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田美人茶小绿叶蝉防治指标研究

2020-04-25田新湖

中国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春茶铁观音鲜叶

田新湖

福建省大田县植保植检站,366100

美人茶是使用小绿叶蝉刺吸过的茶鲜叶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据报道,小绿叶蝉刺吸改变了茶叶内含物质[1],这种内含物质的改变与植物抗虫机制有关[2]。因此,制作美人茶的鲜叶需要茶小绿叶蝉一定程度的刺吸才能达到干茶所需品质。若小绿叶蝉刺吸太少则制成的美人茶品质不佳,若小绿叶蝉刺吸太多又会造成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

近年来,地处闽中的大田县根据市场导向发展多茶类。一部分茶园以制作美人茶为主,长年不施化肥、不喷农药,茶树长势弱,茶园生态好,天敌种群数量多,小绿叶蝉发生轻。多数茶园以春、秋两季制作铁观音茶,夏暑季制作大田美人茶,这类茶园春秋两季按照制作铁观音茶要求管理,重施肥、重修剪,严格防控病虫害,茶树生长健壮,小绿叶蝉发生重。每年的5—6月是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也是制作大田美人茶的最佳季节。5月上、中旬春茶采摘后遗留下大量小绿叶蝉聚集在少量的新梢上,新梢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导致茶叶产量低,效益差。多数茶园在夏梢生长初期,需要适度防控小绿叶蝉。

前人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指标有过一些研究,关于小绿叶蝉刺吸与美人茶品质的关系也有许多报道,但对于大田美人茶小绿叶蝉虫口数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笔者于2019年开展了大田美人茶小绿叶蝉防治指标的研究,以期为生产决策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茶园

试验茶园位于大田县石牌镇龙坑村桉坑农场,茶园海拔780 m,土壤为黄红壤,铁观音品种,树龄13年,茶树生长整齐。春秋两季制作铁观音,夏暑季制作大田美人茶。2019年5月上旬采摘春茶,没有修剪直接留养夏梢准备制作美人茶。

2.试验方法

以空白对照(CK)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00 倍、1 000 倍、1 500 倍、2 000 倍、2 500 倍、3 000 倍(处理1~6)不同浓度喷施形成不同虫口密度,每个处理3 个重复随机区组试验,每小区面积70 m2。于2019年5月14日上午喷施农药,施药后7 d调查小绿叶蝉虫口密度。

3.小绿叶蝉虫口调查方法

采用检叶法,上午9:00 前检查春茶采摘后遗留新梢和新叶。每个小区内按5 点取样,每点调查20 个芽梢,共调查100 个芽梢的虫口数量。检查时,轻轻转动芽梢逐一检查所有叶片,防止惊动小绿叶蝉。2019年6月19日、6月25日按照大田美人茶标准采摘鲜叶2 次,按照茶小绿叶蝉为害新梢个体程度分级标准(表1)确定各处理茶叶的受害等级并计算受害指数。用电子天平称取鲜叶重量,参照鲜叶市场价格计算产值。

表1 茶小绿叶蝉为害新梢个体程度分级标准

4.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的茶叶产量与产值

确定各个处理小绿叶蝉为害新梢的受害等级,从而计算对应的受害指数,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从处理1到空白对照,每百梢虫口密度逐渐增大。采摘各处理小区的鲜叶并称量,参考当地不同等级鲜叶的收购价格,计算出每667 m2茶园的鲜叶产量、产值,见表3。

表2 不同处理新梢受害指数

表3 不同处理鲜叶产量与产值

根据多年制作大田美人茶经验,受害等级为1级的鲜叶制作的大田美人茶品质比0 级好,受害等级为3 级的鲜叶制作的大田美人茶品质最佳,受害等级为5 级鲜叶制作的大田美人茶出现焦边质量下降,受害等级为7 级的鲜叶不能采用。综合上述调查结果表明,鲜叶受到小绿叶蝉刺吸程度随着虫口密度增加逐步加重。处理5 的鲜叶受害等级为3 级的占比最高,制作大田美人茶品质最好。处理6 和对照的鲜叶受害进一步加重,受害等级为3级的叶片占比下降,受害等级为5级的鲜叶占比提高,鲜叶质量不如处理5,处理5鲜叶价格和产值最高。

2.防治指标确定

使用Excel 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每667 m2茶园的产值Y与每百梢虫口数量X的回归方程为:

Y=-0.1926X2+43.337X-1524.7

判定系数R2=0.9844。根据回归方程可求得理论最大产值Y0为913.1。

根据盛承发[3]对害虫防治经济阈值的研究,采取防治措施挽回的经济损失等于防治成本时即为防治经济阈值。参照徐金汉等[4]的计算模型,挽回经济损失为:

ΔY=Y0-Y1=C×F/P

其中,C 为防治成本,P 为防治效果,F 为经济校正系数。根据调查,闽中大田县每667 m2茶园的茶小绿叶蝉防治成本(C)为17.5 元,平均防治效果(P)为85%,参照徐金汉等[4]研究,取经济校正系数F=1.5,则ΔY=30.88,此时Y1对应的每百梢虫口数量X1即为防治指标,由此求得大田县美人茶小绿叶蝉防治指标为每百梢虫口125头。

三、讨论

小绿叶蝉是福建省茶园最主要的害虫[5],1年发生8~12 代,一般1年有2 个发生高峰,分别为5—6月和9—10月,其中第一个发生高峰虫口数量最大。徐金汉等[4]报道,一般情况下,闽南绿茶的头春茶、二春茶(或三春茶)以及秋露茶(或白露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指标分别为每百梢虫口数量28、53、34 头;闽南乌龙茶的春茶、夏茶或暑茶以及秋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指标分别为每百梢虫口数量37、46、37头。

制作美人茶的鲜叶需要小绿叶蝉刺吸,且在一定范围内,刺吸程度与美人茶品质呈正相关,与产量呈负相关。掌控茶鲜叶小绿叶蝉刺吸程度,是获得美人茶高效益的关键。若小绿叶蝉刺吸过重,导致茶鲜叶枯焦,不仅产量低,美人茶品质也会下降。根据本试验结果,大田美人茶小绿叶蝉防治指标为每百梢虫125头。

根据笔者多年监测调查,大田县种植铁观音为主的茶园,春秋两季制作铁观音,夏暑季制作美人茶,在5—6月夏梢生长初期小绿叶蝉的第一个发生高峰期,其发生数量超过了美人茶防治指标,其他季节及其他类型茶园均未能达到美人茶的防治指标,不需要防治,应以“促”为主。

大田美人茶防控小绿叶蝉应掌握“适度、速效、绿色”的原则,在夏梢生长初期,若小绿叶蝉发生数量达到防治指标,采取绿色防控措施适度压低虫口数量,以促进新梢生长。当新梢整齐抽出一芽一叶后则要及时解除防控措施,变“控”为“促”,以增加小绿叶蝉刺吸程度。主要防治方法为:(1)修剪。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1 次修剪,小绿叶蝉虫口密度自然下降50%~60%。修剪比不修剪茶园夏梢萌发延迟7 d 左右,修剪时需结合施用速效氮以促进夏梢萌发。(2)插黄色粘虫板诱杀。春茶采摘结束后,达防治指标的茶园立即插黄色粘虫板,新梢整齐抽出一芽一叶后撤除黄色粘虫板。(3)喷施农药。若芽梢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可喷施1次速效性农药,使用剂量为常规剂量的50%,以保留较大的残虫量,如每667 m2选用2%苦参碱水剂20 mL 或2.5%联苯菊酯乳油60 mL 兑水45 kg 喷雾。

更 正

本刊2020年第3 期P11 表格最后一行,中茶111 登记编号“GPD 茶树(2020)330039 ”应为“GPD 茶树(2019)330039”,特此更正。

猜你喜欢

春茶铁观音鲜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缩略词
有一种好茶叫“铁观音 秋茶”
春茶不宜贪尝鲜
木栅铁观音 百年闽台缘
茶鲜叶反射光谱和色差特性及其应用初探
铁观音
春茶不宜贪尝鲜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茶乡“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