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新媒体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2020-04-24王莹
摘要:互联网、新媒体是当前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以手机、网络、数字电视为平台的网络新媒体应用具有强交互性、强实时性、信息源复杂化、传播碎片化、承载量巨大化的特征,在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网络传谣、煽动、群体语言暴力、网络成瘾、现实社交恐惧、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文章围绕如何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负面因素,规范网络行为,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展调查,分析了调查结果,并形成了结论。
关键词:青年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5-0019-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o码cOSID):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新媒体应用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報告》显示,社交沟通类和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年学生网民群体最主要的应用。青年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更容易受到网络多元文化冲击的影响,更容易产生负面的网络不良行为。课题组针对青年学生新媒体网络使用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了样本数据,提出了干预措施。
1 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在样本选择方面,课题组选取了郑州财经技师学院、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驻马店西平县文成中学、驻马店西平县职业高中等院校的在校青年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9份。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对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青年学生网络依赖程度;青年学生网络行为的内容;青年学生网络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青年学生对净化网络有关措施的建议。
2 调查数据分析
2.1 基本情况
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设置了4个问题,分别是年龄、性别、就读年级、月均花销。被调查者均为在校学生,年龄集中在14-24岁的占比97.5%,代表性较强;月均开销一项,600-3000之间占比84.13%,与本地区消费水平相符。
2.2 网络依赖程度
对这一部分主要设置了每天上网时长、上网频度、上网方式、流量使用情况、上网时机、网络依赖自我感受度等6个问题。青年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1-6个小时的占比73.9%,对于快节奏、高压力、全面竞争的现代社会来讲,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内。6小时以上的占比13.6%,对一天24小时来讲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值。网络实时在线的用户占比62.8%,主要依靠手机上网的占比73.9%,上网时机为临睡前、等候时、上课时的占比较高,分别为64.9%、76.4%、42%,而课间休息时上网的占比仅为11.3%是比较出乎意外的。综合来看,手机上网是大多数青年学生采取的主要上网方式,得益于手机上网的便利性,随时随地可以上网,结合课间休息时上网率低、上课时上网率高,说明手机上网已经是逃避学习“最佳”方式,已经较大程度影响到正常学习。对自己网络依赖的感知度明确表示依赖和非常依赖的分别占比50.1%和20%,不依赖的仅占16.7%,另有13.2%不确定是否依赖,说明大多数青年学生认为自己对网络依赖较高,在信息化社会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2.3 网络行为内容
对这一部分主要设置了上网主要目的、网页内容偏好、社交软件偏好、每天使用各类网络应用的平均时长等8个问题。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青年学生利用网络的主要目的为网络社交、网络游戏、在线音视频欣赏和网页资讯浏览。在网页资讯浏览内容的选择上,娱乐性内容占比87%,远远领先于其他选项,说明网络正成为青年学生网络娱乐的重要平台;微信、QQ、微博是青年学生网络社交最主要的软件,特别是微信和QQ,使用率分别达到了96.1%和98%,除了商业运作方面的原因外,也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很大关系。而陌陌等其他社交软件的使用率也能够达到25%以上,说明社交软件的种类比较多,呈现出选择多样化的情况,这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市场细分有关。调查样本中平均日网络社交时长在1-3小时占比36%,3-6小时占比39%,而1小时及以下占比仅11%。调查样本中平均日网络游戏时长在1-3小时占比27%,3-6小时占比41%,选择很少的占比仅11%。对于正处于学习知识最佳时期、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来讲,沉浸在网络社交、游戏中的时间过长,势必挤压学习和其他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也用网络生活替代现实生活是一个较广泛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青年学生都有阅读网络小说的经历,每天阅读网络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占比86.8%,网络小说普及率较高,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占比为13%,沉浸度属于正常范围;但是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二次元世界等网络亚文化,需要引起关注。图10显示,青年学生网络购物在1小时以内的占比52%0,很少的占比20%,只有7%的每天网络购物3小时以上,青年学生网络购物的时间依赖性不强,也与处于学生阶段,大多没有收入,开销需要家庭支持的情况相符合。
2.4 网络行为主要问题及影响
这部分设置了2个模块,网络行为问题和网络问题带来的影响。其中,网络行为问题6个,网络行为影响问题7个。调查样本对网络不当行为主要集中在浏览不良信息(如暴力、色情、非法信息),在浏览过程中,被动浏览占比49.7%,主动浏览占比50.3%。因现实社会中对不良信息的管控相对严格,青年学生时期好奇心比较强,越是不易获取的信息越易产生好奇,会主动通过网络获取和浏览;而被动浏览占比情况反映了网络空间治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不良和未经核实信息的转载率分别为34.2%和39.5%,说明青年学生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需要进一步提升。沉溺网络虚拟空间.对现实社交缺乏信心和恐惧,在样本中占比为39.2%,用网络生活替代现实生活,逃避现实到网络中寻求慰藉,不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网络教育问题,更是应该引起各方面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网络攻击参与性的问题中,我们将其设置为较为开放的问题,不局限于黑客行为,还可以包括诽谤、集体语言暴力、人肉等,占比为44. l%。网络攻击行为是目前全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事发当天下午,打人视频就引发网友数万次转发,随后被打女司机遭到疯狂的“人肉搜索”,包括其开房记录在内的个人信息等被曝光于网络,围观网友对当事人的群体谩骂、指责导致被打女司机不堪精神压力,此案引发了网络空间和法律界许多争议,也引起了人们对网络隐私保护、网络行为规范、网络道德建设的诸多反思。网络行为不当不仅仅存在于青年学生网民中,在全年龄段网民中广泛存在。在对不良信息和不当行为的处理态度上,有52%的样本选择不予理睬,这也是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的底线。在网络带来的影响这一模块中,问题设置主要是针对新媒体网络社交给青年学生网络应用中带来的困扰。
关于不良影响,84.1%的样本认为网络不良信息给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有67.2%的人经常性面临网络病毒、木马、网络欺诈、网络钓鱼等网络非法行为的困扰。58.5%的人明确地知道以微信、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自己有比较大或非常大的影响,可见社交网络正成为网络新媒体传播的主要渠道。对网络意见领袖(网络大V)的关注度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不关注的仅占16.9%。网络意见领袖对个人产生影响的占比为49.9%,这些意见领袖的言论对青年学生产生的影响高于全体网民。对意见领袖的认识上,认为其代表民意和体现民主的占比为49.7%,认为是炒作和背后利益驱动的占比34.4%。认为网络大V控制舆论的占比为71.2%。综上统计,在承认网络大V有炒作和商业利益背景的前提下,仍然对其关注度较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学生高质量精神生活缺失,需要正确引导。
2.5 对净化网络空间的建议
这部分设置4个问题,包括网络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网络空间自我净化的认识、对网络空间自我净化的支持度、净化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依靠的因素等,全部为多选项。调查显示,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并承认网络空间存在的问题,对网络空间净化持支持态度。对网络空间自我净化的措施的看法,认为应包括制定更严格完善的法律法规、网络从业者自律、通过技术手段开发更安全的网络防火墙、采取网络实名制的分别占比78.5%、66.6%、50.7%、46.3%。对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净化网络环境主要依靠的力量,有81%的人认为应该靠用户自律,认为依靠政府监管的占比74.9%,依靠行业自律和开发更多主旋律、正能量新媒体产品的分别占比62.4%和60.8%,說明主流媒体更能够起到引导网络舆论,从而带动网络环境净化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3 结论
青年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产生,固然有规范意识薄弱、自律性不强等主观因素,也有行业从业者信息过滤不严、技术手段运用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家校环境不佳、社会价值多元化等外部因素。对青年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干预,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应从多个方面人手,包括强化网络空间治理、主流媒体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家校有效引导、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健全法律体系等。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 L]. http://www. cnnic. net. cn/hlwfzyj/ hlwxzbg/qsnbg/201608/P020160812393489128332.pdf.
[2]《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EB/OL].http://news.163.com/16/1107/19/C59SU7PN000187V5_all.html.
[3]周素勤,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
[4]谢玉进.我国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10):60-66.
【通联编辑:梁书】
收稿日期:2019-11-21
作者简介:王莹(1981-),女,河南郑州人,郑州财经技师学院教师,工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