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教研共同体,助推青年教师成长

2020-04-23刘莘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每学期教研组共同体

刘莘

目前,很多中学青年教师占学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如何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成为学校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通过教学实践、示范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方式来构建教研共同体,可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校从2009年起实施“青蓝工程”,即以一名富有经验的中年教师带一名青年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教,具体内容和成效如下。

共读一本书。每学期初,我校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选择一本教育书籍或专业书籍进行共读,每位教师完成20页读书笔记和一篇读后感。青年教师每天读书至少两个小时,教导处及时检查并公布读书情况。每学期结束,学校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青年教师全部参加,以此拓宽学习视野,寻找新的教育生长点。

共教一节课。先由教研组长选定内容,各年级根据阶段要求和学情设置具体教学内容及目标,三个年级的教师共同观课议课,目的是促进青年教师对初中教材的整体把握。去年,我们组织语文组三位青年教师共上了“文言文对比阅读”这一课。七年級郑俊丽老师的课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顺口溜让学生快速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八年级张恩玲老师的课侧重夯实基础,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等语法知识,进行了“一线串珠式”的复习;九年级宗红林老师的课紧抓课内外文章的对比理解,从文章手法、主旨、内容等多个角度比较学习,细化训练。几节课有梯度、有容量,解决了不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共写一份教学反思。每节“共教课”后,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反思,共话得失,着力促进青年教师在课改理念、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提高。学期末,学校选出优秀的教学反思结集出版,每学期出1期,从2010年至今,我校已出版了19期教学反思,为青年教师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共同研究微课题。为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科研能力,学校开展了微课题研究。我们要求青年教师3—5人为一组,帮带教师做指导,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筛选,开展扎实研究,形成解决策略,再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每学期开学初,上报微课题及参与教师,研究结束撰写结题报告。

共建教育联盟。我校牵头,与周边优质学校建立“阳光课堂”教育联盟,力推青年教师参与“同课异构”活动。授课前以教研组为单位数次听课、磨课,授课结束再评课、研讨,联盟成员学校的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真诚地指出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助教研共同体的平台,青年教师眼界更加开阔,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课堂掌控表现、挖掘整合教材的水平也越来越出色。

总之,培养青年教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要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专长与教学特点,构建有效的教研共同体,让他们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每学期教研组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宁夏超七成检察院领导兼任学校“法治副校长”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让人忍俊不禁的课堂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