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的信息化手段

2020-04-23何蕊何丽华陈国强

种子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手段农村经济

何蕊 何丽华 陈国强

摘   要:近年来,气候异常变化和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而真实准确的农业信息能够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计划,减少财产损失。为此,气象部门应利用各类信息化手段,不断增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手段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111-01       中圖分类号: S165       文献标志码: A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业出口大国,农业生产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气候和天气变化则会直接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转。为此,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论述了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具体的信息化气象服务手段。

1   农业气象信息化服务的实际价值

1.1   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应当充分考量宏观经济环境、主体市场客观需求以及价格变化等关键要素,同时还要关注区域的小气候变化情况。但这些都需要以农业气象信息化服务作为前提保障。

1.2   引导农业生产经营

当前,农村气象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农民在引进新品种后未能及时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使其无法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部分农村地区的气候能源利用仅局限于塑料种植棚和太阳能热水器,利用途径较为单一化。

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农场主在得到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后,只需要利用互联网与移动智能终端,可自主查询当地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及农作物品种等相关数据信息,就可以获取对应的农业经营生产辅助资料。而这也是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借鉴参考的农业经营生产模式。

1.3   有利于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气候和天气变化会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正处于精细化农业经营生产模式的转型过渡阶段。为此,农作物受气候环境变化影响程度较大,偶然性气候灾害会给农业种植户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而大力开展农业气象信息化服务,则有利于防灾减灾,规避不必要的损害[1]。

2   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现代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了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现代农业气象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解决农业经营生产环节的相关问题。

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信息产业化和经济信息化发展也为农业科技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效应用遥感技术与模拟模型技术可以监测农业信息、动态模拟农业生产活动,最大限度减轻农业经济损失。再者,依托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可以快速采集、传输和处理农业气象信息,对农作物灾害进行预警、管理,减轻气象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负面影响[2]。同时,现代农业信息化服务也可以为农业灌溉治理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甚至可预测农作物的发育程度和单位面积产量。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作物产量的预报服务系统和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系统,这预示着农业气象信息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必须创建综合型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

3   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措施

3.1   加大专项科研投入力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气象科学领域的进步。将各类多样化信息技术与仪器设备广泛拓展应用到农业气象服务中,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农业气象预测和灾难预警服务,促进了农业经营生产活动的良好运转。此外,气象部门也要加大研发力度,高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优质的农业气象服务。

3.2   深化气象服务机制改革

气象部门是公益性服务机构,商业化程度极其有限,未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气象服务产业。为此,有必要深化气象服务机制改革,打造集气象软件开发利用、气象装备制造、气象预警服务及气象信息播报等于一身的气象服务产业链。创建气象服务商业化运作模式不仅可以增强气象部门的发展潜能,还能实现农业气象服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气象部门可以与农业部门联动,打造专业农业气象信息,依据气候变化,给予农民相关技术指导,形成一种指导服务[3]。

3.3   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模式

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善了气象部门的服务质量,也加快了农业气象服务模式变革的进程。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使得气象服务渠道更加多样化与完善化。随着各类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公众对气象信息移动服务需求逐步扩张,并对气象信息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气象信息传播更加多元化、高效化与便捷化。为此,气象部门应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合理掌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需求变化规律,积极创新气象服务模式[4]。

当前,大多数气象部门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贴吧论坛服务号用于气象信息的传播,力求便民利民。但事实上,其对于部分农业生产者来说用处甚微。近年来,各类短视频平台凭借其信息交互性和资源共享性等优势,受到公众的高度追捧。对此,气象部门可以探索利用短视频平台推送农业气象信息。一方面可调动农业生产者关注气象信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提高农业气象信息服务质量,如通过制作农业气象动画,以简单生动的形式让农民接受农业气象信息。或是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方式,为经营主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直通式气象服务等。总之,气象部门要顺应社会服务模式变革趋势,坚持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模式,不断改善农业气象服务,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4   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深化变革信息化技术,为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此,气象部门要客观认知信息技术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影响,创新农业气象服务模式,进而为农业经营生产活动的运转及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 ] 高超.基于信息化手段浅谈如何提升西华县气象为农服务能力[J].科学与信息化,2018(29).

[ 2 ] 刘展,王剑林,陈建军,等.信息化时代农业气象服务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21):169-170.

[ 3 ] 郝冬纯.打造农业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提升农业气象信息化服务水平[J].区域治理,2019(11):37-38.

[ 4 ] 王涵.网络化农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20):139.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化手段农村经济
提高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试论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简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谈语文课堂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运用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信息化手段在“做、学、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一次信息化教学单元设计
山西长治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