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2020-04-25徐百盛
徐百盛
【摘 要】在中职心理教学实践中,心理咨询服务是比较常见的服務之一,而作为心理咨询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的咨询方式与咨询者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对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成为每一位心理咨询服务提供者的重点课题。本文将从心理咨询师对接受咨询的学生态度要温和;对接受咨询的学生态度要尊重;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要感同身受;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要积极关注四个方面,紧紧围绕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展开系统论述,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体验。
【关键词】心理咨询;中职;良好帮助关系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双方的彼此信任、相互坦诚和理解是十分重要的,这三个元素也渐渐成为衡量双方关系的重要指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双方之间能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对于提供咨询服务相关的双方能够坦诚相待,理解对方的现状,能够拉近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距离,这为接下来的心理咨询能够产生很大的帮助。而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对整个咨询过程能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交流关系越密切,对于咨询者达成咨询目的越有帮助
一、对接受咨询的学生态度要温和
在中职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主要服务群体是中职学生群体,咨询心理相关问题的学生,一般都会表现得比较内向和胆怯。而中职心理咨询教师想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需要对接受咨询的学生保持一个温和的态度,温和的态度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最大程度地放低自己的心理防线,并且更容易让学生诉说自己在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当咨询教师能够以温和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之后,对于教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时,可以以亲切的语气和关怀的口吻来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学生在咨询心理问题时,内心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当中职心理咨询教师亲切的语气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帮助来访学生有效打消心理上的顾虑,将自己的心理问题如实告知中职心理老师。不少中职心理教师正是因为其面对来访者抱着温和的态度,使得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心理问题讲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了心理问题。可见,中职心理教师在心理咨询中对来访学生拿出温和的态度,的确能够有效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二、对接受咨询的学生态度要尊重
心理咨询是一个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职心理教师是在面对来访学生时,可以通过尊重来访学生的服务态度来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绝大部分来咨询心理问题的学生,大都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心理出现问题的,而中职心理教师需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帮助来访学生。在倾听来访学生表达自己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既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表达,又不能站在高点对来访学生进行道德批评,而抱着理解学生选择的角度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让来访学生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由此,中职教师才能够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例如,来访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想要通过中职教师的科学指导认识到自己心理问题所在;另一方面是想要在受到尊重的前提下体面地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对于来访学生的这两个心理咨询诉求,中职教师需要相反设法地满足,才能够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而当学生开始信任中职心理教师的时候,对发现、分析和解决来访学生心理问题会产生很好的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就会导致来访学生拒绝后续的心理治疗,使得来访学生在心理上遭受二次伤害。
三、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要感同身受
每一位心理出现的问题的中职学生,都会遭受来自心理问题导致的痛苦。当中职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予学生以理解与关怀。面对心理问题,任何人都可能精神紧张,甚至影响饮食和睡眠。当教师为来访学生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感同身受时,便可以帮助中职心理教师在心理咨询中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四、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要积极关注
每一位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都希望自己咨询的中职教师能够重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康复阶段为其提供有效的建议。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中职心理教师需要积极的关注来访学生的心理康复情况,才能够保持与来访学生的之间的密切关系,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总得来讲,中职教师想要与来访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首先需要以温和的态度与来访学生进行交流,其次需要站在尊重学生的角度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做到感同身受,才能够与学生进行稳定持续的交流,进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另外,中职心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康复情况积极关注,才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彻底解决其产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威.中职生心理咨询认知情况调查报告——以长沙市某中职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2021(08):39-41.
[2]叶钰涓.中职生考试焦虑障碍的心理咨询个案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2):178-179.
(作者单位:广东省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