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看好“进博会”

2020-04-24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博会主席习近平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启幕。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一年前,我们在这里成功举办首届进博会。今天,更多朋友如约而至。”“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如是说。

第二届进博会成果丰硕,全球客商以行动回应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亚美尼亚国家和国际研究中心公关专家莉莉特·萨鲁坎扬呼吁不同文明、国家间相互理解、交流互通,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繁荣进步的世界。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博会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多维解读

1.进行开放合作,推动共同发展。4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同步进行,“一带一路”如同双翼,带动各参与国一起腾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同纽带,将不同民族、文化、信仰的人联系在一起。

2.“引进来”“走出去”,展示中国魅力。一边是来自全球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一边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进博会为国际合作架起桥梁、搭建平台。

携手合作大道 谱写开放篇章

新华社评论员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0日圆满闭幕。开放合作的盛会,吸引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800多家企业共襄盛举,绘出一幅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互利共赢的生动图景。

特殊的时代背景,凸显进博会的重大意义,展现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着眼于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把握时代潮流,提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3点倡议,宣示中国扩大开放的5方面举措,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和赞誉。中国与各方共同努力,再次交出一份耀眼的进博“成绩单”。无论是与会各国政要达成合作共赢的广泛共识,还是企业“一展难求”的参与热情,或是近400件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的精彩亮相,无不发出了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时代强音。

硕果累累的进博会,诠释中国兼济天下的责任担当。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中国举办第二届进博会,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本身就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是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有力捍卫。当出席进博会的各国政要呼吁加强合作,对“中国的合作和开放精神”表示感谢;当美国企业参展数量比首届进博会增长18%,参展面积位居各参展国首位;当各国企业迫不及待“预订”第三届进博会门票,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奔腾向前的强大力量,更加坚定了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进博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舞台,也是思想智慧的盛宴、文明交流的桥梁。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全球政商学研界嘉宾齐聚一堂,围绕营商环境、人工智能、世贸组织改革、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题深入探讨;国家馆里,包括中国在内的64个参展国的展馆交相辉映,不同文明的相知相交令人动容;在场馆的各个角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首次集中亮相……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美好的情谊深植于人们心中,绘出一幅美美与共的文明画卷。

“上海令我惊叹,我在这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与未来”,在见证了第二届进博会的盛况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如此感慨。一个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中国,将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同舟共济,一起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明天。

(选自“新华网”2019年11月10日,有删改)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创新

◎陈 凌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一年来中国各项开放举措的落实情况,表明中国重诺守信、说话算数,中国用实际行动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用实际行动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决心。中国扩大开放,不做“清谈客”,要当“行动者”,不仅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而且必将在与世界的交流融通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开放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是在开放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未来中国要实现更好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从搭建虹橋国际经济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对话和合作平台,到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国以不断扩大开放的实际行动推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可以说,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独角戏,而是合作基础上的共同参与、互利目标下的共同发展,是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全球共同开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例,从比雷埃夫斯港到汉班托塔港,从中欧班列到中老铁路,从中巴经济走廊到中缅经济走廊,合作共赢的“蛋糕”越做越大,开放融通的道路越走越宽。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自身利益和他国利益,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中国,正与世界分享越来越多的发展红利。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9日,有删改)

共推开放合作,共享全球繁荣

◎徐飞彪

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再度引发全球关注和倾听。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全文仅约三千字,字字珠玑,金句频出,展示了中国扩大开放推进合作的决心,倡导了中国推进共同发展的方案,擘画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想蓝图。

“开放”是全篇演讲的核心词汇。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26次提到这个词,并将“开放”摆在了推进合作、促进创新和谋求包容互惠的逻辑基础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并宣布将加大市场开放,完善开放格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下一步,中国的开放不仅要在量的方面拓展,还要从质的方面拓深。

扩大开放,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发展”是另一个关键词,全篇讲稿中提到了30次,频率很高。各国需要真正携手合作,构建能促进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体系,包括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捍卫多边经贸体制的核心价值,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国际新型合作理念,对推进共同发展,极具建设性意义。

“合作”与“创新”也是习近平主席此次演讲反复提及的词语,分别提及13次和9次,可见其重要性。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因此,需要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深化双多边合作,进行机制创新和思维创新,真正激活全球合作的动力与潜力。

(选自“中国网”2019年11月7日,有删改)

猜你喜欢

博会主席习近平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直企首探进博会
主席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