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

2020-04-26申洪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

申洪娇

【摘 要】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在老龄化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也日益提高,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慢性病。预防高血压疾病,需充分了解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通过给予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和指导,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本文首先介绍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内容,又探讨分析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法,以确保让人们掌握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知识,不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8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53-02

当前,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发展,日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日益增加,由于生理功能和代谢发生变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此,研究和开展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防治尤为重要。

1 高血压健康教育概况

1.1 高血压及高血压特点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收缩压>21.3千帕,舒张压>12.7千帕的高血压患者。引起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除了一部分是由于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年纪渐长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收缩压升高所致。在当前,高血压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生活的一个多发病,威胁人们的生命。

对此,应当充分了解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及时做好知识讲座和知道,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作为一项高致残率的疾病,具有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及控制率低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地域偏远、接触信息不畅的地区,老年人对高血压的病因完全不了解,没有意识到高血压与年龄、性别、地域、遗传、精神紧张及饮食习惯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对此,面向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家人开展健康教育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进行慢病监测,随时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1.2 高血压健康教育内容

第一,高血压的基本知识。一般高血压诊断标准以人体正常血压:收缩压≥140mmHg、收缩压≥90mmHg为准。一般正常人的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由此老年人血压水平诊断相对稍高,儿童血压水平诊断相对稍低。在测量高血压时,应处于安静放松的状态,取坐位,测量右上臂,采取不同时段的测量取平均值。测量时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或者像阑尾炎、腹痛、偏头痛等因素的影响。此外,还要熟悉高血压的分级和危险度分层,以更清晰准确的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

第二,高血压饮食指导,指导老年人合理的膳食,日常饮食注重清淡,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主,忌暴饮暴食。一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觉功能会随之减退,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吃含钠高的事物,但是由于肾脏排钠能力降低减弱,所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饮食结构。日常饮食控制食盐在4-6g,可以采用高血压患者专用的食盐小勺,以控制每天食盐的量。另外,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补钙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对于肥胖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体重,减少每天的总热量摄入,可以多吃含钾丰富的蔬菜,例如油菜、菠菜、香菜、木耳及香菇等。

第三,高血压服药指导。首先,老年人药物代谢清除率低,对此应当高度重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选择剂量应当小,通常情况下药物剂量控制在常规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避免体内过多药物蓄积或者产生毒副作用;其次,老年高血压患者多存在全身动脉硬化,对此切忌血压骤降或者大幅波动,避免因为血压降得过低,给心脏、大脑及肾脏等器官供血不足;再就是,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很容易忘记按时吃药,由此高血压日常服药应尽量选择长效药物,定期測量血压观察血压变化,将血压维持在理想的状态。高血压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很多患者往往会血压达到标准后就停止吃药,这种服药方法并不可取。另外,患者及家属要自备血压计,学会正确测量血压,每天早晚各测一次;最后,根据自己血压变化,及时问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和解除导致高血压变化的不利因素。

第四,高血压的运动指导。高血压患者坚持运动或者体力劳动,有助于周围血管的扩张,排除体内的钠成分,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脂,最终对降压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适量的运动,例如散步、健身操等,持续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四十分钟,运动频率每周不少于三次,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轻度运动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过程中一旦发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此外,还可以学习太极和练气功,通过身心调节实现控制血压的目标。

第五,高血压的心理教育。高血压患者因为自己体弱很容易产生 “无用感”,认为自己是负担,影响家人和家庭的正常生活,通常情绪易悲观。同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使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状态,引起全身血管的收缩,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极易引发脑出血。由此,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控制情绪,消除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由医务人员、患者家属都要给予高血压患者关心,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制度,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2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方法

2.1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收集和整理社区居民的 信息,建立健康档案,明确社区高血压病的风险程度,了解每个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通过定时随访以口头交谈的方式,对社区居民单独教育,这种方式简单易操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反馈及时。在交谈中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消除疑虑,并制定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方案。另外,将高血压相关知识制作成小册子、传单及标语等文字形式,或者采用多媒体、录像等宣传方式,面向社区居民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高血压健康知识的认识。

2.2 开展健康讲座,实施积极的心理指导

每个季度定期开展高血压防治知识讲座,以通俗易懂的内容结合案例向社区人民剖析高血压健康知识,确保社区老年人能够深刻意识到“无病防病”理念的重要性,并能够及时诊断高血压和接受治疗。同时,帮助社区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压等一切疾病。讲座期间,可以通过医生与社区人民的互动,加深人们对高血压等健康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