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山县大别山黄牛保种方案

2020-04-23卢士友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6期

卢士友

摘要    介绍了霍山县大别山黄牛保种方案,包括品种概况、保种目标和方向、育种指标和任务、主要技术路线和措施、组织领导、保种选育年度计划安排和保种效果监测等内容,以期为大别山黄牛的保种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别山黄牛;保种方案;安徽霍山

中图分类号    S823.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6-0200-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5年《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以后,肉牛保种育种工作大力开展,优质地方品种肉用性能挖掘的前提是保種,提纯复壮、持续系统的选育和保种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种方案。笔者长期在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活动,在帮助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创建安徽省肉牛保种场工作中起草了本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完善,为做好保种育种工作提供了帮助。

1    品种概况

大别山黄牛属中国南方黄牛,是中国南方黄牛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十大优良地方黄牛品种之一,主要经济类型为役用和役肉兼用,主要产于安徽省大别山东部的霍山、金寨﹑岳西﹑六安﹑舒城﹑桐城﹑潜山﹑太湖﹑宿松等县和湖北省大别山西部黄陂等县。大别山黄牛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具有耐耙、耐粗、耐热、耐温、抗病力强的特点;其繁殖性能好,肉质细、味道鲜美、芳香适口、易煮熟调制,为牛肉中佳品。大别山黄牛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列入教科书;1984年大别山黄牛被列入中国地方品种黄牛志,在1987年安徽省农业厅制定、省标准计量局公布的《安徽省地方家畜家禽蜜蜂品种标准》中详细列出了大别山黄牛品种标准,是我国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大别山黄牛于2001年被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列入第一批“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中,2006年《畜牧法》颁布后大别山黄牛又列入安徽省2009年5月发布的“安徽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年列入新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

近年来,由于良种繁育经费缺乏,大别山黄牛缺乏持续系统的选育和保种,只是群众性的自然选育,虽然优良性状基本得到保持,但极大地增加了品种的变异度,亟待进行系统研究、选育、提高。2008年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中心产区黄牛的饲养量不足3万头,其中大别山牛不足1万头,纯种能繁母牛不足1 000头,已到了濒危的边缘。

2    保种目标和方向

通过本品种选育,扩大群体数量、提高生产性能、增加基因型的纯和度、保持其遗传稳定性。重点保存耐耙、耐粗、耐热、耐温、善爬坡、抗病力较强、肉质好的优良特性,克服生长速度慢、体型较小等缺点,为今后利用提供良好的种质资源。

3    育种指标和任务

3.1    体型外貌

被毛黄色为主,其次是褐色,少数为黑色;鼻镜肉红色、黑色或红黑相间。毛细短,平滑光亮。结构紧凑。垂皮发达,角形为迎风角为主,兼有笋角和叉角,肩峰明显,胸深宽,肋骨明显拱起,后躯较宽而稍斜。四肢筋腱清晰,蹄圆大而结实,乳房发育好,呈碗形或梨形。骨骼粗壮,发育匀称。

公牛头方额宽,颈粗而短;母牛头部狭长而清秀,颈较薄长。公牛腰背平直,胸深广,肋骨拱起,腹部圆大,无垂腹、草腹;母牛垂皮长,鬐甲较低而薄。母牛肷部充实,后躯宽平,尾毛细长蓬松,乳房发育好,乳头较长粗,分布均匀。

3.2    生长发育

成年公牛体重450 kg,体斜长140 cm,体高125 cm,胸围175 cm。成年母牛体重350 kg,体斜长125 cm,体高达115 cm,胸围155 cm。

3.3    生产性能

一是繁殖性能。初配年龄12月龄,22~24月龄产犊,3年2胎,育龄10~12年。二是肥育性能。肥育期日增重480 g,料重比4.2∶1.0。三是屠体品质。屠宰率达52%,净肉率达42%,肌肉颜色正常,柔嫩多汁,香味浓厚。

3.4    计划保护纯种头数

当前,霍山县水口寺农业公司黄牛保种场有成年公牛15头、成年母牛120头、后备公牛15头、后备母牛80头。计划保持公牛15支血统,母牛15支血统,随时补充新的合格种牛到基础群,扩大血统含量,增加遗传基因多样性。

4    主要技术路线和措施

4.1    主要技术路线

根据拟定的技术路线(图1),保种场拟在原产地对大别山黄牛进行广泛调查、收集,依据表型选择120头优秀的母牛、15头优秀公牛(现有大别山黄牛约300头群体,均从本地、湖北、金寨等原产地择优选择),用开放式建立基础群进行闭锁群体繁育和继代选育,稳定遗传性状和加速基因纯合,全面进行遗传结构的测定、性能测定、标记辅助选择,提高选择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此基础群的基础上组建核心群[1];在扩繁群体中,继续开展性能测定、标记辅助选择,选留优秀个体进入核心群,进一步有效扩大种群数量、提高种群质量,最终达到核心群成年母牛150头、成年公牛15头的规模;大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广泛开展杂交育种等利用模式的研究[2]。

4.2    主要技术措施

4.2.1    制定统一保种方案,明确分工。为了增加保种安全系数,防止疫情或其他变故而导致该品种灭绝,加快大别山黄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自2016年开始,在省、市、县3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在原产地霍山县建设保种场。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进行技术指导,制定选育方案和各项饲养管理、选育的技术路线等,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保种场负责落实保种方案和开发利用工作。

4.2.2    开展品系繁育工作,提高牛群的整齐度和生产性能。一是确定核心群数量,组建核心群。根据《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种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及《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发布)的要求,每个品种资源保种场应饲养符合种用标准的基础群公牛12头,母牛100头,公牛至少有6支血统。因此,确定核心群公牛15头(15支血统),母牛150头(15支以上血统)。二是采用半闭锁式群体继代选育法进行品系繁育,将选育过程中发现优秀的种牛随时补充进入核心群。三是采用同质随机选配,避免近亲繁殖(3代内无血缘关系),防止近交衰退,优秀基因丢失,当进行到一定世代,采取轻度近交来固定品种优良性状。四是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法,扩大群体有效含量。

4.2.3    加强选种选配工作。首先用微卫星技术全面测定牛群遗传结构,选种采用系谱选择与个体表型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兼顾性能测定及标记辅助选择[3]。选种的原则是多留精选。6月龄时,公牛按5∶1选留,母牛按3∶1选留,选择肢蹄健壮、体型符合标准、生长发育良好的犊牛;12月龄时,淘汰生长发育慢、外型显现缺陷的不合格牛,公牛按3∶1选留,母牛按2∶1选留;18月龄时按留种量120%留种,选留公牛要求精液品质高、性欲旺盛,母牛发情症状明显。

选种的重点性状是体型外貌和日增重,兼顾繁殖性能。从候选家系的繁殖性能好的母系中选留母牛,6月龄时测定所有候选牛的日增重,从中选留日增重较快的种牛,体形外貌必须符合种用标准,抗逆性较好。

根据上个生产周期的生产性能表现及相关评定标准制定合理的选配计划,避免亲缘选配(3代之内避开血缘关系)、采取同质选配。优秀公牛加大配种强度,优良组合重复选配。

4.2.4    强化后备牛培育工作。由于现有大别山黄牛种群数量较少、生产水平低、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迅速扩大数量,在多选后备牛数量的同时,加强培育工作,尤其是公牛培育工作,使牛群数量和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明显提高。6月龄断奶后,公牛实行分开小群饲养,饲料营养水平适当增加,改善牛舍环境条件及防寒降温工作,给牛群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4.2.5    制定合理、稳定、一致的营养标准和操作规程,便于遗传进展的评估。营养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中推荐的标准,避免环境因素使表型选择受到影响。

4.2.6    利用母系回交,扩充大别山黄牛血统。对某一个场来说,毕竟原来血统偏少,经过多年集群,近交十分严重。为了防止近交增量过快、基因漂移和丢失,必须增加公牛血统数量[4]。鉴于公牛在产地又无新发现,采用专家意见,利用从原产区及其周边县区选购符合大别山黄牛标准的母牛与大别山黄牛公牛进行回交,用以扩充牛群的血统数量,到第Ⅴ代含母牛血缘93.75%时停止回交,选留公牛、母牛。这样可以使整个牛群公母牛血统达到育种的技术要求。

4.2.7    建立健全各类牛群生产记录和技术档案。生产记录和技术档案是育种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专人负责,建立起配种、产仔哺育、生长发育记录和种牛系谱卡片等,应用计算机育种软件,实行品种资源微机管理。霍山县大别山黄牛保种场定期向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提交育种数据和资料,由中心统一整理统计分析。

4.2.8    加强疫病防治、确保牛群健康。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重点做好日常管理、免疫接种和疫病监测工作,搞好“两病”净化工作,制定卫生保健、兽医防疫制度和免疫程序,随时了解安徽省及周边牛羊重大病流行态势,有针对性地强化免疫工作。

5    组织领导

保种场将积极争取县主管部门成立大别山黄牛保护与利用领导小组,负责对大别山黄牛保护方案的审定、检查方案的实施、保种经费的筹措等事宜。

安徽省牛羊产业体系六安综合试验站已经成立,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是试验站支持单位,2016—2017年的研究课题就是大别山黄牛的保种,2017—2019年承担安徽科技厅農业攻关项目“大别山黄牛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已与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指导协议,成立大别山黄牛保护方案专家组,安徽农业大学董召荣教授、省牛羊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立克教授带领牛羊体系专家组多次到霍山县指导黄牛保种与草牛结合技术,负责制定保护方案、技术路线和技术经济指标,指导技术工作组科学地开展选育提高工作,为领导小组当好参谋。

6    保种选育年度计划安排

2016—2017年,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在原产地霍山县及其周边县、区广泛开展大别山黄牛种质资源调查,通过表型选择并结合微卫星测定,选购优秀公牛和母牛,组建基础群。对从农户选购的牛群进行集中防疫并隔离观察。

对现有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测定,进一步摸清群体的亲缘关系。

2017—2018年初,根据表型和遗传测定结果,初步建立了基础群体,闭锁基础群体根据保种规划实行严格的选种选配。

7    开展保种效果监测

2018年,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在稳定基础群后,自筹资金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按照选育计划,选留优秀后代,各家系等量留种。同时,开展相关的肉质测定和标记辅助选择、人工授精等工作。最终完成核心群选育工作,对大别山黄牛肉用性能发掘和杂交工作开展研究,着力解决开发利用问题。

8    参考文献

[1] 熊文康,李洪英,王华,等.思南黄牛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J].贵州畜牧兽医,2019,43(2):7-9.

[2] 章晓炜,刘莉君,马敏彪.浙江省地方牛品种特征和保种现状[J].浙江畜牧兽医,2019,44(2):26-27.

[3] 庞润军.涠洲黄牛资源保种与扩繁调研报告[J].畜禽业,2018,29(9):18.

[4] 方东辉,李绍琼,甘佳,等.平武黄牛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J].四川畜牧兽医,2018,4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