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民俗学艺术在中国现当代文化作品创作中的体现

2020-04-24张青林

牡丹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文化文学作品

张青林

民俗学是新文化运动后建立的一门学科,是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的一种文学表现。民俗学的出现让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民俗文化作品时能够更深层地塑造和反映民俗文化意蕴的人物形象、事件及审美意境,激发读者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民俗文化是对我国五千年来歷史和文化的承载与继承,民俗学作为民俗文化的体现形式,它是对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一种融合,在中国现当代文化作品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民俗与概要文学

民俗一直存在于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长河中,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民俗与文化同根同发展,民俗学的出现使文学创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富含民俗文化内涵的作品。

民俗对于现当代文学内容的构成和思想表达等起着重要作用,现当代作家在其作品中对民俗学资源的描写和借鉴逐渐增加,不断从民俗活动、民俗艺术中获取灵感和创作素材。

二、民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重大意义

民俗作为现当代文学的土壤,为文化作品的创作提供丰富的内容,激发创作者们的热情和潜力,使其作品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展现。现当代文学与民俗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对象本身就包含了民俗中的风土人情和其独有的文化特征。我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其作品中通过对民俗文化习俗的描述,展现出人物的情感状态、人物关系以及性格的形成。文化背景在文学创作中是其人物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文化观念在文学作品体现出来,并利用情节冲突增强读者的体验感、真实感。莫言的《红高粱》《生死疲劳》就是很好的体现,其对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很好地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内涵和魅力。

例如,《红高粱》中的酿酒、饮酒就很好地体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中国是酒的故乡,在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由于民族习俗、地域差异,酒文化也不同。我国北方人多生性豪放,平时做事不拘小节,正如《红高粱》中的余占鳌喜欢大碗喝酒,不会像南方人一样对口小酌,读者从作品中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北方民俗文化。其作品中角色的行为活动与落后观念的斗争,是人物所要解决的困境,也是莫言对民俗文化作为载体所体现的落后观念的一种批判。

我国现当代文学对民俗文学的表达方式与角度各有不同,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别样风景,是作者经验与读者感受的结合,是对民俗文化的深度解析和具体阐述。

作者在创作文化作品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的特征及文化差异,研究和探讨当地的民俗文化,让读者了解特定时期、特定地理位置的文化特征,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让作品有更大的影响力。

三、民俗学在现当代文化作品创作中的体现

(一)民俗文化在文学创作者思想上的体现

文学创作者在进行作品创作时,要理性运用民俗学艺术,思考不同的民俗事项,选择恰当的文化角度进行创作,让读者读到关于民俗学部分的时候,在大脑中可以构思出清晰的画面。文学创作者进行创作时,可以运用民俗记忆,比如一个简单的符号,并要考虑到读者的受众群体应该是多数人而不是个别人。有更多的人可以读懂它的运用,才可以证明作者运用的民俗学是具体化的、具有无限想象空间的。

例如,朱自清在创作《背影》时所运用的民俗学艺术,可能一般的读者感受不大,但是其给予读者的画面感、真实感甚至是戳中泪点的能力,无一不是对当代民俗学最好的展示。

又如,孙方友在《吕家染坊》中呈现了各色蜡染布、染布工艺和染布匠人等,通过对这些民俗意象的描写,展示出作者对过去人际关系、淳朴民风和低碳生活方式的缅怀。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学艺术,寄托着创作者的文化情结和价值观。

(二)民俗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体现

文学创作者在描述和深挖各种民俗学艺术的同时,是希望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对社会中的意识、文化问题进行深层的思考与解答。如沈从文《边城》中通过对乡村风情民俗大篇幅的描写,展现了他对民俗文化喜爱,和对现在嘈杂的都市生活的厌倦,表达作者想要一个纯净的精神世界的追求。

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创作需要刻画其文化背景、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人物中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丰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每一位典型的人物都有相应的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民俗文化成为推动故事产生、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丰满的重要依据。文学创作中,民俗文化是基础,因为一个作品的创作不能违背人物、事件所处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和人物背景等。

鲁迅的作品都是通过一个个具备时代特色的人物去反应当时的民俗文化,通过民俗文化的融入,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对人物的经历更加感同身受。如《阿Q正传》,把生活在封建思想背景下,性格封建固执、软弱无知的阿Q刻画得生动形象。阿Q在现实中自身无法改变贫苦的命运,在绝望中创造出了所谓的“精神疗法”,阿Q的愚蠢和无知是导致他悲剧命运的必然。

四、结语

民俗学艺术与文学作品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魅力的重要途径。当民俗学意识深入到文学创作者的精神中时,民俗学艺术不仅是各种民俗意向的集合,更是文化内涵一种深层次的表现,民俗学本身就是文化意识和理念,是民族心理的体现。

民俗学艺术出现在现当代文学中时,它已经由简单意向集合向深层文化意义和审美体验转变。站在民俗学理念的角度,当民俗深层内涵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时,就体现了文本丰富的文化意义。

文学创作者们应当充分运用民俗学艺术,展现和还原本真的民俗环境和所处历史时期的环境特征,让富含民族精神和文化特征的作品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探究、喜爱中国独有的民俗文化。

(湖北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俗文化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民俗学研究的多元维度——“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会议综述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