采用Jadad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包括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盲法、撤出和退出,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

①随机序列产生:恰当——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字或类似方法(2分);不清楚——随机试验但未描述随机分配方法(1分);不恰当——采用交替分配的方法,如单双号(0分)。

②分配隐藏:中心或药房控制分配方案等,医生和受试者无法预知分配序列的方法(2分);不清楚——只表明使用随机数字或其他随机分配方案(1分);不恰当——交替分配、病例号等任何不能防止分组可预测性的措施(0分)。

③盲法:恰当——采用了完全一致的安慰剂或类似方法(2分);不清楚——试验陈述为盲法,但未描述方法(1分);不恰当——未采用双盲或设盲方法不恰当(0分)。

④撤出与退出:描述了撤出或退出的数目和理由(1分);未描述撤出或退出的数目和理由(0分)。总分4~7分为高质量研究,1~3分为低质量研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当结局指标是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作为效应量,当结局指标是连续型变量用加权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量,各效应量均以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采用I2和Q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当I2<50%且P>0.1时,考虑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且P<0.1时,考虑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必要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出相关文献115篇,因为检索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内容,英文文献较少,大部分为中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55篇,通过阅读摘要、全文之后,最终纳入文献7篇[4-10],文献筛选流程图见图1。所纳入的7篇文献共有患者554例,所有患者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分布、病程、组别以及干预措施见表1。

患者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病情反复发作;试验组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疗法包括口服、熏洗及耳穴贴压等不同方式,耳穴贴压结合西药治疗1篇、中药口服+熏洗结合西药治疗2篇,中药熏洗结合西药治疗4篇。

表1 纳入研究文献研究特征表

注:闻永2017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其中2例失访)

2.2 Jadad评分表

Jadad评分表见表2,此次入选的文献研究数量较少,均为单中心研究,仅闻永2017[9]一篇描述盲法,4篇文献论及随机方法,其中董响波2013[4]、尹燕2017[7]、闻永2017[9]、羊少艺2018[10]均为随机数字法。未描述盲法因对照组和试验组是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治疗,无法实现完全的盲法。7篇文章中,有1篇文章Jadad评分达到7分,3篇4分,其余均为3分。

表2 Jadad评分表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的7篇文献,经过异质性检验,I2=0%,且Q检验的P=0.99,提示本次研究选择的文献之间的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见图2。7个研究汇总的RR值为1.22(95%CI:1.14,1.3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5.82,P<0.000 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虽然森林图显示异质性较小,但试验组中医疗法中有口服、熏洗及耳穴贴压不同方式,治疗方法有所差异,根据中医治疗方式分亚组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中药熏洗结合西药治疗的4项研究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I2=0%,且Q检验的P=0.92,考虑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汇总的RR值为1.22(95%CI:1.10,1.34),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3.94,P<0.000 1),提示中药熏洗结合西药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如图4所示,中药口服+熏洗结合西药治疗的2项研究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I2=0%,且Q检验的P=0.88,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汇总的RR值为1.21(95%CI:1.08,1.3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01),提示中药口服+熏洗结合西药治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2.3.2 临床症状积分

如图5所示,2项研究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评价,异质性检验I2=0%且P=0.81,无明显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汇总的MD值为-3.15(95%CI:-3.58,-2.7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14.17,P<0.000 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肛周湿疹的临床症状。

2.3.3 皮损面积

如图6所示,3项研究评估了皮损面积,经过异质性检验,I2=81%且Q检验的P<0.1,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经过敏感性分析,发现黄祥2019[8]对异质性影响比较大。去除该文章后I2=0%且P=0.41,异质性明显降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2项研究汇总MD为-0.56(95%CI:-0.66,-0.47),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11.14,P<0.000 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

2.3.4 皮损形态

如图7所示,共有3项研究纳入分析,经过异质性检验,I2=84%且Q检验的P<0.1,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经过敏感性分析,发现羊少艺2018[10]对异质性影响比较大。去除该研究后I2=0%且P=0.71,异质性明显降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2项研究汇总MD为-0.65(95%CI:-0.76,-0.5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12.20,P<0.000 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皮损情况。

2.3.5 瘙痒评分

如图8所示,纳入3项研究进行分析,异质性检验I2=78%且P=0.01,异质性较大,进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黄祥2019[8]对异质性影响较大。去除该研究后I2=0%且P=0.77,异质性明显降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2项研究汇总MD为-0.63(95%CI:-0.73,-0.5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Z=12.29,P<0.000 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肛周瘙痒情况。

3 讨论

肛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属中医“浸淫疮”、“顽湿”、“肛周风”等范畴,多为禀赋不佳或风、湿、热邪浸淫肌肤腠理所致,风性善行数变,风盛则瘙痒不止,又有湿热夹滞,表现为肛周瘙痒、渗液、多行性损害等多种表现[11]。治疗宜清热利湿、燥湿止痒。中医多采用中药熏洗坐浴,以热力透药力,直达病所,通过肛门皮肤的局部刺激,促进皮下血管扩张及改善淋巴循环,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痒的作用,并促进水肿吸收[12]。除此之外,还可以保持创面清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加快创面的修复。口服中药可改善患者的体质,在改善内环境的同时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机体的敏感性[4]。也有耳穴疗法,王不留行籽刺激穴位,以达到行气活血通经,祛湿除热的功效,改善肛周循环功能[9]。西医多采用抗组胺药物或者是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对患者外部皮肤进行涂抹治疗,但临床治疗效果有限,易反复发作。

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肛周湿疹的皮损形态、皮损面积、瘙痒情况等临床症状。纳入的文献中,西药曲安奈德益康唑最为常用;中药以清热燥湿药最常用,主要药物和频次为苦参4次,黄柏、蛇床子各3次。苦参、黄柏行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之功;蛇床子祛风杀虫止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13],黄柏、蛇床子均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活性[14]。

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均为单中心研究,代表性不足。由于试验设计方案不严谨,诊断、排除标准不一致等情况,可能存在研究间存在差异、文献质量不高的情况。同时,可能存在发表偏倚,此次纳入7个研究,未能进行偏倚评估。另外,部分评价指标存在主观性,如对于瘙痒的耐受程度,常常受患者的主观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需要更多设计严谨、方法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远期随访,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

猜你喜欢

熏洗肛周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消渴病痹证实施中药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治疥疮
治阴道霉菌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