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2020-04-26裴红英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胆囊炎效果

裴红英

【摘 要】目的:分析胆囊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70例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实验组(n=3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负面心理、护理满意度。结果:负面心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炎患者患者临床护理中,增加个性化心理护理,护理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负面心理,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炎;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131-01

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将其分急性与慢性两种,随着病情的发展,易合并胆石症,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激源较多,易使患者出现较多的应激反应,从而增加负面心理,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胆囊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较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70例本院自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炎诊断标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实验组(n=35)。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8.7±10.8)岁,病程15.5-240.9天,平均病程(102.5±20.5)天;实验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9.5±11.1)岁,病程16.7-242.5天,平均病程(110.5±21.6)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应体征检查,确诊病情后,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带领患者家属办理好住院手续,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治疗医生及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制定基础护理流程,给予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治疗,同时给予用药及饮食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指导:①抑郁心理护理指导:胆囊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病情了解程度不够,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心理,从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主动与其交流、沟通,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指导,以朋友或亲属的口吻安慰、鼓励、安抚患者的抑郁心理,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与治疗,保持平稳、健康心态接受护理及治疗,应用温柔的护理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治疗信心[1]。②焦虑心理护理指导:在胆囊炎治疗过程中,由于短期疗效并不理想,需长时间进行治疗,易增加患者担心、焦虑等负面心理,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不利于接来下的治疗流程。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疾病、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使其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治疗配合度;同时还可向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缓解焦虑心理[2]。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负面心理(焦虑、抑郁)、护理满意度。采用SAS评价焦虑症状[3],共20项内容,每题4项,代表1-4分。最终总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即得标准评分(>50分评定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为61-72分、重度焦虑为>72分)。采用SDS评价抑郁症状[4],轻度抑郁为53-60分、中度抑郁为61-72分、重度抑郁为>72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較负面心理

实验组焦虑(39.0±10.8)分,抑郁(43.5±6.0)分;对照组焦虑(60.9±6.2)分,抑郁(60.6±7.4)分,组间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值依次为10.404、10.619。

3 讨论

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致使胆囊炎发病率直线上升。在临床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其分为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两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引起胆石症。临床表现以腹部右上侧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结石或寄生虫梗阻,引起急性胆囊炎[4]。此病症疼痛为突然发作,多为持续性疼痛。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对患者生命健康造产生严重威胁。

个性化心理护理是在基础护理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具有较高的护理针对性,以患者实际病情为基础,为其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及不良情绪,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将其应用于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负面心理进行针对性护理指导,缓解负面心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负面心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胆囊炎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并评估其心理状态,给予抑郁患者针对性心理指导,安慰、疏导抑郁心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给予焦虑患者心理护理指导,向其讲解病情及治疗方法,使其了解治疗过程,提高治疗配合度,缓解焦虑心理。结合上述护理,提高患者信任感,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胆囊炎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辅助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艳,郑巧玲.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评估[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7):10+12.

[2]张艳芬,苏军玲.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003-4004.

[3]邢燕.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胆囊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30-231.

[4]杨海霞.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6):185-186.

猜你喜欢

胆囊炎效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藏药六味能消散配大黄缓泻剂治疗胆囊炎106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陈热症)35例临床观察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