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孩子认识自然,用好阅读这个工具

2020-04-24

父母必读 2020年2期
关键词:动植物稻子感兴趣

带孩子认识自然的方式有很多,今天让我们跟随袁坚老师一起用阅读的方式帮助孩子拓展对自然界的认识吧!

编辑|高婷

提到带孩子认识自然,很多家长会想到不同的体验活动,比如采摘水果、去农田劳作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直观地了解生活中的水果、食物是怎么来的,而且活动好玩有趣,深受孩子们喜爱。

但是,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对自然的认识从简单的体验进阶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就需要加强引导,比如要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就要从一粒种子开始,让孩子观察稻子从春天到秋天是如何生长的,每个阶段发生了哪些变化,需要给予哪些照料,等等。要实现这个目的有两种途径:第一,从春天播种开始,定期带孩子探访稻田,观察稻子在每个阶段的变化;第二,结合孩子感兴趣的某一方面,借助书本拓展孩子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稻子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时间、精力以及空间距离的制约,实地了解稻子的生长过程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通过阅读了解稻子的生长全过程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所以带孩子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用好阅读这个工具,进行知识的延伸。这里又有两种做法:

1体验先行,寻找补充资料

第一种是先体验,找到孩子感兴趣的部分,再去找相关的书,展开主题阅读,拓展认知。比如我家孩子暑假参加了一个昆虫夏令营,直接接触了许多昆虫,虽然营地里有专门的老师讲解昆虫知识,但是并不充分,所以等孩子回家后,我就拿出法布尔的10卷本《昆虫记》,让他根据自己见过的、感兴趣的昆虫,选择书中相关的章节进行阅读。在这套书里,法布尔对很多昆虫都展开了相当详细的讨论,可以帮助孩子增加对昆虫的认知。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能还读不懂文字比较多的科普书籍,家长可以从绘本入手,根据孩子感興趣的话题,选购相应的绘本,而且绘本中的图片丰富,对处在读图阶段的孩子来说尤为适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要注重图画的真实性,而非艺术性,尽可能挑选图片细节相对真实的书目。比如“故宫里的博物学”这套绘本就是以清代乾隆时期的皇家动物图鉴《清宫兽谱》《清宫鸟谱》《清宫海错图》为蓝本进行创作的,书中的图画精致逼真,能够让孩子根据图片辨识动植物的各种细节特征。

对于同一种动植物,可以找到不止一种相关的书目,家长可以尝试多找几本不同的绘本,把它们放在一起让孩子阅读。不同的绘本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谈到事物的不同侧面,所以把几本绘本放在一起阅读,会更有收获。

2阅读先行,创造现实体验

另一种方法则是先通过阅读发现孩子感兴趣的部分,再创造机会让他去体验,从书本步入现实。比如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或者文学作品的时候,书中会提及一些动植物,但绘本或文学作品并不是自然科学类书籍,这些内容都是为故事情节服务的,所以对这些动植物不会展开特别充分的介绍和讨论,如果孩子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特别感兴趣,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长什么样、有哪些特点,可以在查阅自然科学类的书籍和资料的同时,借助实地探访增加了解。

比如我给孩子讲《诗经》的时候,就发现这部诗集里提到了很多可以食用的粮食和蔬菜,其中很多我们现在仍然在食用,比如稻就是现在的稻米,但在当时,稻米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之一,而黍和粟两种食物的食用比例更高,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黄米和小米。对于这两种食物,孩子可能没有直观的认识,那么我们认识它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去超市看看作为粮食形态的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还可以买回来尝尝看,就可以知道古时候人们经常吃的粮食的味道了。这种方法能够把视觉、触觉、味觉等感受综合起来,帮助孩子获得全方位、多维度的体验。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去小米或黄米的种植区看看,最好是收获季节,带孩子去看看这两种植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获得更进一步的直观了解。

再比如《诗经》里还写到了很多野菜,有一些也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并且食用的,比如诗集中的“薇”是指野生豌豆苗,到了春季可以带孩子去野外采摘野菜,了解野菜的具体形态和生长环境。当然,也可以求助于菜市场——带孩子去买一把新鲜豌豆苗,仔细观察一番。

简单地体验并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加强认知,需要对观察的动植物做好记录,具体有以下2种记录方法:

绘画法

在阅读图片或者去野外探访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把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画出来——不一定画得特别美观,关键要把它们的特征体现出来。具体操作时,可以分步画出动植物的不同部分,比如可以分别画植物的叶子、花、枝干等。特征的选取方法也可以多样,除了描绘植物的基本形态特征,也可以根据植物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绘画。把不同的特征分步画好以后,再拼成一张整体的思维导图,就能帮助孩子建立整体的概念。

有时候,孩子找不到观察的头绪,但是当需要把观察的动植物体现在画面上,孩子就必须得更仔细去看它们,注意各种特征和细节了,这也有助于孩子提升观察力。

导图法

可以先画一张思维导图,列出这种动植物的若干个主要特征,包括实地探访中观察到的和在书本中阅读到的,然后再着手进行绘图,争取把这些特征都呈现出来。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整理孩子得到的各种认知,还能培养孩子结构化思维的能力。这样孩子对这种动植物的认识就既有整体概念,又会有具体细节上的理解。

当我们带着孩子探访的自然界动植物越来越多时,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找到某些动植物彼此之间的关联。比如在常去探访的某一片自然环境中,直接观察一些动植物间的关系,或通过阅读书本,学习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总之,我们仍然可以借助“阅读+实践”的模式,引导孩子从体验到认知,不断拓展对自然界的了解,不断加深对自然界以及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袁坚

文学博士、早教专家、潜水员、专栏作者,出版有《猫博士育儿笔记:换个方式爱孩子》,联合翻译绘本“神奇的世界”系列,创作“小狐狸卷卷”系列儿童故事,创作“山海经”系列海洋主题幻想小说。

猜你喜欢

动植物稻子感兴趣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对自己感兴趣
第一次割稻子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已经足够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