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旧书店主人

2020-04-26华明玥

润·文摘 2020年4期
关键词:店主人旧书店收银台

华明玥

“明明是新书,为啥叫旧书?”

别看店主人埋头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样子,这话他入了耳,妥妥帖帖地回道:“当然是二手书,有八九成新而已。最近的一次,为挑书我过手了五六千本,手上没有一丝划痕。若是新书,你试试看,有些新书的纸页,跟剃刀一样锋利。”

他说的没错,八九成新,也是旧书了,纸页的边缘,手指抚上去不再嚣张锐利,而变得和融温润了。这种触感,让整个书店的气质,变得说不出的随性温存。来翻书挑书的客人,立在狭窄的過道里默默地看书,店主人坐在旧风琴改装的收银台后默默地看书,两不闻问。

这里倒不像书店,而像是一个藏书万册人家的书房。

书的排放没有去刻意地分门别类,反正书店也就十平方米的样子,四壁垒书到顶,是个浸透店主人个人趣味的大江湖。在网上炒得热闹的热门书、假大空的成功学、自相矛盾的养生论、印刷粗劣的教辅书、急功近利的考“碗”书,都没有。最便宜的书,5块;最贵的书,35块。这样无为而治的经营,还能活下来?事实是,我刚到南京时它就开张了,书店消消停停活了十七八年了,每隔大约半个月,就有十包书补充进来。

我在里面买过依照大英博物馆的鸟类标本工笔写绘的一本博物图谱——每一根禽鸟的羽毛都有着微妙的变色,而且看得出山禽羽毛上的油脂,远不如水禽多,但背羽的流线感更强。过了约半年,我又找到这套书的第二本,是工笔植物图谱,在上面,我第一次看到野玫瑰近乎哀愁的颜色和野玫瑰果的形状,也头一回感应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不是人类赋予花鸟的情感,而可能是花鸟本身所拥有的情感。好的博物画家,可以比数码相机更确切地发现这种情感。从版权页的介绍来看,这套书有六本,还有四本在哪里?店主人说,我也在找,要看缘分。

熟悉后问过店主人,旧书们的来源。店主人说大体上有三种,一种是各大出版社的清仓书,“真的要到他们的仓库里去挑,好书不一定能在传统的营销渠道走得俏,因为那种地方的买书人,不一定真爱读书,更不一定是书痴”;一种是专收旧书的人论斤称来的,这种能挑的就比较少;还有一种是藏家的后人要搬家,要结婚,赶着把祖辈或父辈的藏书给出清了,知情人会通知旧书店主人去挑书,“这种情况一般会大丰收,但打包时心里很不好受,藏家的心愿,本是滋润儿孙的精神世界,谁知儿孙根本不想要。还好,有我们搭个手,藏家的心血到底没有化作纸浆。”

最近一次去,结账时发现收银台有点小变化,旧风琴夹放琴谱的地方,放着几个迷你小相框,以为是店主人家人的照片,拿起来一看,才发现里面夹放的是藏书票,木刻的和剪纸的尤妙。

出了门,发现店招换了个纸灯笼,一侧写着两个篆体字,为“万象”,是书店的店名。走出很远,那两个字还在细雨里发出温润的光。

(王树芳摘自《幸而还有梅花糕》)

猜你喜欢

店主人旧书店收银台
钢笔
塑料隔离(大家拍世界)
遇到麻烦的蝌蚪
十样下锅
自动收银台
我在超市被“打劫”
永远的招牌
永远的招牌
在英国“淘书”之乐
对旧书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