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2020-04-25顾丽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4期
关键词:理念德育思想

顾丽丽

【摘  要】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動力,因此,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的推行教育方面的政策方针,帮助教育事业进行改革和转型。在小学的学习阶段,语文是尤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语文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使得学生的文学知识和道德品质得到培养的过程。而现代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德育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小学教学过程中将德育理念进行融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希望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

引言: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课程,不仅仅是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是承载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使命,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思想交流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应试考试为目的,注重对学生的文学知识进行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德育教育的理念,使得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得到了升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现代社会发展迅猛,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个人思想和人生态度进行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本身就包含着关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教导,进行德育教育是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理念更加深入的进行渗透,帮助学生拓宽人生的视野。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使得德育教育能够渗透到教学之中

所有的教育都离不开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针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需要首先对课本中存在的德育教育理念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这样既能够使得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思考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学是以各类文章作为载体,结合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相应的共鸣而实现的[1]。在进行学习时,需要尊重文章作者本身的情感,体会作者的中心思想,结合自己的判断能力来看待文章所表达的内涵,从而形成个性和特点,这就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地位,不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导致学生的文学思维模式僵化,更不能对文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德育思想进行转化。

二、强化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帮助学生吸收德育思想理念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思想是渗透于文章之中的,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文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进行转化和吸收的过程[2]。在进行文章的讲解和阅读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进行知识内容的深挖,帮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相应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再结合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学表现手法来进行文章的剖析。例如,在《我想多去看看》一课,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形象力,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联想,并且需要在课堂上勇敢的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描绘,需要将自己想象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表达,再设置相应的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思想,这就是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最重要体现。

三、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内容

写作是进行文学表达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进行语文写作的前提是内心有相应的情感需要抒发和表达,在进行语文写作时,可以鼓励学生将德育理念和语文写作相互融合,从而二者相互促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同时小学课程的文章大多数以记叙文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细腻的心思,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习的到的知识进行表达,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质水平。想要使得德育理念和语文写作过程相互融合,就需要选择相应的含有德育理念的题目,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3]。例如,《那天我和父母一起》、《原来爸妈这样爱我》《今天的一件好事》等,不可以选择过大的题目,会使得学生无从下笔,但是可以围绕较大的主题来进行文章内容的写作和表达。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写作过程中需要透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来进行描写,并且从事件中得到感悟。因此需要使得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善于观察,用心体会,才能够更好的进行文章的写作。

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理念和现实生活相结合

教育本身是服务于现实生活而存在的,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应用到现实中来,真正的做到知识的转移,才能够使得教育发挥真正的作用。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根据新时代的理念要求,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使得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且,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得学生的精神品质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使得学生能够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智力。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材中本身蕴含着许多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育过程中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将德育教育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使得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念更加根深蒂固[4]。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学生的语文教学需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进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使得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伟大事业。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是一项非常迫切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曹纯杰.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管窥[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00(009):204.

[2]周永生. 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分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00(032):P.223-223.

[3]陈德根.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J]. 幸福生活指南,2019,000(002):1-1.

[4]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58.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

猜你喜欢

理念德育思想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用心处事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