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斜视应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缩短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4-26陈宗盛
陈宗盛
【摘 要】目的:研究斜视患儿采用下斜肌缩短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斜视患儿,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下斜肌缩短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進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术后住院时间和视力水平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高于对照组的71.8%,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和视力水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视患儿采用下斜肌缩短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在短时间内恢复视力水平,使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提升。
【关键词】斜视;小儿;下斜肌缩短术;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有效率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030-01
斜视近年来已经成为眼科常见疾病的一种,具体指的是两眼不能够同时对一个目标进行注视,临床上将该疾病分成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种类型[1]。斜视不仅仅会对患儿的美观造成影响,还会进一步诱发弱视的视力问题,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产生较大的干扰[2]。本文研究斜视患儿采用下斜肌缩短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斜视患儿,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患儿病史1-9个月,平均3.7±0.5个月;患儿年龄2-11岁,平均5.1±0.8岁;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患儿病史1-9个月,平均3.8±0.4个月;患儿年龄2-10岁,平均4.8±0.6岁。数据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下斜肌缩短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手术操作开始前首先帮助患儿取舒适的平卧位,同时进行局部麻醉,选择患儿眼睛颞象限平行于角膜缘的位置做手术操作切口,切口的长度控制在3cm左右,对结膜、眼球筋膜、肌间膜依次进行断离处理,直至达到巩膜的表面位置。手术的标志物可以选择涡状静脉,沿着眼外直肌和下直肌间隙,将下斜肌勾出,随后采用套圈缝合法对切口进行缝合,之后需要对下斜肌进行彻底离断处理,并在末端6cm左右的位置重新实施套圈缝合操作,在与末端距离5cm左右的位置实施切断,使下直肌缩短,最后可以对断端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治疗总有效率;(2)术后住院时间和视力水平恢复时间;(3)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儿眼睛在术后可以正常的上转和下转,且转动的幅度能够达到25°,水平斜视的度数控制在不足15°的水平;有效:患儿眼睛在术后可以正常的上转和下转,且转动的幅度能够达到25°,水平斜视的度数超过15°,但能够控制在20°以内;无效:患儿眼睛在术后能够正常的上转和下转,转动的幅度可以达到25°,水平斜视度数仍然保持在20°以上[3]。
1.5 数据处理方法
P<0.0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以(x±s)表示,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手术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相对对照组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术后住院时间和视力水平恢复时间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术后并发症 治疗组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发生率分别为2.6%和15.4%,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幼儿属于斜视的多发群体,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包括遗传、眼肌力不平衡、眼内直肌张力水平减低等。患儿在发病之后会有内斜视、外斜视、上下斜视等症状出现[4]。由于目前临床上所收治的斜视患儿,多数情况下属于外斜视和内斜视,且斜肌手术可以使垂直非共同性消除,因此对该类疾病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通常为斜肌减弱术。此外,水平肌加强减弱术对斜视进行治疗,主要通过切除、切断、后徒术等方式达到目的和效果,对于垂直非共同性斜视的治疗效果相对较为理想,但内斜视和外斜视治疗的效果往往有限[5]。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说明,斜视患儿采用下斜肌缩短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在短时间内恢复视力水平,使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志刚.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研究[J]. 临床眼科杂志,2017,25(2):154-156.
[2]王闰. 观察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疗效及特点[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3):68,72.
[3]栾丽娟,刘其生,邓冬英.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小儿斜视40 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9):58,60.
[4]荣峰. 联合手术(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下斜肌缩短术) 治疗小儿斜视临床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8):164-165.
[5]马姝婷,江茂松.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小儿斜视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2316-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