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家庭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020-04-25刘洪英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5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刘洪英

【摘  要】我国农村的家庭教育方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由于农村信息传递比较闭塞,思想观念也比相对传统落后。从父母双方来说,受教育程度较低、忙于耕作,缺少时间与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家庭对家庭教育的投入较少。

【关键词】学习能力差;家庭教育;娇生惯养

当今社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长学习能力差,思想比较陈旧教育不当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父母的重视。但很多的年轻孩子家长在教育上还没有做好心里地准备,孩子就已经降临自己身边,还不懂得怎样正确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他们没有受过专门培训;有的孩子父母把幼儿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从来不尊重生命的价值;还有一部分家长人才观念差,“望子成龙”心切。有一少部分家长虽然看了一些有关书籍,但还是没有了解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经常束手无策。于是,“一喊、二骂、三打、四窃(孩子一些小秘密)、五夺(孩子私有财产)”普遍存在于现在家庭中。还有一些孩子家长及监护人不懂依法教育、抚养孩子,没有学习和掌握家庭教育的规律及方法,不能给正在成长中的幼儿身心关怀、心理关注和成长指导,从而导致现在未成年心理发育延缓,人格达不到完善。发现被“管”出来的孩子,特别是那些经常被打骂虐待、貌似“爱”的管制监控和“特长班”学习下的孩子,孩子们的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参与权和受教育权常常得不到满足的保护,孩子心里遭受伤害,没有了学习兴趣,社会交往焦虑加深,渐渐心理形成逆反,能力提高逐渐缓慢,“健康快乐”变成了一句空话。盲目的家庭教育忽略了未成年的个性成长,侵害了孩子们的人格尊严,孩子们长期心理需求和自我成长不能实现,造成一些孩子精神扭曲,养成很多不良的品行。目前的大学生找工作困难,做父母的也应该反思,对孩子们的溺爱倾向已经导致孩子生存能力的不强,缺失责任感,没有较强的竞争力。

2、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农村家长大部分文化水平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其实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三者教育。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脱节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长们的文化水平低,他们对孩子只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关怀上,家长也不会从孩子的心理方面、品德方面深层次的关心与教育,把本来属于家长责任范围的事推给了学校老師。通过访谈发现,许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忙于手中的活,有的甚至在外地常年打工赚钱,许多孩子缺少家长的呵护和家庭教育成了留守儿童,家长把教育孩子的重任留给老人,老人很少严格的管理和教育孩子,使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成为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难题之一。

3、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性格培养,娇生惯养,使孩子变得无情无义。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有不少学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宠爱下,滋生了过分的物质欲望,一味向往高消费、高物质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艰苦生活环境感受,缺乏艰苦素质、热爱劳动的思想。过分的爱,已经使这一代不懂得什么叫做爱,什么是关心,什么是感谢。过分的关照,使孩子失去了独立生存能力,能干的母亲培养出不能干的孩子。过分的干涉,使得孩子无所适从。不能适应社会。家庭可能会包容骄横的孩子,社会却不会容忍成年‘皇帝游走。由于过分娇宠,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骄傲、易发脾气、不遵守规则、没有公德、没有真才实学的品行和状况。溺爱的结果造成,孩子一点挫折也不能忍受。孩子学习能力很差,一再要求家长提供帮助,最后必然对家长非常不满。在这种教育方式中培养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肯定失败。

4、父母与孩子交流少,尤其是父亲。

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对孩子的关心很少,干了一天的活很累,回到家还要做饭,哪还有顾得和孩子交流,但是孩子需要交往,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他们更需要你与他交朋友,其实,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而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供孩子吃穿,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平等意识差,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沟通的意识。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满足孩子的心里需要,避免因工作,家务繁忙而冷落孩子。我们输不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往、游戏、和孩子交流,茶余饭后,睡觉之前,请大家听听孩子的心声,满足孩子的交往需求,促进孩子心里健康的成长

5、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应该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生活环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影响孩子发展的众多因素中,除了教育外,环境也起着决定作用,而家庭文化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父母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教育着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特殊教师,所以父母首先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有安全感的家庭氛围,每天让孩子沐浴在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家庭气氛中。真心的呼吁,所有父母对孩子多一些关心,多一点宽容,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信任,少一点隔阂,让童真世界保持一份纯真。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总之,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方法不断更新,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少年是儿童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培育新一代是全民的重大责任,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做好。” 要想真正破解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教育难题,我们只有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全面认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家长应该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更新对孩子的教育理念,要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翁昌道.谈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失误及对策[J].贵州教育.2004(07).

(作者单位:穆棱市兴源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