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内日语培训机构数量激增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2020-04-25杨晔楠张煜研董昕怡周雪张磊
杨晔楠 张煜研 董昕怡 周雪 张磊
【摘 要】随着中日友好交流与合作的深入推进,我国近几年日语培训机构如春笋般涌现。但在激增下的日语培训机构却出现了各种问题。作为培养国家复合型人才和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大支柱,如何探寻日语培训机构面对这些机会和挑战应该怎样与时俱进的方法也成为一大课题。本文将通过对苏州地区日语培训机构现状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日语培训机构线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日语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关键词】日语培训机构;日语;苏州;研究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总体不断发展,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日益深化,这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促使社会对日语人才需求旺盛。同时国家与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门外语已经难以满足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发展使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日益显著,日语正是这样运用广泛的第二外语。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高校日语教育发展虽然推进但势头较慢;同时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存在专业素养偏低、人才稀少等缺点,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激增的日语市场需求为新时期的日语培训机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是以众多日语培训机构迎来了蓬勃发展。而苏南地区一直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高水平地区,日企的大量入驻也为苏州地区带来了新的人才需求,促使了苏州地区日语培训机构的激增。
二、苏州地区日语培训机构现存的主要问题
日语培训的在数量激增的背景下存在着很多问题,深圳曙之光教育(日语)机构校长曾表示:“专业的日语教育机构屈指可数,能够培养具备专业日语水准与拥有职业技能的双重复合型人才的更是凤毛麟角。”1以下部分将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一)培训机构本身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苏州地区日语培训机构的现状,我们采访调研了苏州市几家日语培训机构,发现目前苏州地区培训机构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日语培训机构本身属于高要求、服务周期长的行业,需要机构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服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机构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比如招聘教师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教师水平良莠不齐,师资队伍专业性、经验是否丰富等有待考证。其次,部分机构办学条件有待改善,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再加上互联网的冲击,线上学习人员增多,培训机构面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转型危机。使得日语培训机构行业服务无序化,平台管理水平落后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二)市场教育监管部门
当前日语培训机构仍为新兴产业,但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秩序。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专门的监督,平臺水平管理落后。频频“爆雷”跑路的线下辅导机构,以及一些在线教育企业在疫情中得到空前发展,并在资本助推下出现了一系列营销乱象,线上、线下教培产业的种种乱象正在拨动教育监管者的神经。教学质量、预付费资金、培训服务合同、学员保护等方面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广大机构学员的合法权益等不能得到保障。
(三)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主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如今的教学中并没有表现出来。
目前日语培训机构的受众大多来自不同的年龄段,多为青年学生和白领人群。他们中大多数是出于兴趣或工作需要而参加日语培训学习。但经一系列问卷调查后发现,没有时间学习的人群占比很大,因此他们多数选择参加“速成班”,这类学生在如此学习模式下容易形成基础不牢固的结果。
此外,学员多将考证作为终极目标,只限于在应试技巧上苦下功夫,这与国家培养复合创新型日语人才的目标相悖。
(四)教学方面
据调查显示,以往的教学方式单一、创新度不高,教学理念未能时俱进,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材的选取方面良莠不齐,针对性不强,内容老旧,适用性差。选取的教材多为高校日语专业教材或为社会上流行的日语书,不能做到在教材上推陈出新,从实际出发。而且,市场培训不同于学校专业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教学要求,教学大纲。
(五)疫情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阻挡了许多优秀学子出国进修的脚步。同时疫情之后,日企进驻中国的脚步放缓,大批人才选择在国内就业,无形之中增加了就业岗位的竞争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语培训机构势必要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日语人才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对培训机构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解决对策及创新方法
(一)培训机构本身
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日语培训机构激增,培训机构本身在人力资源规划、产品经营和管理等方面也要进行改善,增加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例如提供商务日语、留学日语等多样化培训;与国内外著名留学机构对接,提供留学一站式服务;加强与日企、高校之间的深入合作,提供参观日企、学习日企文化等活动,扩大机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该培训机构独特鲜明的品牌特色。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培训机构应采取线下线上教学相结合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开设线上试听等活动。注重服务营销方式多元化,灵活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媒介,提高机构知名度。
术业有专攻,需要加强管理、扩大师资队伍,规范教学的管理情况。培训机构需把师资队伍专业性、经验是否丰富作为录用的标准之一。注重优质教师资源,聘请外教来授课,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
(二)市场教育监管部门
解决日语培训行业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尤为重要。提高加盟者门槛、服务价格透明化、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以有效避免市场秩序混乱,价格虚高等现象。
尝试推进日语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年初,教育部校外培训机构公示平台——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已经上线,所有合格的培训机构都录入到这个平台。而且目前,教育部门已陆续通过该平台向社会公布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关政策、白名单、黑名单、学科类培训班等信息。
(三)学生方面
为了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根据学生们的需求和现有水平制定独一的教学计划,满足个性化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并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方面
日语培训机构在教学方面可以在教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现代技术,形成该培训机构独特的教学特色。与时俱进,积极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理念,并经过不断实验才能投入教学,不然只是误入子弟。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性来授课,培养学生兴趣。模拟国外discuss式的教学方式、对日漫、日剧中喜欢的角色配音、模拟商务会展等商务会话。教学地点创新,可以在日企、高校等场所参观学习。
参考文献:
[1]徐舟涟,董敏芳.苏州日语培训机构的现状及相关问题[J].文教资料,2018(23):237-238+236.
[2]陈雨贤.日语培训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09):157-158+167.
[3]王瑶.浅析日语培训市场之现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11):141.
作者简介:
杨晔楠,女,汉族,本科生,常熟理工学院2018级日语专业学生。
张煜研,女,汉族,本科生,常熟理工学院2018级日语专业学生。
董欣怡,女,汉族,本科生,常熟理工学院2018级日语专业学生。
周雪,女,汉族,本科生,常熟理工学院2018级日语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
张磊,江苏常熟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教育学。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