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中的宁波东门口

2020-04-27供图宁波市档案局市档案馆

浙江档案 2020年3期
关键词:市中心宁波世纪

供图/宁波市档案局、市档案馆

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刺史韩察将州治迁至三江口以西,并在今天的鼓楼一带建起了子城(内城),子城是官吏理政之地,城外则是民众居住区及集市。唐末,刺史黄晟又筑罗城(外城),东临奉化江,北临姚江,西南“皆它山之水环之”,其面积约为子城的40余倍,设有东渡门,临近三江口(姚江、奉化江汇合成甬江流入东海的交叉口),“东门口”这一名称即来源于东渡门。一直以来,东门口都是宁波的市中心。

宁波自古商业兴盛发达,唐、宋时就有“万里之舶,五方之贾”的盛况。而东门口又是宁波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这里自古以来贸易兴盛、商贾云集,老话说“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江厦泛指东门口一带。现在的宁波东门口附近有一条江厦街,位于奉化江西岸,全长不到500米,南起灵桥西堍,北至新江桥南堍。曾经的江厦街一带是当时主要商贸集市的所在地,那时船来舶往、栈行密集,极为繁华。1949年9月,溃退到舟山的国民党军队派飞机轰炸了江厦街,江厦街一日尽毁。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城市建设持续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宁波在江厦街与中山东路交叉口兴建了交邮大楼,是当时宁波的第一高楼,此后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

本期刊登宁波摄影家余德富拍摄的反映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门口的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东门口的样貌,生动展现了“老底子”的宁波。通过这组照片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德富1940年出生于宁波江东余隘村,1972年调到宁波地委政工组工作,先后在地委宣传部、地区群艺馆、市群艺馆等单位从事专业摄影工作。40多年来,他携带相机忠实记录了宁波发展的每一个印迹。余德富具有很高的档案意识,他将自己妥善保管的照片捐赠给了市档案馆,这些照片在市档案馆开展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市中心中山东路

20世纪80年代,江厦桥(浮桥)

20世纪80年代,灵桥附近宁波交电商店

1977年,建造中的东门口交邮大楼

20世纪70年代,市中心三江口

20世纪80年代,灵桥附近江东后塘街一带

20世纪80年代,东门口中山东路

1988年,市中心CBD地块(现天一广场)

猜你喜欢

市中心宁波世纪
世纪赞歌
闪耀在曼谷市中心的蓝宝石 路创光旅名邸汇
一图读懂宁波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送礼
喜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