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2020-04-24胡卫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胡卫超

摘 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的主要课程之一,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经常会安排充分的课时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但是整体而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不能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深入探究真正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探索有效的应对方法,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来说,非常重要,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它关系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和学习效果的优劣。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小学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并不明显,学生也经常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语文的学习,最后效果甚微。因此,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对我国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上的原因。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还在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方式上因循守旧,还在沿用朗读、默写及背诵等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早已经感觉枯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教师也只是按照陈舊的教学方式,机械的实施教学行为,这就造成沉闷的课堂学习氛围,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小学语文课堂时长上的原因。课堂的时长,指的是一节课所用的固定时间。在我国,小学一般是40分钟一节课,而初中、高中、大学通常是45分钟一节课,各个教育阶段的课堂时长差别不大。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通常偏小,认知能力和专注能力都非常有限,很难向高中生或者大学生那样聚精会神的上完整节课。在实际的教学中,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都是有限的,教师利用一部分时间开展知识的讲授,剩余的时间则由学生自由支配,主要用于背诵和完成作业。过长的课堂时长,不太适合小学教育,很容易造成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3.小学教育学生年龄的原因。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发育还不健全,而且他们的天性活泼,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小学生的这些成长特点和心智发育特点,使得他们很难在课堂教学中规规矩矩的认真学习。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一般比较简单,通常是识字和背诵,需要学生认真、专心的听课和记忆,但是枯燥的教学方法,缺少趣味性和新奇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不适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发育特点,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1.实施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不能固步自封,而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学手段更应该丰富和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典型的“黑白配”即黑板配粉笔,而现代的教育更多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科技手段。科技手段运用在小学教学中,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而且有效的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新奇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小学语文包含的教学内容较多,不光有读音、识字、组句,还包括文章分析、写作等等内容。进入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展现新气象,借助科技的手段,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丰富起来,例如将生字的学习过程和古诗词的学习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可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科技教学手段的运用,对的执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和水平,熟练掌握各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增强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2.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教师机械式的知识传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传送过来的知识内容,长年累月,毫无乐趣可言,学生提不起一点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将学生当做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探索和创新更多的教学方式,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体现灵活性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鲜感。例如,对于诗歌的学习,教师就可以依据诗歌的不同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也可以以专业朗诵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期待和好奇,有助于他们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对课堂时长进行科学分配,尽量提升学生的专注力。针对40分钟的课堂时长,学生很难长时间的专注学习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堂时长进行科学划分和分配来解决。将整个40分钟的时长,分成几个小的时间段,不同的时间段进行不同的学习内容或活动,这样可以将学生涣散的注意力不断的唤回,最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专注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结束语

由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心智的发育特点,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偏低,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并且科学分割课堂时长的办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宏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59+61.

[2]白华.新时期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132-133.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