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情护理对双向情感障碍情绪效果分析

2020-04-26高丽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依从性

高丽

【摘 要】目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共情护理效果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诊治80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予共情护理,分析两组记忆指标与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短时记忆(59.12±2.52)分、长时记忆(41.82±2.65)分、瞬时记忆(15.31±1.65)分、记忆商数(104.28±2.87)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依从性(17.25±3.65)分比對照组(8.24±1.95)分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干预,能提高其记忆功能指标,并提升患者临床依从性,具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双向情感障碍;共情护理;记忆指标;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168-01

双向情感障碍也称为躁狂抑郁症,主要指患者情感异常低落、高涨相关精神障碍病[1]。目前,双向情感障碍具体发病原因并不十分明确,患者存在抑郁、狂躁状态,患者或间歇交替发作,或一种状态反复、周期性发作,间歇期精神完全正常[2]。对双向情感障碍疾病临床治疗难度大,对患者予以特殊护理具积极意义。为提高患者效果,本研究对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诊治80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资料分析,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本院诊治80例双向情感障碍患者资料,研究经过医学伦理会的批准,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妊娠、哺乳期者,严重的肝肾病,血液免疫疾病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女性19例,男性21例,年龄18-57岁,平均(36.14±10.15)岁,初中15例,高中15例,大学以上10例,平均病程(5.62±1.61)年;对照组女性18例,男性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7.31±10.62)岁,初中14例,高中16例,大学以上10例,平均病程(5.59±1.38)年;两组性别等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予以常规临床检查、对症治疗干预,对照组予以心理安慰、基础护理、健康指导、用药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共情护理,首先成立共情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理论、认知、沟通方法、人性关怀、操作技术等护理培训,明确护理人员具体责任并落实,开展具体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患者疾病、性格、文化背景等资料,认真、微笑倾听患者倾诉,双眼注视并点头表达接纳感受,鼓励患者表达并支持;换位患者角度,理解患者经历,改善患者不良心理,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干预,促进患者积极发展;鼓励其多参加活动,多朋友交流,提高其社会能力,利于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分析两组患者记忆指标: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分值高表示记忆能力好;临床依从性:采用ITAQ(自知力、治疗态度表)评估,分值0-22分,分值高则依从性优[3]。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包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记忆指标

干预后,研究组短时记忆、长时、瞬时记忆及记忆商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依从性

干预后,研究组依从性(17.25±3.65)分比对照组(8.24±1.95)分高(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双向情感障碍发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为思维缓慢、情绪不高等,抑郁、焦躁交替或单一反复出现,严重者会发生自残、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4]。因此,除了对患者药物治疗以外,需要重视患者情感护理支持。为此,本研究对双向情感障碍40例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本研究中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短时记忆(59.12±2.52)分、长时记忆(41.82±2.65)分、瞬时记忆、记忆商数,均比对照组高;且研究组依从性(17.25±3.65)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表明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干预,更能显著提高其记忆功能与临床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原因考虑为,共情护理指通过体验患者内心活动,并利用非语言、语言等放松认知情绪、情感,予以患者人性关怀的专业护理服务[5]。研究组患者在心理安慰、健康指导、用药护理、环境护理等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共情理论、认知、沟通方法、人性关怀、操作技术等护理培训,明确护理人员具体责任并落实,充分掌握患者疾病资料,认真倾听患者倾诉,鼓励患者表达,换位患者角度,理解患者经历,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干预,促进患者积极发展,鼓励其多参加活动,提高其社会能力,有效提高患者记忆能力,并提升临床治疗、护理依从性。受时间等影响,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对心理状态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干预,能提高其记忆功能指标,并提升患者临床依从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永珍,潘巧淑,周芳珍,等.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尊水平的影响[J].内科,2019,14(04):500-502.

[2]陈刚,罗思欢,居丽晶.首次护理风险评估表和暴力风险评估表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安全护理评估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30(16):2170-2173.

[3]潘玲沙,雷杨.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向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4):105.

[4]雷杨,潘玲沙.护理干预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3):87.

[5]蒋继红.个案护理在双相情感障碍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2):61.

猜你喜欢

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药学服务与用药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计划生育服务对产后避孕依从性和成功率的影响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观察与护理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