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4-26姜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7期
关键词:纳洛酮葡萄糖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对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病人实施纳洛酮联合葡萄糖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病人50例,均为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接收,随机分配为两组,对照组病人(n=25)施以葡萄糖联合能量合剂治疗措施,观察组病人(n=25)在葡萄糖的基础上加以纳洛酮开展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开展组间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病人经过各自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意识恢复用时以及临床症状消失用时分别为(54.2±8.4)min、(21.5±5.3)min,对照组用时分别为(75.5±21.5)min、(41.4±5.7)min,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病人实施纳洛酮联合葡萄糖治疗具有不凡的治疗效果,不但可以缩短病人意识恢复用时,临床症状也能快速消失,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葡萄糖;低血糖昏迷;纳洛酮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36-01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喜好饮酒,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急性酒精中毒临床上是指由于一次性喝过量的酒精或含酒精的饮料而造成的兴奋状态[1]。酒精中毒会导致血糖降低,严重者会发生昏迷,因此急救措施对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研究称,纳洛酮对于该疾病的急救有着突出的临床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以自愿和随机的原则选取我院过往接收的共50例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病人,探究对该病人实施纳洛酮联合葡萄糖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随机和自愿的原则整群选取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病人50例,均为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接收,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组25例病人中,含有男21例,女4例,年龄介于22-49岁之间,平均(36.3±4.2)岁;对照组25例病人中,含有男22例,女3例,年龄介于24-52岁之间,平均(37.9±4.5)岁。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所有病人均没有糖尿病史或肝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病人施以葡萄糖与能量合剂联合治疗的方法,实际方法为[3]:静脉滴注将500毫升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40毫克ATP 以及 100U辅酶A进行充分混合后采用静脉注射对病人完成治疗。对于昏迷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病人,给予静脉滴注速尿和甘露醇(质量浓度为20%)联合治疗[4]。

观察组病人施以葡萄糖联合纳洛酮的治疗方法,实际方法为:基于病人的实际病情,采用适量的纳洛酮和葡萄糖(浓度为5%)静脉滴注,纳洛酮的使用量控制在0.4~0.8mg。

1.3 观察指标

从意识恢复用时以及临床症状消失用时两个维度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愈的标准为:病人意识恢复至清醒状态,呼吸正常,血压逐渐恢复正常范围且可以稳步走动。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实验测验数据经整理后均在SPSS22.0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治疗效果采用(x±s)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记录结果表明,两组病人经过各自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意识恢复用时以及临床症状消失用时分别为(54.2±8.4)min、(21.5±5.3)min,对照组用时分别为(75.5±21.5)min、(41.4±5.7)min,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记录具体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状况对比 两组病人出院时血糖浓度均在4.7~5.6 mmol/L,显示正常。观察组25例病人出院后都可以生活自理,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病人也可自理生活,发现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3 讨论

酒精中毒是指由于在短期内大量饮用酒精而引起的大脑中枢神经处于兴奋抑制状态。在酒精中毒的早期阶段,病人往往会非常兴奋,表现为面部潮红或苍白以及话多等,严重的酒精中毒病人会产生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是急诊科中最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治疗,则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甚至导致死亡。纳洛酮属于阿片受体拮抗剂,其对人体中枢阿片肽具有突出的拮抗作用。该药物对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的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纳洛酮静脉滴注可使这类病人迅速逆转体内的阿片类物质,并促进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功能;2)纳洛酮有助于病人快速恢复正常血压和呼吸频率,并改善这些病人的血液动力学参数;3)纳洛酮静脉滴注不会给病人造成任何副作用。因此,納洛酮是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的首选治疗药物。本研究中,两组病人经过各自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意识恢复用时以及临床症状消失用时分别为(54.2±8.4)min、(21.5±5.3)min,对照组用时分别为(75.5±21.5)min、(41.4±5.7)min,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病人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对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病人实施纳洛酮联合葡萄糖治疗具有不凡的治疗效果,不但可以缩短病人意识恢复用时,临床症状也能快速消失,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苏畅. 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36例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4,24(28):3752-3753.

[2]王玲. 急性酒精中毒性低血糖昏迷的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08(23):95-96.

[3]黄善丽. 用纳洛酮对酒精中毒所致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急救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1):46-47.

[4]姜伟, 张建. 纳洛酮联合维生素B1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昏迷疗效观察[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8,15(6):156-158,164.

作者简介:姜涛,男,汉,云南建水县,1968-07,本科,职称 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

猜你喜欢

纳洛酮葡萄糖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在胰腺占位诊断与分期中的价值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