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农村应该如何应对疫情

2020-04-24

农家参谋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资农民工生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农业农村经济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农村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巨大压力,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增加了一些难度。面对严峻疫情,农业农村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广大农村在疫情面前不退却,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振了抗击疫情的信心,这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将产生积极影响,这些积极影响和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朱信凯: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熟人多、亲情浓,治理方式多元。一些地方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实行属地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对返乡人员精准定位、精准隔离、精准服务,打法科学管用,有效遏制了新冠疫情在农村蔓延。下一步,要重点做好农村“三类人”的管理服务工作。

农不待疫。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各地要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渠道畅通,抓好春耕备耕、春管备管,以网络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送技术服务下乡,为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个好基础。蔬菜、水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不能停,一头关乎当季农业生产,一头关乎城乡居民生活急需,要做好市场供需和价格监测,适时调结构、保生产、稳渠道,防止滞销脱销断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应面对疫情挑战,抢抓农产品流通渠道变革机遇,为农户和消费者搭建行之有效的供需平台。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防止新冠疫情与动物疫情两碰头,抓紧解决禽苗、仔猪、饲料等运输不畅问题。

这次疫情,对春季农业农村生产带来哪些影响,是否会影响当季农业种植结构和全年农业生产目标?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 张宗毅: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加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短期冲击和潜在的长期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复工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农机、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企业应尽早复工,不宜复工条件层层加码。生产管理过程中,仍然要做好防疫工作,备好防疫物资、落实隔离场所、做好公共区域的保洁与消毒,加强职工的健康监测和防护措施。

二是在农业雇工、跨村作业机手、农资运输人员、农技人员体温正常并且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应允许跨村、镇、县流动,以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

三是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避免重复的居家隔离。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对流动人员原有体温信息、隔离信息进行填报,到新的居住地时只要没有经过疫区都应采信原来社区或村的隔离信息,避免重复隔离,实现村、镇、县联防联控,形成合力。

在加强疫情防控时,如何解决农资进村、农民下田、农技入户等现实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 田晓晖:

由于流通不畅和务工紧缺,疫情对种植业影响突出。一是全国多数农资经营网点都处于关闭状态,北方省份一些地区存在农资库存不足情况;二是大部分地区基层配送难度较大,多地农村道路封堵,造成农资难以下乡;三是基层农技服务难以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观摩、现场咨询暂停;四是大户特别是经济作物的种植大户普遍面临短期的用工短缺问题。对此建议:

一是物流不通是制约目前生产、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核心问题,应保持绿色通道畅通,保证农资原料、禽苗、鲜活农产品等涉农类物资运输畅通。特殊情况下可建立跨地区协商机制,由相关部门指定专职人员、专用车辆给种苗企业调配使用,保证省际、市际以及其他路途较远且跨地区的生产类物资运送和运输。

二是在生产物资配送过程中,可效仿目前城市物流配送的不见面提货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地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创新农资配送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保证农资及时配送。

三是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允许种植与养殖业产业链相关支持行业整体复工,给企业复工创造条件,明确企业复工条件与准备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尽快验收,允许验收合格的企业尽快开工。

发生疫情后,农民工返城一定程度上受阻,是否会对全年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产生影响?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舰:

疫情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交通管制导致农民工返城受阻;另一方面是疫情导致经济需求下滑,企业用工需求放缓。

影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长短,如果疫情近期结束,由于疫情与春节假期重叠,因此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影响有限,反之则较大。

对于农民工的需求是往后暂时延迟还是当下的,这主要取决于行业特点。比如以建筑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部分企业用工需求会延后到疫情结束,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大部分用工需求往往是当下的,不会因为疫情而延后。

如果农民工能够很容易通过其他渠道就业,比如说自主创业或待在家乡务农等的话,也就是说劳动力的供给弹性较大。目前来看,农民工的供给弹性不大,是比较刚性的,因此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大。

整体来看,疫情对于农民工用工需求的影响要大于对农民工供给的影响。

疫情当前,农企发展形势如何,应当出台哪些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农企共渡难关?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赵海燕: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短期内企业运营较难完全恢复常态。由于开工复工延期、农民工错峰返岗等原因,企业用工短缺、较难恢复正常生产。同时由于产能受限,其资产结构、产品结构等都受到影响。从企业外部经营来看,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产业链受阻等,农业企业生存受到挑战。针对当前疫情造成的冲击,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农业企业渡难关。

一是生产经营支持。包括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用能及物流成本、延期缴纳税款、支持应急科技创新、减免企业税费和房租等。

二是财政金融支持。包括给予奖补资金、实施贷款风险补偿、增加信贷投放、降低融资成本、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增信力度、提供差异化“绿色通道”金融服务等。

三是社会服务支持。包括援企稳岗和缓缴社会保险费、鼓励相关热线和信息平台发挥作用、建立企业应对疫情复工复产帮扶机制、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建立贸易纠纷专项法律援助机制等。

在当前疫情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的现实条件下,农业企业更应结合自身情况,切实理解政策要领,用好用足政策红利,谋创新、寻变革、渡难关。

疫情的发生,对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业收入会产生多大影响?是否会对打赢扶贫攻坚战和实现小康产生负面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 高强:

2020年“三农”领域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紧锣密鼓,一些既定的政策安排也亟待落实。疫情的发生,显然会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村全面小康和脱贫攻坚带来一些冲击。这些冲击是多领域、多环节的,但总体上看这些冲击多在短期、不在长期。可以预计,冲击也会对具体政策的落实方式提出挑战,但对于既定战略部署的影响不大。

在受影响的诸多领域中,比较棘手的是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业收入问题。受疫情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和就业收入减少已经是既成事实。疫情结束后,必须长短结合、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关于疫情对打赢扶贫攻坚战和实现小康产生的负面影响,需要站在“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一分为二地看待。2020年,我国还有3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消除绝对贫困问题不大,但从长期来看,缓解相对贫困任务更加艰巨。

受疫情影响,农村鲜活农产品进城、农业生产资料下乡存在哪些障碍,如何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仇焕广:

全国层面建立供需信息系统,在无疫情的地区,由基层政府组织、按市场化运作方式购买鲜食农产品,及时运送到城镇等消费者集中区域。在该过程中,加强各环节食品安全质量检验、严格参与流通环节的人员资格检查。

重视对农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调拨,抓紧组织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建立供需信息系统,以备在疫情环节后迅速投放。对农业生产资料包括饲料等畜牧业生产资料实行农产品“绿色通道”制度。

猜你喜欢

农资农民工生产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用旧的生产新的!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
一个幸福的农资人
参加农资展会,细节绝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