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型学生社团基于创新教育实践环境下的校企双导师制运行机制的实践

2020-04-26王世良

企业文化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要:为提高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竞争力,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型学生社团正在逐渐成为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创新精神和拓展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职专业型学生社团当前的现状和背景进行分析和介绍,并重点探究基于创新教育实践环境下的校企双导师制运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校企双导师制;创新教育实践环境

一、高职专业型学生社团背景分析

学生社团的类型多种多样。通过对构成的分析,受到绝大多数学生欢迎的社团,往往属于娱乐型和兴趣型的社团,而专业型社团的运行情况并不乐观。在高职院校,学生对待专业型社团的积极性普遍偏低。但不容置疑的是,随着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风建设、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发挥出来的作用,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所以,专业型学生社团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今后发展的重要建设方向。

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参与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武器。建设创新环境的核心内容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而专业型学生社团切实有效地开展的活动便是这些创新活动的重要实践。按照基于创新教育实践环境思路,以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以拓展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动手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引厂驻校”企业的实力和作用,引入校企双导师制,把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有效实践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瓶颈问题。

二、基于创新教育实践环境下校企双导师制的实施对策

(一)指导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组建针对性明确的专业型学生社团,探索旨在以创新实践教育为主线开展活动的专业型学生社团建设实践,并形成可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

指导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学生成立以创新教育实践为主线、以校企双导师制为抓手、以“四级”技能大赛为重点的专业型学生社团,建立和健全专业型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形成创新教育实践环境下校企双导师制的专业型学生社团运作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实施校企双导师制,探索校企指导教师在专业型学生社团中有效发挥指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切实可行地保证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有效运行

校企双导师制是专业型学生社团良好运作的重要保证。按照创新实践教育的思路,聘任来自校内教研室专业教师骨干、企业技术骨干(“引厂驻校”企业和校外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双渠道的师资力量,担任专业型学生社团的专业导师,把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重要载体和专业技能提高的平台,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以导学、导能、导业为三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与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使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均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聘请的企业指导专家的主要构成,从沃尔沃建筑设备大师杯中国区总决赛中夺魁胜出并代表中国区出征瑞典参加过沃尔沃建筑设备大师杯全球总决赛取得第二名成绩的成都福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服务工程师中聘请;从具有对各种进口原装工程机械国际品牌产品丰富修理经验的成都龙建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高级技师中聘请;从长期从事地下及露天采矿及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山特维克矿山工程机械培训中心兼职培训师中聘请。

(三)探索工程机械学生在专业型学生社团中创新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提升的有效运行模式

通过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平台,与专业教育和实践动手紧密和有机结合,宣传和灌输创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开展创新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的发挥,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强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创新教育实践平台短缺的老大难问题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围绕专业学习实践和业界动态,常态化地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如举办“国内最新隧道施工工法”学术讲座、“西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专题论坛等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矿山与隧道机械技术领域最新发展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活动中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和拓展,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专业型学生社团品牌。

(四)探索专业型学生社团在校赛、省赛、国赛及世赛“四级”技能竞赛中输送和培养参赛种子选手的实战作用

指导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型学生社团开展针对性强、目标性明的专业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紧紧围绕创新实践教育、为“四级”技能竞赛输送和培养参赛种子选手,显著提升专业型学生社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

1.为国赛和世赛级技能大赛培养选手种子

对参加国赛和世赛的工程机械专业选手,主要从专业型学生社团中选拔,以精英培训班、订单班为载体,由“引厂驻校”企业指定的技术维修骨干师傅担任维修训练的一对一指导,由教研室专业骨干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

2.“双导师制”指导专业学生社团开展专业活动

由校内教研骨干、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型学生社团聘任的专业导师,根据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的实际进度,共同制定专业学生社团学生在“引厂驻校”企业内进行课余专业技能拓展培养的计划,利用下午的课余时间,由“引厂驻校”企业优秀的能工巧匠按照现代学徒培养模式,采用一对一的传、帮、带,让专业学生社团学生全过程参与“引厂驻校”企业承担的工程机械维修真实工作任务,多岗位、多技能进行工程机械产品维修拓展训练,专业学生社团学生通过多工种、全方位参与公司维修生产任务,进行综合技能集中培養的管理研究与实践。经过工程机械产品维修全程锻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实战能力。

三、基于创新教育实践环境下校企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

(一)专业型学生社团引入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导师,并配备名副其实的专业教师,形成有效可行的校企双导师制指导模式

通过国际品牌产品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实践专家担任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指导专家,引入行业企业真实、先进的技术和技能实例,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教育效果。

(二)为创新教育的践行提供一种重要的可行途径

通过专业型学生社团围绕的创新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运行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教育模式。

(三)为校赛、省赛、国赛及世赛“四级”技能竞赛提供种子选手有效的培养和选拔的孵化器

把行业的国际前沿技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专业型学生社团活动中,把工程机械专业在示范建设中建成的沃尔沃西南能力发展基地、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综合实训基地、工程机械绿色再制造基地,作为创新教育实践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我院工程机械专业型学生社团的3名骨干,作为参赛选手在参加国家级一类大赛——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筑路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凭借训练有素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获得学生组唯一一个“一等奖”,同时取得团体奖第四名。由“引厂驻校”企业全方位参与技能大赛训练的最大优势,就是极大地提升产校融合的功能,把企业的技术水平、技术标准、企业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沈宏格.“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技能型学生专业社团建设[J].职教通讯,2017 (14):12-14.

[2]王淑华.论创新教育环境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J].世纪桥,2014 (8):63-64.

基金项目:2019年度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专业型学生社团基于创新教育实践环境下的校企双导师制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GZY19B38)。

作者简介:王世良(1964-),男,云南个旧人,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机械技术。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