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2020-04-26李宏伟
陈 明,李宏伟
CHEN Ming1,LI Hong-wei2,3
1.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42;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3.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 石家庄 050031
1.Chinese Academy of Fiscal Sciences,Beijing 100142,China;2.He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ijiazhuang 050031,China;3.Department of Housing﹠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Hebei,Shijiazhuang 050031,China
0 引 言
民生事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上到国家治理,下至人们的衣食住行。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民生发展,民本思想对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具有深刻的影响,近代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之一就是民生主义,由此可见,民生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至关重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党和国家努力奋斗的目标,说到底,就是要更好地建设民生发展事业,有效解决民生发展面临的各项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更是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建设民生事业,不断的出台惠及民生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作重心不断向民生发展方面转移。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之后,中央对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相比于京、津两地,河北省民生事业建设底子薄、欠账多、水平低、短板和洼地特征比较突出,不利于京津要素资源转移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也会产生一定的掣肘。因此,深入研究河北省民生事业发展水平,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民生事业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综述
国外学者没有明确提出“民生发展指标体系”这一概念,他们对民生领域的研究更多的是从生活条件和状态角度去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196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了一个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社会指标体系包括了文化、教育、收入、就业、健康、寿命、社会服务、生活环境等在内的15个指标[1]。1978年,联合国出版了《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一书,书中对人们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梳理,将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指标分为人口、教育、社会流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秩序、环境等12个方面[2]。1990 年,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构建人文发展指数时,从“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出发合成综合指标[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0年发布了《人类发展报告》,在报告中,重点关注了收入、教育、就业、经济平等、人口流动、难民等多项民生指标,这些指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借鉴意义[4]。Heinz-Herbert Noll(2002)针对欧洲的社会特征,构建了欧洲社会指标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涵盖了总计13个方面的指标,包括收入标准与消费模式、休闲媒体与文化、劳动市场和工作环境、公共安全与犯罪、社会保障、住房、交通等多个指标[5]。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于民生事业发展表现出了极大的研究热忱,对于民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得出了一些研究成果,不过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并未形成一套具有社会普遍认可的适用性强的民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国人大财经委(2009)在对我国民生发展状况的研究中,比较系统的构建了一套民生发展指标评价体系,从公共服务、居民生活、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四个一级指标出发,又发展出11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用以评价政府民生工作情况。中国统计学会(2011)编制了国家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评价的指标体系,重点关注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和民生改善等6个领域共42项指标,侧重于反映各地区民生发展取得的成果[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开展了“中国民生指数”的编制和相关政策研究工作,课题组将中国民生指数分为民生客观指数和民生主观(满意度)指数两部分进行研究,在民生客观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包括了居民生活、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和生态文明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拓展了18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7]。除了较为官方的研究成果外,很多民间学者也在民生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上进行了探索。沙杰、杨志刚(2008)构建的民生指标体系涵盖了收入、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社会安定等6个领域共38项指标[8]。胡繁印(2010)在研究民生发展问题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目标为出发点,构建了一套包括4个方面、13项指标的民生发展指标体系,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9]。李志强(2010)在整理归纳前人对民生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提出要以生态学为支撑构建民生发展指标体系,要综合涵盖民生、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发展指标[10]。
2 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测定
2.1 定量分析方法的选取
张玉坤(2012)在构建民生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民生发展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最终测算出民生综合指数得分情况[11]。鉴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强大实用性,以及这种分析方法对现实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在构建民生事业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测算。
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前居民对民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从资料实用性和数据可得性出发,构建了反映设区市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居民收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市政供给、生态环境、住房交通七方面内容的22个指标(见表1),基本涵盖了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状况。为剔除人口总量和地域面积的影响,更客观地反映区域民生事业发展程度,这些指标都为人均或比重类指标,且属于正向指标。所有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公开出版的《河北经济年鉴2017》,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19.0。
表1 河北省设区市民生发展指标体系
2.3 河北省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
(1)KMO统计检验
通过KMO统计检验进行因子的适用性分析,得到KMO=0.736,大于0.7,表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比较强;Bartlett球度检验其卡方统计量=264.485,单侧概率p=0.000,明显小于显著性水平0.01,表明拒绝单位阵原假设。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的检验结果可以明确断定此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2)主因子成分的提取及其表达式
利用 SPSS 19.0分析软件对22个原始变量作标准方差处理,按照累计贡献率大于80%以及特征值大于1的判断原则,提取5个主成分,记为F1~F5。通过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875%,且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因此选取这5个主成分作为综合变量,并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可以得出五个主成分的回归函数如下:
F1=0.104X1+0.100X2+0.092X3+0.099X4+0.100X5+0.086X6+0.067X7+0.061X8+0.043X9+0.000X10+0.015X11+0.032X12+0.078X13+0.069X14+0.129X15+0.130X16+0.067X17-0.005X18+0.060X19+0.037X20+0.086X21+0.076X22
F2=-0.101X1-0.137X2+0.124X3+0.105X4+0.100X5-0.128X6+0.148X7+0.145X8+0.050X9+0.081X10+0.002X11+0.022X12-0.088X13-0.010X14+-0.004X15-0.006X16-0.114X17+0.134X18+0.101X19-0.210X20-0.083X21+0.101X22
F3=-0.005X1-0.009X2+0.022X3+0.127X4+0.129X5-0.035X6-0.124X7-0.119X8-0.181X9+0.136X10+0.133X11+0.198X12-0.138X13-0.073X14+0.007X15+0.006X16+0.116X17-0.155X18-0.022X19+0.034X20-0.138X21+0.128X22
F4=0.013X1-0.012X2-0.002X3-0.044X4-0.036X5-0.109X6+0.065X7+0.106X8-0.157X9-0.273X10+0.269X11+0.204X12+0.166X13-0.241X14-0.015X15+0.013X16+0.073X17+0.125X18+0.104X19-0.012X20+0.054X21-0.109X22
F5=0.304X1+0.211X2+0.163X3+0.016X4+0.024X5-0.221X6-0.055X7-0.014X8+0.199X9-0.107X10-0.092X11+0.066X12-0.067X13-0.167X14-0.193X15-0.145X16+0.099X17+0.196X18-0.434X19-0.074X20+0.082X21+0.253X22
(3)城市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根据主成分回归函数计算五个主成分得分,然后以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得到民生发展综合指数F的计算公式:F=0.384×F1+0.212×F2+0.191×F3+0.137×F4+0.076×F5,以此确定2016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民生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得分和排序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6年各设区市主成分及综合得分排序情况
3 民生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通过河北省11个设区市民生事业发展指标的测算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将其根据民生发展指数排名情况归为两个方阵,第一方阵是省会和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第二方阵是其他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
第一方阵的设区市包括石家庄、秦皇岛、廊坊、唐山四个城市。这些城市的民生事业发展水平在全省范围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例如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等方面表现很好。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方面,石、秦、廊、唐四市均远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廊坊市甚至达到105 362元,是全省水平的2.5倍,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石、秦、廊、唐四市也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同时,在文化建设和市政供应等方面具有充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位条件优越、城镇化水平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县区个数和总人口相对较少,导致按照人均或比重指标排位的民生发展指数较高(表3)。
表3 石、秦、廊、唐地区相关民生发展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17》。
第二方阵的设区市是承德、张家口、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第二方阵的设区市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表现出较明显的地区特色,且具有区域同质化现象,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承德、张家口(河北北部)属于第一类;保定、沧州、衡水(河北中部)属于第二类;邢台、邯郸(河北南部)属于第三类(表4)。
表4 张、承、保、沧、衡、邢、邯地区相关民生发展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河北经济年鉴2017》。
张承地区虽然地处京津周边,但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并不处于领先地位,之所以在民生事业发展指数排位靠前,是因为张承地区近些年重点加强了生态保护建设工作,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巨大改善,同时,这些地区也在扶贫领域取得了突破,因而在相关指标的评分上具有优势。河北中部地区三市在民生事业发展方面表现得中规中矩,由于全省在教育、医疗、社保、最低保障收入、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更加趋于均等化,而保定、沧州、衡水三市虽有个别指标表现突出,如沧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但也有一些指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整体来看,其在民生事业发展领域还有很大可提升的空间。河北南部地区邢台、邯郸两市处于京津冀和中原地区的走廊,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但是民生事业发展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分析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邢台、邯郸两市的钢铁、玻璃、水泥产业受影响巨大,加之缺乏其他产业支撑,导致经济发展低迷,就业率下降,财政收入降低,影响民生事业发展;二是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较高,城区道路绿化面积较低;三是邢台、邯郸两市人口相对较集中,人口密度很大,在一些更加关注人均数量的民生发展指标上,得分较低,这也需要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河北省近些年在民生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整体上取得了较大提升,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还存在着区域性和结构性的问题有待解决。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各个设区市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与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同特殊的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有一定关系。从结构性角度来看,河北省内11个设区市在民生事业发展指标体系中有优势指标,也有短板、劣势指标,虽有客观原因导致,但也有主观改善的空间。
首先,河北省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与京、津两地对接,做好产业转移等工作,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保障水平。其次,河北省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工作,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增强财政保障,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分阶段提升本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再次,省内各个设区市要根据本市民生发展领域的短板,有针对性的进行完善,如保定市要着力改善民生项目发展的不均衡,缩小城镇与农村民生事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