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学会解压

2020-04-26葛丽辉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关键词】认识压力;缓解压力;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20-03

【作者简介】葛丽辉,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西坞街道中心小学(浙江宁波,3155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疫情,一些高年段的小学生会感到有压力,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冲击,出现焦虑、恐慌的情绪以及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生理现象。长此以往,不仅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对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和学习效率产生影响。

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尝试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觉察疫情下的自我压力,认识到压力过大的危害和调节自身压力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调整压力,直面疫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活动目标】

正确认识复杂疫情下个体产生的压力,以及持续过度的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掌握一般的减压方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加直面疫情的勇气,在压力状态下继续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活动过程】

一、暖场游戏——“新型冠状病毒”来了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到了整个中国。这场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即使到了大疫远离之时,疫情留下的阴影和尚不明确的其他后果也依然压抑在我们心里。经历了这样一场灾难,接下来的生活该怎样面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先来做一个热身活动。

游戏规则:假设玩具球是新型冠状病毒,在每个小组中轮流传递。音乐声停止时球传到谁手中,谁就感染了病毒,要站在感染区指压板上接受隔离,直到游戏结束。游戏一共进行三轮。

学生分组参与活动体验,然后全班分享。

教师:我看到刚才同学们一接到球,就以最快的速度扔给下一个人,你们为什么这样迫不及待呢?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慌张,因为万一球在我手上时音乐停止了,我就要接受“隔离”;很有压力也很害怕,我担心自己感染“病毒”……

教师:刚才的游戏再现了大家在疫情中感受到的那种压力,有人会紧张,有人会担惊受怕。如果你被“隔离”了,你产生了哪些情绪?

学生可能的回答:恐惧、焦虑、紧张、担心、愤怒等。

教师:其实这些情绪的产生都是合理的,我们不妨先接受这些负面情绪,告诉自己:“好吧,我是一个普通人,面对突发事件感到有压力、有紧张恐惧的情绪也是正常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该怎样调节自身过大的压力和不良的负面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游戏调动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自然而然地引出“直面疫情,学会解压”这个主题。

二、正向暗示,缓解压力

1.收集不同想法。

教師:同学们,在确诊肺炎的人数不断增加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呢?焦虑、担心时你会怎么想?乐观、放松时你又会怎么想?请每个人拿出信封中的小纸条,任选1~2种想法写一写。

教师收集有代表性的“焦虑想法”和“乐观想法”各5张,投影展示。(见表1)

2.压力感受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气球,听老师读一些同学的内心想法,并根据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往气球里吹气。越焦虑紧张,吹的气就越多,吹完要捏紧气球口,不要漏气。

教师读表1左列焦虑的想法,学生吹气球。

教师:刚才听老师读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的回答:我听着就觉得自己下一刻就要成为感染者了,心里很害怕,压力很大,所以把气球给吹破了。

教师:压力是人们应对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适度的压力让我们积极地去应对挑战。但如果压力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3.对比感受。

教师:刚才将气球吹破的同学请再拿一个气球吹至比较鼓的状态,和其他同学一起继续游戏。如果你感受到压力就继续吹气,觉得有点放松了,就给气球放一点气。

教师读表1右列乐观的想法,学生吹气球。

教师:这一次你对气球做了什么?两次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可能的回答:当我们总是抱着负面的想法时,就会紧张,压力就越来越大;如果带着乐观的想法,人就会轻松一点。

教师:所以,压力和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有关,决定压力大小的并不是疫情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想法。它能对我们产生暗示,引起我们不同的压力反应。

4.宣泄情绪,积极暗示。

教师:你希望脑海中更多浮现哪种想法?

学生可能的回答:积极乐观的想法。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撕毁焦虑想法的纸条,一边撕一边说“离我远远的吧”。

教师:请每个同学再补充一条积极正向的暗示语言,写完后在小组内传递,贴在爱心卡上。(课后将爱心卡贴在班级板报里)

设计意图:吹气球游戏直观形象地展现出不同的想法会产生不同的压力,让学生认识到压力过大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运用正向暗示调整压力的积极性。

三、头脑风暴,共议对策

教师:我们刚才学会了用积极正向暗示来缓解压力,同学们还有什么好的减压方式来应对疫情带来的压力?

小组讨论,汇总减压方式,写在纸条上。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分类整理,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每种减压方式的有效性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也有不同的选择喜好。运用头脑风暴讨论出更多的减压方法,能全面支持学生的选择。

四、腹式呼吸,身体减压

教师:刚才同学们总结了一些减压的方法,有同学提到了给身体放松。接下来,老师就介绍一种简单的放松方法——腹式呼吸法,当同学们感觉压力大或者紧张时,可尝试这个方法。

教师示范,学生体验:双脚平放,身体放松。集中注意力在呼吸上,尽量缓慢地吸气,感觉自己好像充气的气球,腹部随着呼吸慢慢起伏,肚脐尽量往上顶。轻轻地屏住呼吸约3秒钟,然后尽量缓慢地呼气,直至感觉自己想撒了气的皮球。整个过程重复三次以上。

教师:腹式呼吸能使我们的神经系统趋于平静,帮助我们缓解紧张,减轻压力,希望同学们多去练习应用。

设计意图:当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呼吸的节律上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压力以外的事情上,同时神经系统也会慢慢降低兴奋水平,产生一种安静的感觉。这种放松方式便于学生日后广泛、便捷地应用。

五、课堂小结,赋予能量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活动,相信同学们对减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体验。我们感受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复杂心情,知道这些情绪可以被我们接纳。当压力过大时,希望同学们能尝试用积极暗示去改变想法,用身体放松法和其他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去全方位地应对。

播放正能量抗疫情画面和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为学生赋予能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满满的能量离开,增强其直面疫情的勇气。

【活动反思】

本设计注重辅导过程的情境性和体验性。热身游戏不仅创设了话题情境,活跃了课题气氛,而且使学生回忆起疫情防控期间的紧张、焦虑、无聊、烦躁等感受,调动了学生参与辅导活动的积极性;吹气球的游戏则把无形的压力具象化,使学生体验到不同想法对情绪的影响,促进其自我反思,主动用“积极暗示”减轻疫情带来的压力。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挖掘每个人的“减压资源”,增强其直面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