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

2020-04-24刘桂娟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刘桂娟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提高,这一进步发展迫使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变革,推动着教育教学领域进步和革新。情境教学便是传统教学实践改革出的产物。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情境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创设情境也成为许多数学课堂中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只是单纯的追求创设情境,而忽略了本身课堂创设情境的教学目的和意义,也没有合理的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关注情境创设本身的接受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情境创设富含生活味,具有创新性。这样便能让情境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收获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课堂

在小学教学中,多数的小学生还不能自主地去主动接受一个数学问题背后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背后本身的数学逻辑,从而教授学生数学知识。那么比较有效的教授方法就是情境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做到有效的情境创设?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了分析,分析如下:

一、情境创设要关注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情境创设本身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融入数学本身,讨论交流数学问题,提炼学习数学知识。而许多的小学数学教师只是简单的创设了一个关于数学问题的情境,没有回归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本身,因而只是调动了课堂氛围,而没有调动学生的挖掘问题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外在的”,并没有让学生活跃的参与到情境教学中,长此以往只会让学生短暂肤浅地认识到这一个情境所带出的一个知识点,而无法发散。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维融入到情境创设的问题本身,这样的学习才是更持久、更深刻的。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不能再直观的把数学知识点简单地通过教案教具表达,而更应该加强情境创设层面,用情境创设抛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合作交流,以学生兴趣为起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把“外在的”情境教学转化为“内在的”。例如,在《平移》课堂教学中,一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金鱼吃小虫”的童话情境,利用情境的童话背景巧妙地设计问题,小鱼向右几格能吃到小虫子这一问题,把握了童话故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在情境中抓住细节,把学生注意力引向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思考分析,合作交流,最后探究分析出答案。虽然问题解析过程不顺利,有些困难,但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自主探究领悟过程实际上能够提升其数学能力,更能让学生脱离情境创设“外在”而回归到本身“内在”数学逻辑上。这样,就会让学生真正把兴趣放在数学问题上,而不是简单的受情境创设氛围带动,学生也就主动学习,把问题认识理解更透彻。

二、情境创设应富含生活味

数学的发明本身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逻辑问题,所以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就应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情境创设上,更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味。平时应该让学生多留意生活细节,多关注生活上能引发的数学问题,多思考,多提炼。教师也应该多从生活着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富含生活味的有趣教学情境,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习过程,从而形成数学思维上的理性认识。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安排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带有各种各有有角的实物,课堂上让学生分享自己所观察到的角,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实物的共同点。教师也应提前做好准备,了解生活角实物共同点,联系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参与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提示学生抽象出角的特征,更能让学生联系出相关,做到有效的情境创设教学。因此,情境创设可以多关注生活实际,让情景创设富含生活味,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自己平时观察来解决数学问题,再把数学问题得到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实际,这样能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让数学教学更有现实价值意义,也能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更快的调动自己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三、情境创设要加强创新性

新课程的教学中,非常注重创新,现代信息化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因此,要让情境创设有效,更也要富含创新性。对于小学生,因为其思维还在发育成长阶段,抽象思维能力也相对较差,更要创新情境创设,让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思维更敏捷。创新的情境教学,不应拘泥于课本,更要拓展学习空间,从数学问题发散新的知识点,这需要教师的辛勤挖掘,更要学生自主参与探究。

例如,在《复式统计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数学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合作去收集数据完成一张课堂要求的统计表,不拘泥于课本所讲统计表填写格式,然后听取学生的意见后,联系课堂所要教学,让学生对比“表一”和“表二”问题,从而引出复式统计表这一教学内容。这样既把握了简单的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内在联系,也能让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发现后更好的理解“复式统计表”这一知识,让学习更轻松。

四、結语

情境创设要关注创设接受主体,也就是学生,同时不能忽视创设情境内容本身,关注数学本身在于生活实际联系,同时创新情境,也让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应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丰富自己情境创设经验,了解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情境创设更有效的服务与数学课堂,让小学数学学习更轻松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古文娟.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 教育, 2016(11):38.

[2]邹尧文.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J]. 好家长, 2018(7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