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之后,我国基础教育应在反思中成长
2020-04-26王建梁廖星铭
王建梁 廖星铭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开发和实施,每三年举行一次,是主要针对各国15岁学生进行的一项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项目,主要考量义务教育结束前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目前,PISA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学习评价国际项目之一。最新的PISA测试在2018年进行(以下简称“PISA 2018”),2019年公布的结果显示,我国参测的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学生阅读、数学、科学三个领域的成绩在79个参测国家(地区)中均名列第一,显示了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江苏、浙江)和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教育发展的突出成就。
对于这样的结果,国内的评论呈两极化分布:有人表示质疑,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虽然一直在发展变革,但水平远远没有达到第一;还有人表示祝贺,认为数据是最好的证据,中国的部分学科基础教育确实很强。实际上,我们都应该明确:我国只有四个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省和直辖市参加了测试,名列第一自然欢欣鼓舞,但是也不能沾沾自喜。与其他成绩名列前茅的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教育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PISA 2018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成果,也暴露出其中存在的顽疾,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家校共同助推基础教育回归本真
基础教育发展进一步回归教育的本真
1985年,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首次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00年,我国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当普及数量不再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人们开始关注教育的质量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教育规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1世纪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意见。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希望通过教育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
而在PISA 2018测试中夺冠的上海、北京、江苏、浙江都曾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这些省市之所以能够在基础教育方面显示出超越其他国家的优势,和其与时俱进的改革密不可分,上海市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尤其突出。2011年,上海市首创《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成为上海基础教育走向世界教育前列的助推力;2014年,上海又开始新一轮深化改革试点,着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持续不断的基础教育改革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基础教育进一步回归教育本真,办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学生的素质得以显著提高。
系统文化知识掌握扎实
在PISA 2018测试中,我国部分地区学生在阅读(平均成绩555分)、数学(平均成绩591分)和科学(平均成绩590分)三项测评中均排名第一,这表明我国学生在基础科学的文化知识掌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令国人意外,因为我们最不怕的就是考试。
首先,我国基础教育在知识的教学和掌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PISA是一项能力测试项目,与我国大多数中小学偏重记忆的传统考试形式相比更加开明,但它毕竟是测试,测试结果更多地展现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其次,我国是一个考试大国,科举制度影响深远,“毕其功于一役”的高考制度,给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保驾护航,应试教育虽然备受批判,但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是不争的事实。此外,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求严格,重视双基训练(学校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很多学生课后通过题海战术巩固练习,温故知新,双管齐下更促进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家庭教育资源支持有力
部分中国学生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果突出,与家庭对教育的大力重视是分不开的。万千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希望,导致我国的父母对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我国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家庭和父母付出了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资源也就有了很大的保障。另外,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这就使得孩子成为家庭的重心,每个家庭都愿意尽全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付出更多的财力、人力,通过“补习”“培优”等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有效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我国之所以能够在PISA 2018测试中位居榜首,得益于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第一,特色教研制度是中国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特有的教研体系,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和听、评课等多种途径,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成长进步和“老”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中国教师形成了“模课—磨课—悟课”的特色教学三部曲,首先,新教师通过“模课”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及技巧;其次,教师们通过“磨课”不断地集体切磋、商讨、总结,提高教学水平;最后,通过“悟课”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逐步形成教学特色。第三,我国重视教师的各种专业培训,如:早在1989年,上海市就推出了“240、540工程”,要求普通教师入职前五年要在职培训240小时,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在职培训540小时;我国2010年开始实行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国培)计划,更是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素质的重要举措。
基础教育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虽然我国参与PISA 2018测试的四省市成绩名列第一,但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很多问题都不应被忽视。我们也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助推基础教育的均衡、健康发展。
重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PISA 2018数据显示,我国四省市的校际差异比(包括不同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教师水平和学生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为42%,高于OECD平均数,与分数的第一形成较大反差。城乡师资短缺指数分别为0.44与0.98(指数达到1即为非常短缺),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第3位,表明乡镇教师短缺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问题也较为突出。
近年来,实现更大程度的教育公平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日本基础教育的公平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它所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值得我们借鉴。第一,实行全国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在校园设置、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制定统一标准。第二,实行教师轮岗制度改善偏远地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均衡各地学校发展水平。实际上,2005年,上海就开始进行教师交流制度的试点尝试,选派城市学校的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农村学校任教、挂职,这是改善区域教育公平问题、缓解农村师资短缺的有益尝试。
创新教育评价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此次测试也反映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我国参与测试的四省市学生的平均学习时间为57小时/周,在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第四。新加坡学生在此次测试中名列第二,他们的平均学习时间为51小时/周,比我国学生每周少6小时。日本学生的测试成绩与中国学生相差不多,学习时间却为42小时/周。这说明中国四省市学生在测试中的高分很可能是学生牺牲了课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体育时间换来的,这样的牺牲很可能给学生身体素质、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创新教育评价方式,是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学习成果和质量不一定与学习时间成正比。被誉为“学校教育世界第一”的芬兰在此前的PISA测试中多次独占鳌头,其学生的学习时间与我国形成了鲜明对比,每周学习时间仅为36个小时,换言之,芬兰学生平均每天都比我国四省市学生少学习 3个小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芬兰一直秉承着“少即是多”的观念,减少学生学习时间,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芬兰教育界认为单一的考试制度只能测试学生综合能力的一部分。1999年,芬兰颁布《基本教育法》,废除公开排名以及竞争学习的评价方式,一至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表现以文字叙述为主;五年级以上学生的学习表现由教师的叙述性评论与建议来呈现,教师可通过课堂作业、学习成果展示、合作交流、家庭作业、课堂小测验、谈话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学生的负担减轻了,综合素质反而提高了。
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成功的关键,PISA测试中成绩高的国家,教师吸引力和教师素质方面大都名列前茅。芬兰的高水平教师数量在PISA 2018榜单中居于榜首,教师社会尊重度和信任度很高,且芬兰在教师准入方面较为严格,《芬兰教师法》明确规定,要担任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学校甚至提出中小学教师需具有博士学位的要求。
与之相对,我国参与测试的四省市虽然学生成绩名列第一,但拥有硕士及以上文凭的教师却不足5%,远落后于PISA 2018 40%的平均线。不得不说,要想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方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建设高学历的师资队伍。高学历教师更具前瞻性,其广阔的格局和视野,是培养卓越学生的重要条件。其次,增加我国师范院校的吸引力。我国高考生第一志愿报考师范院校的比例较低, 最近几年公费师范生政策更是连遭冷遇,提升师范院校教学质量、吸引高考生报考势在必行。再次,提升教师的工资待遇。我国教师基本工资和绩效奖励比例不合理,教师工资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必然下滑。提升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培养全社会的教师公信力和尊重度,是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教育系统的关键。最后,加大农村学校教育投入。因发展前景差、工资待遇低、教学环境恶劣,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困难、年龄偏大,师资流失现象严重,重视偏远及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建设,是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关键。
树立为全球培养人才的理念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PISA 2018增加了“全球胜任力”的测试。全球胜任力是一种包含知识、价值观、态度与技能四个维度的多面能力,包括三个要素:全球性问题的知识和理解、跨文化知识与理解和分析与批判思维。全球胜任力要求个人能够在与他人的合作过程中解决全球性问题,提高人类的集体福祉。美国在1988年发布的《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中就提出要开发K12阶段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具体课程目标,加强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
“全球胜任力”正得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报告中提出教育要“促进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当下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也在不断谋求为全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一带一路”倡議。我国的基础教育更应具备前瞻性,顺应时代潮流,为未来三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全球人才”,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动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世界的和平发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孙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