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农村小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原因及对策

2020-04-24张艳芬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新课程意识农村

张艳芬

我们国家农村农村中小学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农村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在全国基础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国家非常重视农村教育,使农村学生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的得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問题还很多,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呢?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客观原因

1.来自教育系统管理的压力。

当前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评价制度还是常规的查教案查学生的作业等等,因为农村教师教的学科很多,这样的常规检查使农村老师很多时间用于写教案,对作业的批改的形式整理之中。但是在新形势下,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老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根据新教材探索新,使新课程得到顺利的实施。但是农村的老师无法得到技能的全面提高,很多跨学科教学,大都不是专任的教师,很多老师都要担任很多学科的教学,这样常规的工作量非常大,老师们在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教师钻研新的教学理论的时间明显的受到了压缩,老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得到了很大的限制。还有很多很多教学之外的工作,社会工作需要老师去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而提高科研能力的时间受到了压缩。

2.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相对全国城市和县城来讲,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水平相对不高,教育意识相对落后,很多家长在外面打工,并不的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和素质教育的提高,很多家长认为学习的作用对孩子们终身提高不太大。很多学家长重视教育,但是把孩子的考试成绩看得很重,对孩子的素质的提高,思想素质的提高,心理技能的提高不是很重视,这样缺少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无法完整的发展。

二、主观原因

教师们在接受了新理念后,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不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多的使用外在的动力,徒劳无功。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时也发现过多的采用外在的动力刺激学生,反使学生只知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而忽视数学本身的魅力且这种外在的刺激无法长久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过多的鼓励与赞扬,适得其反。

“真不错”“太棒了”“很好”“真聪明”诸如此类的词语,你在课堂上随时可听。不错,我们是要把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放在首位,是要尽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量地让学生享受成功感。但过多的滥用鼓励与赞扬,却只会使学生麻木、盲目,反而失去了激励作用。

3.过急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

讨论与交流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有利于学生接收多方的信息,进行知识的重组与建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有效的讨论与交流必须经历学生“独立地思考——组织语言——表达”这一过程。这就需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时间。但是不加思索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三、促进小学生数学全面发展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的分析,本人认为做为一名农村教育实践工作者目前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努力贯彻实施新课程,努力地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我们数学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我们应该把学生外在动力的推动,转变到学生内动力的激发上。我们知道内生动力是孩子们成长的无穷的力量,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我们应该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让孩子们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让孩子们从内在动力上想学,愿学,能学,会学。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导着教学之中去,我们从自行车电车的三家架看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从电车自行车的车轮理解到在一个同一个圆中,所有的直径长度指都相等这样的特征。其次应注重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多进行“运用这个知识可能解释哪些生活中的现象”的反思,使学生养成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应当挖掘教材的可探究因素,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从真正内在意义上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适当地进行“挫折”教育。

让孩子们在教学中体验挫折,教育学生懂得挫折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失败挫折并不是让学生承受承认失败,而是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鼓励学生用正能量积极的心态对待失败,不断的战胜失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使学生的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健康的发展,也有利于科学思维的形成,强烈的自信心是学生人生中战胜困难的无穷的力量。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优化意识。

新课程中指出: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为此,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要不断的创造机会与条件让学生将已学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中。例如: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画出一个排球场,如何较准确地确定出直角等问题。在应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重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社会对公民数学素养提出要懂得选择,懂得优化的要求。在我们周围,优化问题几乎随处可见。例如:怎样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如何选择出行的最佳路线等。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与交流,提出众多的方案中,从而加以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猜你喜欢

新课程意识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赞农村“五老”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