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蓬江流域中华蚊母分布及生存群落保护
2020-04-25张晓东余圭涛杨素丹
张晓东 余圭涛 杨素丹
摘要 在对阿蓬江流域中华蚊母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群落分布范围并进行生存群落保护。结果表明:中华蚊母群落植物主要分布于阿蓬江黔江区箱子岩水电站以下2 km范围、阿蓬江镇到神龟峡区段、酉阳县大河口水电站到宋家之间区段,阿蓬江支流细沙河两岸中华蚊母分布广泛。
关键词 中华蚊母;分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7–0–03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7.065
Distribution and Community Protection of Chinese Mosquito Mother in Apeng River Basin
ZHANG Xiao-dong et al (Chongqing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Chongqing 409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Chinese mosquito community in the Apeng River Basin,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the community was studied and the survival community was protec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inese mosquito community plan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range of 2 km below the Boxyan Hydropower Station in Qianjiang District of the Appeng River, the section from Appengjiang Town to Shenguixia, and the section between Dahekou Hydropower Station in Youyang County and Songjia. The Chinese mosquito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banks of the Xisha River.
Key words Chinese mosquito mother; Distribution; Protection
中华蚊母(Distylium chinense(Fr.)Diels)是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蚊母属(Distylium)常绿灌木,俗称水浆柯子、红花果[1]。中华蚊母树为常绿灌木,高约1~6 m,嫩枝粗壮,节间极短长2~4 mm,被褐色柔毛;老树枝暗褐色,无毛;芽裸露有柔毛;叶革质,矩圆形,长2~3 cm,宽约1 cm,先端微尖,基部楔形;侧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网脉两面均不明显,叶缘顶端有2~3个小锯齿。穗状花序长1~1.5 cm,花的雄蕊2~7个,长约4~7 mm;蒴果卵圆形,一般10月成熟,成熟后4片裂开;种子长3~4 mm,褐色,有光泽。
现有野生中华蚊母主要分布于重庆、四川、湖北西北部的长江流域地区及乌江流域,湖北清江流域和渝鄂交界的酉水河流域上游小支流及贵州茂兰也有少量分布[2]。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投产,生长在长江流域的中华蚊母分布区已经明显缩小,长江三峡、彭水乌江和武隆区芙蓉江的中华蚊母已因库区水电站蓄水而被永远淹没,目前,乌江流域成了仅存的中华蚊母集中生长带,其中在乌江流域最大支流阿蓬江流域有分布,比较明显的在阿蓬江流域及其支流细沙河有集中分布[3]。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阿蓬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州市白果乡金龙坝,南流至毛坝入咸丰县,又西南流至马家坝入重庆境,是中国一条由东北向西南流的河流,它经重庆市黔江区到酉阳县龚滩镇注入乌江,然后汇入长江,全长249 km,属山溪性常流河,为乌江第一大支流。阿蓬江流域及其支流两岸,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以中华蚊母树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成为重要的河岸护岸灌木林、水土保护林和风景林,同时该群落具有极强的护岸作用、水土保持作用、景观美化作用等。
1.2 研究方法
野外群落调查,本次调查采取线路调查、定点辐射状普查、特殊地区实地重点调查、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鉴于实验的条件,研究种群定在阿蓬江流域(包含其支流细沙河流域地段),在此分布范围选择了7个种群进行研究调查,在每个选定的种群中选取5×5样方,记录样方中出现的伴生物中种类。通过了解该地区中华蚊母群落植物资源分布状况,得出中华蚊母种群分布特征与性质。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研究区域沿湖北省咸丰县、重庆市黔江区及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相邻地带的阿蓬江主河道和主要支流进行,具体范围为东经108.71°~108.77°,北纬29.11°~29.29°,包括咸丰县朝阳寺镇,黔江区舟白镇、濯水镇、阿蓬江镇、马喇镇,酉阳县木叶乡、毛坝乡、双泉乡、苍岭镇、庙溪乡、浪坪乡、龚滩镇和两罾乡。调查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年平均日照时数1 166.6 h,年降雨量1 200.1~1 389 mm,土壤中性偏酸为岩溶石灰质,富含有机质,速效磷含量较高,可满足大多数喜温植物的生长。中华蚊母树野生种群规则地呈线性分布在河流水面线上,植株向四周伸展,每年會受汛期河水上涨和水电站蓄水而出现水位涨落扰动,是优良护堤护岸小灌木优势树种,环其分布区植物区系主要以世界广布、泛热带以及北温带广布种为主,主要伴生物种有千里光、白茅、牛蒡、火炭母、鹅观草、百合、小木等。
在重庆市黔江区境内的阿蓬江及其支流细沙河选取3个居群,在酉阳县境内阿蓬江选取4个居群,共7个代表性居群,测定每个居群的海拔、坡度、土壤PH值、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等环境指标(表1),中华蚊母树野生种群规则地呈线性分布在水面线上。
每个居群内取25 m2(5 m×5 m)一个样方,主要建群种——中华蚊母树,测定其高度、冠径、丛径等形态进行(表2)。中华蚊母植物群落类型属于常绿灌丛,外观较整齐,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常绿,高度1~6 m。中华蚊母树为主的灌丛分布地域较为狭窄,仅在沿河岸河滩及岸边分布,而这一区域海拔高程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水库蓄水而淹没的不利影响。
同时,实地调查中,不同河段选取线性样点,统计每个样点考察中华蚊母树的群落数及各群落中每25 m2(5 m×5 m)中华蚊母植株数量,按照25 m2(5 m× 5 m)范围内的株数将其分布密度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10株以下、10~30株、30~50株、50~80株、80株以上分为1~5级。
中华蚊母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重庆市黔江区箱子岩水电站向下游2 km范围、阿蓬江镇到神龟峡景区段、酉阳县大河口水电站到梯子洞电站水库蓄水库尾段、梯子洞电站到宋家之间区段、阿蓬江支流细沙河两岸(图1)。
其他流域区段有少量中华蚊母分布,舟白镇仅有零星分布,阿蓬江上游湖北省咸丰县境内河段无分布。阿蓬江中华蚊母分布区之间的无分布区有三方面原因:(1)舟白镇到濯水镇之间因人为活动频繁,砍伐、挖掘严重造成绝迹;(2)水库蓄水:箱子岩电站、大河口电站、梯子洞电站及彭水乌江电站水库蓄水区段,因水电站水库蓄水长期淹没导致中华蚊母绝迹;(3)阿蓬江支流细沙河仅在水田坡处因小型水电站形成回水湾而无分布。
中华蚊母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耐半阴稍耐寒(-5℃),能耐高温高湿,耐淹性较强,可适应陆生和湿生等多种异质环境,对有害气体也有较强抗性;中华蚊母树对土壤适应性强,在酸性、中性和微盐碱地也能生长,但最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本次调查区域中华蚊母规则的分布于阿蓬江流域河岸两边岩壁和湿地,部分生长于浅水中。与中华蚊母树伴生种类植物多,分布区植物区系主要以世界广布、泛热带以及北温带广布种为主,主要伴生物种有千里光、白茅、牛蒡、火炭母、鹅观草、百合、小木等。
阿蓬江流域中华蚊母群落的成片结构片层明显,中华蚊母树作为优势树种,外观较整齐,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常绿,高度平均1~6 m。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发现,中华蚊母树大部分是被砍伐后的次生灌木林。
群落结构片层主要有:(1)地衣植物层片,主要有苔藓组成;(2)杂草类植物层片,主要有牛鞭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野地瓜藤(Ficus tikoua)、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等;(3)小灌木层片,主要有“建群种”中华蚊母树组成;(4)乔木层片:常绿阔叶小高位芽植物层片和落叶阔叶小、中高位芽植物层片居多,杜鹃花科,樟科、壳斗科等科的植物占有很大比重。
3 保护策略
中华蚊母树主要沿河岸带生长,带状呈线性分布在水面线上的陡峭山坡上和裸露岩石缝隙里,其带状分布的面宽1~10 m,根系发达,是河岸带固土护岸的良好树种,对石灰岩溶山地防止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生态重建和维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1 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
以保护自然生态为重点,积极采取天然林保护、珍稀名木古树保护等措施。调查中发现,由于黔江区、酉阳县等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大力实施,调查区内293 m高程以上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3.2 开展生态治理和修复
积极推进小流域的治理及工程区生态修复,以恢复自然生态为重点,依托阿蓬江、细沙河等生态流域,积极采取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综合整治、湿地修复建设等措施,努力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3.3 严格生态红线划定和管控
以现有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为重点,划定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严守生态底线,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在生态敏感和脆弱区、大中型水库库岸带、阿蓬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河岸带等区域,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
3.4 推进产业绿色化转型和发展
在推进阿蓬江流域旅游开发时,要严格执行环境准入等制度,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和布局的重要依据,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以生态环境承载力确定开发强度,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5 加强环境防护和治理
坚持绿色发展,以人居环境整治、面源污染治理和山水林田湖(库)草系统治理为主攻方向,着力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进程。通过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措施,不仅可以保护中华蚊母树资源,防止种群灭绝,而且能够绿化、美化环境,也可以修复生态,对生态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进而创造更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
4 结语
阿蓬江流域中华蚊母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重庆市黔江区箱子岩水电站向下游2 km范围、阿蓬江镇到神龟峡区段、酉阳县大河口水电站到宋家之间区段,阿蓬江支流细沙河两岸中华蚊母分布广泛,仅在水田坡处因小型水电站形成回水湾而无分布,舟白镇仅有零星分布,阿蓬江上游湖北省咸丰县境内河段无分布。
阿蓬江流域中华蚊母群落的成片结构片层明显,中华蚊母树作为优势树种,外观较整齐,季节变化不明显,四季常绿,高度平均1~6 m。中华蚊母群落中原生境维管植物以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为主,按照吴征镒关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分布区类型的划分,阿蓬江流域中华蚊母群落植物29科可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该植物区系中,世界分布占6属;热带分布20属,占總属数的41.67%;温带分布22属,占总属数的45.83%。
中华蚊母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工程建设影响,根据现场调查,水电站蓄水后导致了沿江部分河段中华蚊母群淹没消失,其他河段还分布有中华蚊母种群。虽然工程蓄水导致了区域内中华蚊母群落数量降低,但并未导致种群消失,对区域植被类型多样性没有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由于中华蚊母树及其伴生种的植物种类生长动态主要由季节性水淹情况决定,其种群动态与流域水文变化相关,流域流经变化可以对物种进行生长调节,中华蚊母树在洪水期季节变化不太明显,特别是对水位回落时耐干旱、耐土壤瘦瘠,并且水位回升后能赖长期淹没的植物。季节水淹的频繁干扰导致大部分其他植物种类因其不适应水淹而逐渐消亡,但中华蚊母可以持续生长、繁衍,群落外观较整齐,群落外貌基本保持不变。而在水文变化不大的流域区域,以中华蚊母为主要物种的群落会向其他旱生物种为主的植物群落演化。但流域内水电站的修建对中华蚊母的数量造成了直接影响,工程蓄水导致了流域植物数量降低,因此,中华蚊母树生长环境内人类活动与各种工程建设将成为未来种群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 刘济明.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种子库及其萌发特征[J].生态学报,2001,21(2).
[3] 刘济明.茂兰喀斯特森林中华蚊母树群落土壤种子库动态初探[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3).
责任编辑:黄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