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CT扫描和CT仿真内镜技术对异位胰腺诊断分析

2020-04-26梁晓静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回顾性异位免疫组化

梁晓静

【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增强CT扫描和CT仿真内镜技术对于异位胰腺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之间20例经过临床病理以及相关免疫组化证实为异位胰腺的患者的CT增强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图像,从而判断增强CT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技术对于异位胰腺这一疾病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价值。结果:20例异位胰腺患者,其中10例胰腺病灶位于患者的胃窦部黏膜下,7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3例位于肠系膜根部。CT增强上没有明显的发现具体病灶的患者为1例,其中8例表现为外生性病灶,8例表现为管腔内的局部隆起病灶,边缘清晰,3例病灶略呈分叶状。CT仿真内镜技术显示下,可以明確地看到患者的低密度导管结构,但是CT仿真内镜技术没有发现病灶表面的中央凹陷的特点,在CT仿真内镜技术下,病灶周围的黏膜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针对异位胰腺患者采用增强CT扫描和CT仿真内镜技术的诊断方法,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出异位胰腺的位置、生长方式、密度、以及形态等特点,可以为异位胰腺这一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程度的依据,可以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增强CT扫描和CT仿真内镜技术;异位胰腺患者术;应用效果;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12-01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之间20例经过临床病理以及相关免疫组化证实为异位胰腺的患者的CT增强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图像,从而判断增强CT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技术对于异位胰腺这一疾病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价值[1~3]。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之间20例经过临床病理以及相关免疫组化证实为异位胰腺的患者的CT增强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图像。这些患者当中均在病理以及免疫组化分析后证实为异位胰腺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扫描。这些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分布在33~68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5+2.42)周岁。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符合异位胰腺这一疾病的相关临床特征,17例患者出现了间歇性上腹疼痛,3例患者出现了恶性病质以及类癌综合征。这些患者当中10例是手术前就已经确诊的,10例是在其他手术的过程中偶然被发现的。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CT扫描,CT仪器为GE(Discovery)宝石750 128层螺旋CT仪。在对患者进行扫描之前,对患者进行了呼吸训练,于吸气末开始扫描,从而避免患者的呼吸影响到检查结果,对患者的上腹部进行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其中增强扫描采用了高压注射器肘正中静脉注射,总量为50~70ml之间。注射对比剂起计时,30s为动脉期,60s为静脉期,90s为平衡期,扫描层厚设置为5mm。在扫描结果出现之后,使用CT仿真内镜技术对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20例患者均已经进行了CT扫描以及增强扫描并进行了CT仿真内镜三维重建。

2 结果

20例异位胰腺患者,其中10例胰腺病灶位于患者的胃窦部黏膜下,7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3例位于肠系膜根部。CT增强上没有明显的显示患者的病灶在哪里的患者为1例,其中8例表现为外生性病灶,8例表现为管腔内的局部隆起病灶边缘清晰,3例病灶略呈分叶状。CT仿真内镜技术显示下,可以明确地看到患者的低密度导管结构,但是CT仿真内镜技术没有发现病灶表面的中央凹陷的特点,在CT仿真内镜技术下,病灶周围的粘膜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在20例病例当中,其中有5例没有明确诊断, 其中原因如下:

(1)1例患者因为过于肥胖,脂肪密度过厚,导致强化不明显,从而出现了误诊的情况。

(2)2例患者因为不均匀强化所以导致了误诊。

(3)1例患者因为动脉期、静脉期均称明显强化从而出现了误诊。

3 讨论

异位胰腺这一疾病与异位胰腺组织的发生位置有关,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疼痛、幽门阻梗、胆囊炎等。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该疾病的检查手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部分的异位胰腺病例都是在其他不相关的手术乃至尸检的过程中被发现的,综合这种情况分析,有效的探讨该疾病的诊断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是极为必要的,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之间20例经过临床病理以及相关免疫组化证实为异位胰腺的患者的CT增强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图像,从而判断增强CT扫描以及CT仿真内镜技术对于异位胰腺这一疾病的诊断效果以及诊断价值。

经过本次试验研究以及回顾分析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针对异位胰腺患者采用增强CT扫描和CT仿真内镜技术的诊断方法,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出异位胰腺的位置、生长方式、密度、以及形态等特点,可以为异位胰腺这一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程度的依据,可以在临床应用中推广[4~5]。

参考文献

[1]冷芳,杨力,方军,向阳,朱晓佳,胡娜.内镜超声检查在胃异位胰腺诊断及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江西医药,2017,52(05):411-412.

[2]冯燕,高峰,张子旭.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诊断及治疗价值分析[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6,36(02):122-124.

[3]李向丽,李京杰,周山.增强CT扫描和CT仿真内镜技术对异位胰腺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4,29(10):1187-1190.

[4]邝胜利. 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超声声像图特征[A].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2011全国消化内镜学术大会暨第七届中日消化内镜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2011:1.

[5]周传文,李倩君.超声内镜联合EMR或ESD在异位胰腺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32):3476-3479.

猜你喜欢

回顾性异位免疫组化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后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回顾性临床研究
自发型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1 例报道
米非司酮结合MTX用于异位妊娠治疗效果观察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