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文化内核,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2020-04-26彭英
彭英
随着教育改革高速发展,以学校为本、由学校自己确定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校本课程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系,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引导校本课程走出实践困境的重要支撑。而基于学校文化内核,建设校本课程需要系统的思考和设计。
特色活动课程与学校文化资源共生
2014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华英实验学校”)提出“和乐育人”的全新办学理念,带动了学校“和乐”文化的整体发展。其中,“和乐”特色活动课程体系,以学生的生态成长为目标取向,以适应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学校“和乐”教育文化为操作取向,设计与实施相关活动课程,力求与学校文化资源共生,形成“和而不同,各得其乐”的课程文化特色。
“和乐”是华英实验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学校主张在“和乐育人”背景下,学生与社会和谐共生、与自然和谐共生、与自身和谐共生。根据现有资源和学校文化内核发展样态等具体条件,华英实验学校设计了“五乐”校本课程群,旨在辅助滋养学生的生态成长。“五乐”校本课程包括: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乐德课程,帮助学生收获涵育心性之乐;促进艺体能力提高的乐美课程,帮助学生体悟学会审美之乐;提高生态文明素养的乐生课程,帮助学生获得生态生活之乐;着力思维培养的乐思课程,帮助学生取得情智共生之乐;关注创新意识启蒙和创新能力提高的乐创课程,帮助学生获取创新创造之乐。这五大课程又下设若干学科。
校本活动课程与学校文化资源和谐共生。学校“和乐”的特色活动课程设计理念与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理论、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教育理论紧密结合,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根出同门,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强调培养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开发“和乐”的课程资源,是华英实验学校发展“和乐”文化内涵的重要决定。
“和乐”课程需遵循“三五”策略
课程开发“五原则”
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的潜在课程资源,设计符合各学段特点、各年龄特色的课程内容,因材施教、灵活调整,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为此,华英实验学校在建设“和乐”特色课程活动体系时,尤为尊重课程开发的“五原则”——人本性原则,以学校和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起点和归宿设置课程;整体性原则,有别于一般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整体设计各学科、各年段的教学内容;发展性原则,课程设置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灵活性原则,基于儿童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灵活安排相关课程;开放性原则,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学校根据各种需要适度调节课程和活动,不断更新和优化。
课程实施“五结合”
与学科结合,创编校本教材。学校结合各特色课程自编教材,实行分段教学,学生跨级选班。目前学校比较成熟的教材有乐生课程的《小学环境教育学科同步渗透教学设计》《我当小记者》等,乐创课程的《小创客·大视界》系列丛书,共分“科技发明”“科学研究”“科创绘画”等10余个学科。
课内外相结合,安排充足的教学时间。校本课程常规授课时间为周三、周五下午,分A班和B班实施课程。周三下午实施A班课程:注重普适性,注重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中的潜在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周五下午实施B班课程:注重提升性,適合兴趣特长已有所发展的学生。学生分学年选择学习内容,每学年可至少培养两项兴趣特长。
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发展学生特长。学校结合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外活动和“一月一节”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活动包含教学节的语文读与写竞赛、数学思维小王子竞赛、英语情景口语大赛等;艺术节的校园小百灵比赛、千人设计大赛、书画摄影作品展示等;体育节的足球对抗赛、棋王大赛等;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仪式课程。
面向全体与满足个性相结合,按群组实施课程。学校校本课程遵循自主选班、走班入读的原则,全员参与。学校分类开设了近30个学科课程群。以乐创课程为例,创建了小小发明家、小小实验家、创意手工、科幻绘画、创客达人等课程群。设置经典悦读、快乐数学等学科课程时,尽量做到贯穿整个小学阶段,自成体系。
学习与实践体验结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校园小记者、田园语文、小小发明家等多类课程均走出教室,走进基地,开展实践体验活动。课程和实践教师由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学校也会根据每期课程活动内容的需要,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成果整理成型,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目前,学校在全国各级科技创新大赛中均有不错的成绩。
课程评价“五形式”
华英实验学校课程评价由教科室负责实施,由骨干教师组成评价团队。课程评价主要依据《华英实验学校自主多元评价方案》,分学期统筹部署评价时间、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实行“过程测评+特色活动展示”的评价方式。
华英实验学校的课程评价主要有五种形式:教科室过程监管与课时抽样分层教学评价;期末学习成果展示评价,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阶段性评价和学校集中组织的对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表现、实操测评和试卷测评的评价比值为2:3:5,若无试卷测评,则过程表现和实操测评的比值为5:5;毕业生才艺测试评价;毕业年级成果展示与汇报演出;学习伙伴和家长参与多元化综合评价。
学校要求课程评价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其中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提倡更加灵活的质性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星级和乐教师”和“星级和乐学生”的评比挂钩。
“和乐”课程体系助力学校特色发展
华英实验学校富有特点的课程体系,可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需求,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和乐特色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教学实践,提升了校本活动课程的品质感和科学性。
师生逐渐改变了“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学生在课程和活动中学会运用学科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形成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思想方法和技能。以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为例,在全国第30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华英实验学校的《环境因素对含羞草的影响研究》等两项成果获得全国一等奖,实现了自贡市科创参赛史上零的突破。在四川省第32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的科技竞赛项目、科学创意、科技实践活动、科幻画、科学影像等作品获得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和3项三等奖, 1名学生被评为科技创意之星,参赛作品中的学生科技竞赛项目“趣味三方象棋”和科学创意“建立网络背景下的青少年太空实验室”,代表四川省参加了全国比赛。建校17年来,学校先后创作了28项科技作品和成果,14次蝉联“自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实践证明,基于学校文化内核,建设“和乐”特色校本活动课程,既可以生动诠释“生态滋养,和弦共长”的和乐文化精神,又可以有力夯实特色活动课程“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