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个性发展,成长教育的新时代意义
2020-04-26施文龙
施文龙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各地的学生度过了一个格外漫长的“寒假”,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在抗“疫”和学业双重压力之下,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很可能出现问题,亟须社会广泛重视,此时学生的成长教育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成长教育的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荣格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的。他们参考收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教案《卡尔·威特的教育》,结合二战后欧美新一代青少年心理和思想普遍存在焦虑和浮躁的现象,提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在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做人、强化心理能力。” 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即生长,衡量学校教育的价值标准,在于看它在何种程度上唤醒了持续生长的愿望,看它在何种程度上提供了实现这种愿望的手段。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价值。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促进人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精心培育、逐渐生长的过程。所以,研究教育的生长性特点,关注成长教育,是探寻教育规律、推动教育创新的必然视角之一。
全面发展和多元成长
提到学生的成长教育,不得不提全面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之一就是“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各方面都要达到优秀,这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他的本性特色,好的教育应当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让每个孩子的本真天性得到充分张扬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事实证明,我们无法培养所谓的“完人”。如果学校错误地把培养所谓“完人”作为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目标,那么往往会用统一的高标准要求基础不同而个性鲜明的个体学生,其后果要么是拔苗助长,要么是抹杀个性。全面发展应理解为学生基础品格身心和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不能有基础性发展的“瘸腿”。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研究传统智商测试及其结果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承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相互独立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为成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加德纳提出了人的七项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他指出上述智能,在相当程度上是彼此独立存在的,每个成年人只有一种智能可达到辉煌的境界,但事实上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运用多种智能的组合来解决问题。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一基础结论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和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在强调促进每个孩子基础身心品格和基础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同时,看到孩子智能发展多元化的规律,重视促进每个孩子的多元化、个性化成长,创设适合孩子多元成长的教育。
成长教育的新时代定位
20世纪80年代,成长教育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所关注,并逐渐进入教育实践阶段。进入新时代,基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以及成长教育的新时代定位。
教育价值观:以生为本,促进多元个性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成长教育价值观首先要坚持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任务,坚持所有教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本;其次,要充分认识人的智能多元规律,不能追求理想化的“完人”“全人”教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让教育活动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多元个性成长;最后,要全面回应新时代的要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观: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学生也是决定教育行为的关键标尺。如果教育者只将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对象,那么自然而然会实施灌输式教学。学校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儿童、青少年,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最具成长潜力。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论断指出,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把未成熟状态理解为一种生长的可能性,不仅是指现在缺乏一种力量,但将来也许会拥有,而且还指它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力量,即发展的力量。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的观点也非常鲜明: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里塞满物品的过程。学生是具有多元差异性的个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
教师观:敬业精神、专业智慧、乐业情怀。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活化石”的吕型伟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事实也证明,好教师必须具有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教育是一门科学,好教师应该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中凝聚专业智慧。《孟子·尽心上》有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好教师应具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乐业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做到乐业育人。
课堂文化:让课堂充满学习活力。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满堂灌的课堂会教出习惯接受式学习的学生,互动讨论课堂走出更多思维活跃的学生。学校的课堂文化就是教学文化的核心,要提高学校教学的质效关键在课堂文化。20世纪9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发起“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性研究,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教师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学生机械记忆、缺乏求知活力的表现和课堂死气沉沉的现象,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口号。由此,我们应倡导充满学习活力的成长型课堂。
班级文化:让班级洋溢成长气息。课堂是学生求知的重要场所,班级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班集体的特色往往对学生群体的特色有重要影响。如果有些班级的学生干部以班主任的选择任命为主,那么班集体很可能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反之,班级注重学生干部的民主选举和适度轮岗,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领导能力,即便有学生竞选班干部失败,也是一次挫折教育和成长教育的重要素材,在学生时代经受过磨练教育,才能在磨练中成长,培养良好的心态。
学校管理文化:科学管理基础上的以人为本。办好学校需要重视学校管理文化建设。一方面,学校管理要科学,需要科学系统的制度建设和对制度的科学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要人性化,管理的对象是学生和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校每一个个体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度和向心力,管理和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性的激活。
新的时代,新的成长教育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继续推动教育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益,关注人的成长,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新时代的成长教育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多元个性成长,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价值观;坚持成长潜在性、自我发展性、多元差异性的学生观;坚持敬业精神、专业智慧和乐业情怀的教师观;倡导充满学习活力的新成长型课堂文化;建设洋溢成长气息的新成长型班级氛围;推动科学管理基础上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文化。
新时代的成长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搭建更好的教育平台,新时代,新成长!
(作者系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局长)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