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69—2019年临安茶尺蠖发生特点调查与分析

2020-04-25程永祥

中国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黑体尺蠖虫口

程永祥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311300

临安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系丘陵山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起伏,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77.8%。茶叶是临安“老三宝”之一,临安太湖源镇东坑村是我国有机茶认证第一村。目前全区有机茶园530 多hm2,无公害茶园3 800 hm2,其中采摘面积2 900 hm2[1]。2019年茶叶总产量2 271 t,产值3.5 亿元。其中名优茶856 t,产值3.15亿元。茶尺蠖是临安茶园主要害虫之一,半个世纪来发生过几次严重为害,造成大规模茶园片叶不留,严重影响了茶树树势和茶叶产量。

一、临安半个世纪茶尺蠖发生为害概况

据笔者统计,1969—2019年的半个世纪中,临安区内茶园共有1974年、1986年、1990年、2002年、2016年、2018年6次茶尺蠖为害高峰(表1)。

1978年以前临安茶园中,茶尺蠖是一种常发性主要害虫,为害次数较多、程度中等。

1974年横溪、畈龙等地茶尺蠖暴发成灾,33 hm2茶园被严重为害,其中畈龙村被吃光的茶园就有20 hm2。

1979年开始临安区茶叶专业队建立植保员制度,茶园大量使用农药,有部分毒性较强,这时期茶尺蠖虫口基数低,但天敌基数也在较低水平。

1983年开始取消统派购,茶叶滞销,部分茶园分到户后,没有了专业植保员,茶园处于荒芜失管状态,1986年青山朱村、玲珑东山、於潜等地茶园茶尺蠖大面积暴发,有67 hm2茶园被吃光,是历史上茶尺蠖为害最严重的一次。

表1 临安区6次茶尺蠖为害高峰情况调查

随后的1990年,临天余村、横溪横街村等14 hm2茶园被严重为害。当时,临安竹笋产业快速发展,低山、路边、村旁的茶园大多变成了竹园,茶园面积快速减少,留下的多是生态环境较好的茶园。又随着名优茶的成功开发,加强了茶园管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稳定期。

随着有机茶园面积不断扩大,2002年在杭州东方茶叶应用技术研究所的於潜南山村等有机茶出口基地13 hm2茶园被茶尺蠖严重为害。

随着茶叶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茶园用药次数和用药量严格控制。在其他技术措施没有跟进的情况下,2016年在太湖源镇平山岗茶叶基地与东坑村、青山湖街道汪家埠和潜川镇七坑村等地有36 hm2茶园被茶尺蠖吃的片叶不剩。

2018年板桥镇上田村和湍口镇洪岭百公堂茶园等有7 hm2茶园被严重为害。

二、临安茶尺蠖发生特点变化

1.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茶园扩展

2016年前,临安茶园茶尺蠖都是在低海拔、交通方便的高密度茶园中暴发成灾,从未有海拔500 m 以上的茶园中严重为害的情况。2016年在生态环境较好的有机茶产区太湖源镇东坑村的高山茶园大面积暴发,该村茶园都是几公顷一片分散在海拔300~1 000 m 的各个山头中,大都还是丛栽茶园,而且在海拔858 m 的陈王山茶园也有发生为害,这是可以查证以来第一次在高海拔茶园暴发。2018年在湍口镇洪岭村海拔765 m 的百公堂18 hm2的高山茶园中又发生茶尺蠖暴发成灾,有4 hm2茶园被严重为害[1]。

2.低海拔茶园茶尺蠖成虫灰、黑体同存,高海拔茶园茶尺蠖体色一致

从2016年东坑村暴发茶尺蠖以来,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为了服务生产进行预测预报需要,不定期安装诱捕器诱捕茶尺蠖进行观测,发现高海拔茶园的茶尺蠖成虫体色均为灰色,没有见到黑色的成虫,而在直线距离不到10 km的海拔130 m的平山岗茶园中就是灰体和黑体同时出现,灰、黑体虫口比80∶20。2018年位于海拔125 m 的板桥镇上田村和海拔765 m 的洪岭百公堂茶园同时期暴发茶尺蠖,上田村茶园同时捕捉到灰体和黑体的茶尺蠖成虫,灰体多黑体少;而同期高海拔百公堂茶园中只见到灰体,没有见到黑体的成虫。总体临安茶尺蠖成虫以灰体为主。

3.低海拔与高海拔茶园茶尺蠖发生时间差异

低海拔茶园比高海拔茶园茶尺蠖发生要早3~7 d,如高海拔的东坑村茶尺蠖发生的时间比临近的低海拔的平山岗茶场推迟3~5 d。如2019年诱捕器诱捕观察板桥镇上田村3月11日初见成虫,3月22日为羽化高峰日;而高海拔的湍口镇百公堂茶园3月16日初见成虫,3月24日为羽化高峰日。幼虫初见时间也差5 d,说明茶尺蠖发生时间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

4.没有发现茶尺蠖在同一茶园连续暴发的情况

茶尺蠖在临安半个世纪内几次暴发为害过程中,没有发现在同一茶园中多次暴发的情况,每次茶尺蠖暴发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茶园。如东坑村山高、茶园分散、地块小,2015年就有茶尺蠖虫口基数明显增加的迹象,2016年大面积暴发后,至今虫口基数没有明显异常情况。

三、茶尺蠖防控对策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做好茶尺蠖防控工作的前提是对其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测预报,信息素诱捕器安装方便,便于观察,又能控制茶园中茶尺蠖的虫口密度。重点是能够坚持长期监测,茶尺蠖过几年暴发1次,有预警就能有效降低为害程度。2016年9月临安设了8 个监测点,选取不同海拔、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产茶类、不同地区的茶园,对全区茶尺蠖及其他茶树病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也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试点在茶园安装监测设备,记录观察,根据监测数据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板桥上田村和湍口百公堂茶园是虫情监测点,因及时监测了解茶园虫口增长情况,得到有效防控,没有大面积扩散,才降低了2018年发生高峰的为害程度。

2.做好绿色防控工作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下,在原“综合防治”的基础上,更加科学、精准地将茶尺蠖为害控制在一定水平以下,在防控茶尺蠖的同时尽可能保持茶园生态平衡,采取环境友好的措施,保护天敌,以保证茶叶生产安全优质高产为原则,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相结合。主要措施:用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成虫;在幼虫1~2 龄时用生物药剂茶核·苏云菌防治,重点注意防治时间点,这决定了防治效果的好差。

茶尺蠖在临安区将是长期存在的茶树主要害虫。高山茶园大多是到户管理,随着向高海拔发展,茶尺蠖幼虫发生为害的时间、环境等情况更为复杂,要达到精准绿色防控目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1],必须全面推广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确保临安茶叶生产安全优质。

猜你喜欢

黑体尺蠖虫口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两个EoNPV毒株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毒力差异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
茶园害虫“双胞胎”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识别
中波红外系统探测能力计算方法
为尺蠖寻求庇护
感温加热一体化黑体辐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