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
——西德尼•佩尔科维茨的科学写作生涯

2020-04-26编译思羽

世界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维茨佩尔领带

编译 思羽

《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当科学与文化相遇》(Real Scientists Don’t Wear Ties: When Science Meets Culture),西德尼•佩尔科维茨著

科学家要如何才能与外行人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采用的方式又能促进受众们重构他们的观点?西德尼·佩尔科维茨(Sidney Perkowitz)是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固态物理学教授,自从他在1990年退休离开学术界起,他一直在从各个角度着手攻克这个难题。他的新著《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当科学与文化相遇》是一本文集,收入他从1989年到2018年间创作的50篇文章。这些文章的形式与题材形形色色,既有解释科研概念和技术创新的文章,也有对于科学、艺术、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在汇文成集的过程中,佩尔科维茨喜悦过,思考过,也坎坷过,充分展现了他为公众写作的生涯全貌。

《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一书分为三部分——科学、技术、文化——各部分可以独立阅读,但如果从头到尾阅读下来也很顺畅。在第一部分,佩尔科维茨分析一系列科学概念,从量子纠缠直至基本物理常数的意义。每篇文章独立成篇,但全都向非科学家的普通读者描述了复杂概念。这本书最终重复解释了多个重要概念,诸如量子原理、粒子物理学和引力,然而佩尔科维茨的文章中包含不少鲜活生动的譬喻,使得阅读依然是个享受的过程。比如,一篇关于星星的文章描述了古代四大元素(地、风、水、火)与现代对材料科学的理解间的相似之处;它展示了古希腊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对于宇宙说对了什么,又搞错了什么。佩尔科维茨为学习者平衡逐步的进度,对于更有知识的读者就直奔重点。

第二部分“技术”是从原生科学过渡至现实世界的应用,涉及太空旅行、人工智能到基因工程等主题。脱颖而出的文章包括一篇简明扼要的激光文化史,一篇关于白内障手术的个人故事——这篇故事又连结上莫奈等画家的生平故事,他们因为前进发展的医学技术而到老年时都仍能绘画。在他的思考中,佩尔科维茨没有回避一些从政治角度来说颇为麻烦的话题。一篇文章追踪了优生学的变迁,从纳粹德国一直探究到科幻电影《变种异煞》(Gattaca);另一篇文章讨论了依据电脑算法的预测性执法,采访了警务人员、软件开发者和民权活动家。即使在争议性的话题上,佩尔科维茨也传达了不偏不倚的有用信息。他指出新技术将如何改变社会,以及我们所有人都应当警惕那些即将出现的新应用。

在这些科学家之中,仅有一人系了领带

佩尔科维茨在最后一部分“文化”中最具高度,该部分涵盖广泛,从幽默到纯美术,再到大众媒介,无所不包。这些文章“随心所欲”地描绘出科学视角与艺术视角之间的相似点,分析电影中的科学唯实论(scientific realism),讨论科幻小说等文类的发展。无论你怎么看待流行文化描绘科学的方式,毋庸置疑的是,相比较科学家渠道,普通人从媒体渠道接受到了更多科学知识。佩尔科维茨展示了社会是如何理解(误解)科研和科研工作者的,这有助于身在物理学界的我们去理解受众,并即刻处理可能产生的误解。

鉴于这本文集在时间上横跨很多年,所以一些文章毫无悬念地过时得厉害。书名的同名篇目《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1991年)谈论了科学家怎样“以穿着揭示自己的身份”,是其中最怪异的一篇。我能勉强接受这个书名,尽管这是一句脱离语境的引语,源自于一名女士对一场物理学会议与会者的描述。在一番关于胡子和口袋护套的冗长讲解后,读起来更显粗鲁的部分是对女性物理学家穿着的性别指涉(gendered reference)。佩尔科维茨写道,尽管女性“在选择地位的象征物时吃亏”,但她们常常通过佩戴首饰来表示“职位的细微差别,向其他女性炫耀成功”。在三十年后的今天,物理学界在性别分布上更加平衡,也幸好我们比以前更能接纳各种更广泛的性别表现。如今,女性、非二元性别与男性身份的物理学家能更加随意地以他们偏好的任何一种衣着来当“真正的科学家”。

这些感受是书中隐约体现出的狂妄自大所映衬出的,譬如作者以自己的照片作为封面,以及前言中甚至是自吹自擂的信息。此外,尽管《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的内容多种多样,但这本集子感觉有些千篇一律。大多数文章的架构都源自于佩尔科维茨在绪论中概述的写作窍门:文章以一段逸闻起头,再转到“对主题历史的一番审视”,包括“大量的隐喻应用”。然而,对于有志于亲自尝试公共传播的科学家来说,佩尔科维茨的写作风格是很好的研习对象。

这本书对各个科学主题宏大又广泛的概述让我联想到最近出版的另一本书《迷人的液体:33种神奇又危险的流动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Liquid Rules: The Delightful and DangerousSubstances That Flow Through Our Lives),该书作者是英国材料科学家马克·米奥多尼克。书中也解释了许多科学概念,但使用了“检视一架飞机上的液体”的主线来让各个主题融合成单一叙事。相比之下,《真正的科学家不戴领带》却感觉有些七零八落。然而,所有有科学背景的读者仍旧会从佩尔科维茨的这本多姿多彩的文集的动人文字中获益。同时,让我们期待,读过这本书的物理学家越多,我们之中被说服从事科普的同仁也就越多,并从研究与理念中提炼出精华,变成科普佳作,供公众阅读消费。

猜你喜欢

维茨佩尔领带
《何西阿书》对《傻瓜吉姆佩尔》的原型意义
拉德布鲁赫和康特洛维茨
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分析研究
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分析研究
打领带的“喵星人”
哈斯佩尔成为美国中情局首位女局长
澳警方起诉梵蒂冈“三号人物”
领带的问题
花式“虐”铅笔头
《创业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