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高端铝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2020-04-23宋晓健

销售与管理 2020年23期
关键词:滨州市滨州高端

宋晓健

高端铝产业是滨州市的第一大产业,也是滨州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优势和潜力所在,近期滨州提出了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三个世界级产业基地的宏伟设想,如何发展好高端铝产业对滨州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滨州高端铝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滨州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资源能源富集,且产业基础雄厚、科教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滨州市目前形成了以魏桥创业为龙头,以渤海活塞、盟威戴卡、北汽海纳川、创新金属等为标杆的世界最大的铝产业集群。被列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重点支柱产业集群,是国家战略支持和山东省重点布局的世界高端铝业基地。

(一)海外铝矿资源优势稳定

以魏桥创业为代表的涉铝企业积极开拓全球原料市场,在印尼投资建设了年产200万吨氧化铝生产线,在几内亚开发了储量22亿吨的高品质铝土矿,可满足未来70年发展需求。为滨州乃至全国铝产业提供了优质矿石资源,使中国在原材料供应环节拥有了定价权。

(二)产业规模大,产品体系全

全市氧化铝产能1600万吨、电解铝646万吨、铝材加工720多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9%、16%和13%,巨大的产能和产品质量优势,使滨州铝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铝矿石—原铝—铝型材—深加工制品”上下游配套完整的产业链条,低成本、集群化、高质量优势突出。产品涉及冶炼、挤压、轧制、锻造、铸造、深加工、再生铝等七大板块、100多个品种,既有铝棒、铝板、铝箔等初级产品,更有轮毂、建筑模板、全铝家具、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及航空铝材等中高端产品。

(三)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

目前滨州高端铝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级技术平台3家、省级技术平台15家、市级技术平台25家,全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企业各1家,专利500余项;多家骨干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魏桥创业集团掌握了世界最先进的600千安电解槽技术,氧化铝生产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在电解铝行业率先实现了超低排放,颗粒物为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0毫克/立方米,优于行业排放标准的20毫克/立方米、200毫克/立方米;采取“铝水不落地”的生产模式,减少了加工企业铸造环节的排放和能耗,推动铝产业发展成为环境友好型产业。

(四)社会贡献大,发展前景好

魏桥创业集团作为骨干龙头企业,吸引了台湾六丰、河北立中、中信戴卡、北汽集团、中航工业集团等世界500强或知名企业,全市涉铝规上企业达77家,产业聚集度世界最高;当前,铝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我国人均铝使用存量仅为美国的20%,未来铝消费每年将增长5%-8%,市场空间巨大。2019年高端铝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08.47亿元,同比增长12.2%,是滨州最有发展前景的第一大产业集群。今年,1-9月份全市高端铝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

二、当前铝产业集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虽然滨州市积极延伸铝产业链条并取得巨大成效,但行业整体附加值不高,距离铝原料就地转化为中高端铝制品80%的目标任务还有较大差距。二是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电解铝、氧化铝产业发展对煤、电等能源和水、土地、矿石等资源依赖非常大。滨州市处于“2+26”城市污染防治范围内,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煤炭减量替代、淡水、土地指标从严控制以及国家“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等,滨州市铝产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节能减排压力,新能源替代摆上议事日程。三是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养方面的政策较少,引人、留人机制还需不断完善;融资难、成本高、渠道窄等问题仍较突出,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交通运输设施不够完善,滨州市涉铝产品主要以汽运为主,缺乏专门的火车运输线,高铁至今未通,人流物流成本较高、不够便捷。

三、下一步发展铝产业集群的建议措施

按照“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安全化”要求,围绕打造“山东铝业”品牌和世界高端铝业基地这个战略目标,发挥铝水、铝锭资源优势,以价值链为核心,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重点围绕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建筑、家具等领域,“延链”“补链”“增链”“强链”,推动产業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一)强化项目引领,加快延伸产业链条

一是加快补链强链。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园区服务配套能力,着力在延伸、补齐、做强产业链上下功夫,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魏桥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铝产业发展等,努力实现产品终端化、产业高端化、领域规模化。二是优化投资方向。引导和帮助企业瞄准投资方向,加大投资力度,优先投向技改项目、创新项目、循环发展项目,加快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不断优化存量、做大做强。三是突出项目带动。围绕产业链增粗拉长,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促转型提质效。加大“双招双引”力度,招商选资、招才选智,加快引进一批高端上下游企业,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实现借力借智发展。

(二)强化创新驱动,努力塑造竞争新优势

一是加快技术改造。落实好省、市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帮助企业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涉铝产业,尤其加快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改造步伐,持续创新研发,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始终走在生产技术的最前方。二是加快产品研发创新。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瞄准铝锂合金、石墨烯、铝基符合材料等高端产品,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研发,促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更新和提升产品。三是加快品牌打造。坚持走品牌发展之路,提升品牌层次,增大品牌总量,培植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行业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提升滨州市在全国、全球铝行业的话语权。四是强化人才支撑。发挥好高端铝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作用,帮助企业做好产品研发、工艺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工作。瞄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采取股权合作、周末服务等方式,为滨州市铝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支持滨州学院等本地学校开设铝材加工等专业,大力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境界,提升企业家综合管理水平。

(三)强化开放发展,不断拓宽市场空间

一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引导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不断开拓新兴市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积极开展跨国经营,设立生产基地,加强原料合作开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二是积极开展互利合作。引导企业加强与央企、军工、民营企业合作,强化企业之间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同时,积极探索建立铝产业联盟,保持长期战略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

(四)强化节能减排,加快绿色发展步伐

一是践行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抓好危废处理,降低环保成本,补上环保短板,在全市规划建设铝固体废弃物、赤泥等处理中心,引导企业提高综合利用率,实现循环发展。加快推进煤炭压减替代,为铝产业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二是加快“两化融合”。切实通过智能化与铝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滨州市铝产业价值链迈向中高端。三是注重信息共享。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借助大数据服务中心,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实现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五)强化平台搭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是进一步履职尽责,转变职能,切实做好引领、服务、监管的工作。抓好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和硬性约束,统筹做好规划布局。深入研究上级政策措施,注重土地节能挖潜,帮助企业破解瓶颈制约,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加快建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铝产业集群建设。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无还本续贷、随借随还循环类贷款业务,鼓励县区设立企业专项续贷过桥资金池,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努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渠道窄等问题。

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由政府引导、龙头企业牵头、其他企业参与,打造综合性公共服务平臺,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政策信息、人才培训、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共性需求服务,重点抓好滨州工业大数据中心、邹平“铝谷”等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滨州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联盟作用,分期分批组织互联网服务商深入县区、企业开展对接交流,实行点对点服务,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推动生产方式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转型迈进。

四是加大对铝行业协会支持力度,利用协会掌握的丰富信息,为企业间的结合牵线,为不同品种的产销结合搭桥,通过不断努力,让行业内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合作。

五是充分发挥滨州铝产业集群建设推进领导小组作用,研究加快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工程,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格局,营造“比学赶超”新氛围。

(本文作者单位:滨州市统计局)

猜你喜欢

滨州市滨州高端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高端油品怎么卖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