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与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论坛综述
2020-04-23徐敏刘东
徐敏 刘东
为了深人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视察江西的讲话精神,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推进鄱阳湖流域绿色发展,也为了交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和大湖流域绿色发展最新成果,2019年11月30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与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论坛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西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发展战略研究所、《鄱阳湖学刊》编辑部、“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重点学科承办,江西省武宁县人民政府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和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江西等11个省(市)社会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共计100余人出席论坛。
一
论坛开幕式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龚建文主持。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振鹏致辞,并作题为《守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书记、副所长杨开忠,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梁勇,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员会委党组成员、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兵分别致辞。
胡振鹏指出,鄱阳湖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丰沛,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是国际重要湿地,有“地球之肺、生命乐园、候鸟天堂、江豚之家”的美誉,对丰富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完善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地位,对东亚地区的迁徙动物完成生命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维护长江下游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的强度不断加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过快,导致水环境污染、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鄱阳湖水质逐年变差,主要污染物总磷含量居高不下。2000年以后长江进入一个干旱期,鄱阳湖水位长期低枯。总体上讲,与1980年代相比,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变差、功能衰减。作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为保护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全面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开展“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坚持“三水共治”、水岸联动、系统整治,推进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鄱阳湖岸线综合整治;着力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全流域推进一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体制机制为根本,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通过不懈努力,现已有效遏制了鄱阳湖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的趋势,鄱阳湖总磷平均浓度由2018年的0.084mg/L下降到2019年的0.065mg/L;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达标率达92%,基本消灭监测断面劣V类水体;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8.3%,PM2.5同比下降17.4%;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量保持稳定,“国家森林城市”在设区市全覆盖;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左右;中央要求的38项体制机制改革任务,已经出台31项。虽然取得不小的成績,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鄱阳湖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任重道远。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容量压力加大,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薄弱等。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江西省要进一步加大鄱阳湖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力度,以集中执法为突破口改革鄱阳湖管理体制,全面完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要求的2020年中期目标,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杨开忠指出,自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动员令以来,长江经济带共护一江清水浩荡奔流,在三个方面取得尤为重要的进展:一是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长江流域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有长江特色的理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建构长江学的探索;二是把生态文明体制的“四梁八柱”与长江流域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批植根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成果;三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由长期处于总体恶化的态势向稳中向好的态势转变,生机重现,“气色”向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态环境幸福感。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其生态文明建设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内外环境变化,长江大保护正处在从“攻坚战”到“持久战”阶段性转变的前夕。这意味着深人推进长江大保护将需要烈度空前的,包括观念、制度技术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
梁勇指出,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流域江湖纵横,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为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被誉为长江“双肾”之一。江西近94%的面积都属于鄱阳湖流域,有152公里长江岸线,平均每年经鄱阳湖注人长江的水量约1480亿立方米,占长江径流总量近六分之一。湖水人江的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水质。建设长江经济带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深邃思考,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我们要深人理解、系统把握,协同推进这“五个关系”,努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实现“水美、岸美、产业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梁勇还指出,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再次强调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治理,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生态保护实践的充分肯定,还赋予江西更大责任和更高期许。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成员,江西正在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开展鄱阳湖全流域系统治理,努力实现从“变绿”到“变富”再到“变强”的跨越。相信本次论坛将会成为各位专家学者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协同发展建言献策、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的重要平台。
刘兵指出,近年来江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定位,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不断筑牢生态优势,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形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机制新格局。建立了省委牵头抓总、统揽全局,省人大加强立法、强化保障,省政府抓好落实、组织实施,省直部门和市县“一把手”负责、持续推进的工作体系。二是展示了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的新气象。制定实施《江西省关于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共抓大保护“十大攻坚行动”,深人开展“五河两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系統治理,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三是构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制度新体系。建立了“源头严控”制度体系,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了“过程严管”制度体系;在全国率先建立五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全程监管责任体系全面建成;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3年累计筹集补偿资金76.71亿元;探索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实施流域环境监察专员制度;完善了“后果严责”制度体系,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率先开展考核,全面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等。四是探索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双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生态循环农业、水土保持等工作得到中央表彰和肯定。在赣州等地打造不同类型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样板区,积极推进抚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九江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等样板创建。刘兵还说,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亟需包括理论界在内的全方位开放合作,希望与会专家对实施全流域生态治理、完善全过程污染防治、推进全产业绿色转型等重点难点问题,深人开展交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努力、坚持不懈推动长江大保护。
二
论坛主题报告分三阶段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重大战略、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各省的实践经验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第一阶阶段的报告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陈井安主持,杨开忠、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家宽、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秘书长庄贵阳、厦门大学历史学院刘诗古先后发言。
杨开忠认为,协调发展要全面树立和践行基于流域的解决方案。他指出,十八大以后区域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内部单元相对统一的均质区转换到内部联系比外部联系更加紧密的功能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略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坚持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本质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在空间上的耦合。只有基于流域这种鲜明的自然地理单元,才能更好地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以流域组织发展,有利于缩小差距,应对资源环境的危机。他强调,基于流域的协调发展不能只作为个案来处理,必须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思路上来。践行基于流域的解决方案,一是要牢固树立自然、人类综合水循环的理念,要认识、尊重并适应自然一人类一水循环的规律,从整个流域来评价、优化流域保护发展和运营的解决措施;二是要善于运用基于市场、社群、部门和政府的四部门理念,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部门门的方法去解决;三是必须加快健全基于流域发展的新机制。只有把基于流域的生态文明新机制建立起来,流域才会变得更加美丽,生态中国才会更加美丽。
陈家宽深刻剖析了长江大保护的战略布局及其科学依据。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长江大保护战略是生态文明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智慧和方案。他按照形势判断、科学理念、历史溯源、战略定位、突出问题、保护路径、行动方略和具体目标的构架,全面阐释了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逻辑结构,并从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深人解读长江大保护战略的科学依据。最后,他就长江大保护战略提出六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成立跨部门跨行政区的长江自然资源管理局;二是使用生态服务功能,采用收取和支付费用的手段;三是建立流域的自然保护区群并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四是选取若干支流,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项目;五是对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开展全流域监测;六是将洄游鱼类保护作为保护有效性的重要突破口。
庄贵阳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导向和行动导向以及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三方面观照现代化经济体系。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导向下,必须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调整能源结构,建立清洁能源体系;补齐生态环境质量短板,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风险防控;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绿色金融,支持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建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
刘诗古认为,很多现实问题都是历史的延续,只有了解历史脉络,探寻历史经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并解决问题。他对鄱阳湖区“水面权”的获得转让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对鄱阳湖的形成时间重新考证,认为从已有的文献来看,鄱阳湖的形成应该是在北宋末期到南宋之间。其次探讨了鄱阳湖区在政府管理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民间社会进行自主治理的问题。鄱阳湖的渔民根据湖区的自然生态状况,在历史的脉络中经过不断冲突、不断调节、不断发展后演变出一系列的规则和制度,发展出一套适合鄱阳湖区的生产作业方式。刘诗古认为水域治理有两大关键:一是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提取。湖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排他性困难与竞争性强的特点,因而界定其产权非常困难。二是环境的破坏即生态成本问题。湖区环境的公共治理面临着公地悲剧集体行动困境和囚徒困境,今天要找到一条破解之路依然非常困难。他认为应对上述困境,关键在于三点:一是要有边界清晰的成员,要界定清楚权责。二是要有积极选择的论坛和协商的机制,且能供给新的制度,同时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制度的执行。三是要尊重生态,所有的制度都要跟当地的生态条件相一致。他还认为,鄱阳湖区环境治理应该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流域综合治理体系。
第二阶段的报告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北星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部主任俞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刘世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彭智敏、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李志萌先后发言。
俞海站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思考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框架。他将中国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归纳为一个目标、一个思想、一个总体布.局、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套制度体系和一种能力。一个目标即分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三个阶段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一个思想是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它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三个重要问题。一个总体布局即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一场污染防治攻坚战,即: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及分阶段实施污染防治行动。一套制度体系则是:为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一种能力就是形成一种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能力。俞海还认为,未来我们要完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多维协同,即实现生态与环境协同,治理手段和政策协同,全社会协同,国内外协同,治理机构纵横协同,以及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
刘世庆关注的是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总体战略与实现路径。她认为,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3月)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經济新形势,展示大国形象的战略支撑。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打破区域板块割裂发展的局面,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的国家经济横轴。通过建设绿色源流、绿色江河、绿色两岸的路径,重点关注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金沙江流域发展、三峡工程优化改造、中下游防洪、两湖生态修复、三角洲综合治理等六大任务,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绿色、集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她指出,在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中尤其要加强体制的创新:一是要建设流域与政区二元协同的管理体制;二是要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共同发力的推进机制;三是要采用禁止一修复一提升多层共治的综合措施;四是要制定以因地制宜绿色发展为特色的考核制度。
彭智敏分享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湖北经验。他认为,长江大保护的关键是“共”字,难点也在.“共”字。为践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的理念,湖北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规划先行,法律护航。在沿.江省市率先编制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配套编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立体绿色交通走廊建设、产业绿色发展、绿色宜居城镇建设、文化建设等五部专项规划,构建了“1+5+N"的规划体系。先后出台水质考核、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湖泊保护等多项地方法律法规,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法律政策支持。二是全面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即开展沿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非法码头整治、非法采砂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沿江企业污水减排、磷石膏污染整治、固体废物排查、城乡垃圾治理。三是宜昌案例突破化工围江困局。2020年底以前,宜昌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原则上“清零”,不再新上任何工业企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他就共抓长江大保护提出了七条建议:一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二是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规划》;三是全面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首先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四是健全适应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新要求的体制机制;五是组建“长江经济带协调委员会”,创新管理体制;六是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实现区域联动;七是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环保投人机制,创新投资机制。
李志萌分享了江西省协同打造长江经济带治水生态链的“江湖联动”经验。她指出,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江西正开展鄱阳湖全流域系统治理,打造江西长江最美岸线,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构筑制度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的治水生态链,积极探索保障水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主要做法有:一是开展“五河一湖”全流域治理,力守长江“一江清水”;二是创新法规制度体系,构筑长江经济带“防护网”;三是科技助力公众参与,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元共治”;四是保护与发展并行,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共享”。目前治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还需要破解四大难题:一是如何实现水岸治理的“同”;二是如何实现“五河一湖一江”的“统”;三是如何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和“优”;四是如何实现百里长江岸线与长江中下游“共”。她认为,要从“江湖”生态共同体的系统整体出发,完善系统保护治理“制度链”,形成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形成科技智慧治水“创新链”,强化绿色金融支持“资金链”,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第三阶段的报告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龚剑飞主持,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曹树青、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曹津永、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刘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骆祖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龙希成先后发言。
曹树青探讨的是建立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机制的问题。他认为,长江经济带是沿江各省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建立一个环境污染治理协调机制时不我待。目前,长江经济带管理体制存在流域环境管理条块分割现象,污染防治缺乏整体性,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和资源效率提升不相匹配,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大等问题。为了实现共抓大保护的目标,必须努力构建协调机制,着重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决策协调机制、环境监测监控一体化体系、生态环境利益协调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机制、沿江环境污染防治执法联动机制以及长江经济带一体化的环境监察和追责机制等。
曹津永报告了高原湖泊滇池的污染与治理情况。他指出,自1970年代以来,云贵高原最大的湖泊、曾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遭到严重污染。从“九五”规划开始,滇池污染的治理一直没有中断。当前滇池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已经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整体思路,在治理的方法和途径上已经取得巨大的进步。一方面,工程性治理主要采取环湖截污和外流域调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清淤、生态修复与建设等方式促进滇池水生态系统恢复;另一方面,规划以及制度性保障中坚持规划先行、法制保障、首创并完善五级河长制与生态补偿量化结合的管理体系。经过持续20多年的治理,滇池的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还存在不少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协调好城市发展和滇池保护之间的矛盾:二是如何控制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三是如何把治理工作对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降到最低;四是如何把技术层面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刘敏介绍了湖区湿地保护的岳阳模式。她指出,近些年湖南省高度重视洞庭湖湿地保护,并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湖区湿地保护模式。一是依法依规深人开展湿地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出台一系列湿地保护的管理办法,强化对湿地破坏行为的铁腕整治,大力推进长江沿线的生态修复工作。二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精准规范化管理。比如在重点湿地保护区域实施封闭化管理,对洞庭湖自然保护区规划进行科学调整,建立洞庭湖湿地保护的综合管理机制等。三是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和资金保障能力。积极搭建生态保护的科研平台,大力增强湿地保护的资金支撑。对洞庭湖进行生态整治和保护管理的主要成效表现在: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珍稀物种资源越来越丰富,湿地保護网络体系基本形成,湿地保护的理念不断增强。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人,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制约了长江经济带洞庭湖区域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未来湖区湿地保护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体制机制,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财政资金投人机制、合理退出与调优机制;同时,依托湿地资源适度发展湿地生态产业,如生态渔业、湿地生态旅游业湿地芦苇产业等。
骆祖春思考的是江苏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他认为,江苏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形成规模巨大的投融资需求,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江苏金融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已经采取诸如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以促进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以促进城市化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但对标中央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在金融支持方面的要求,江苏金融业存在着信贷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导致信贷风险增大,绿色金融发展规模小与创新弱等问题。为更好地支持长江经济带发展,江苏金融业还要在五个方面努力:一是大力支持转方式、调结构,以绿色金融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江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提高江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水平,促进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和沿江城镇格局优化;三是大力发挥政策性金融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作用;四是完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型金融业态发展;五是探索跨区域金融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努力推进区域金融一体化。
龙希成分享了贵州公众参与河流保护的相关经验。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公众参与、社会.参与,例如绿色消费或是垃圾分类需要普遍的公众参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也需要公众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作为,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系统则要求公众不能有乱丢垃圾、焚烧排污等不良习惯。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关于公众参与、社会参与.的制度设计及其成效主要表现在:首先,“政府河长”与“民间河长”相互合作,在推动“河长制度”向“河流治理”进程中取得明显成效。其次,民间环保组织由于长期专注环保行动,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专业服务能力。最后,民间环保组织在公众生态文明、环境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其中,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作为联系党政部门与群众的桥梁,拥有最庞大的组织联络动员体系,具有准党政组织的公信力、号召力和强大的公众动员机制。民间环保组织如果能够在群团组织的引导和带领下,组织、联络、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河流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就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
本次论坛还收到相关的研究论文近40篇,主要围绕长江经济带各区域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进行的各种实践和反思。
(一)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高玫、郑雅婷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治理机制进行了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她们认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已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探索如何建立适应流域综合管理要求的流域生态系统统筹治理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她们以山水林田湖草内在联系与评价、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路径以及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为三大主题,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治理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探索成果,并指出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统筹治理的后续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构建和完善基于流域系统综合治理的理论体系;二是加强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治理的动力机制研究;三是出台鄱阳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统筹治理的政策方案。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何雄伟就中国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框架设计与政策提出相关建议。他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底线”和“红线”的要求,协调保护区内利益关系,构建系统性的管控体系。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体系包括管控主体、管控客体、管控机制和制度保障四个子系统。其中,管控机制处于核心地位,包括多元协商治理机制、分级分类跨区管控机制、区域生态红线空间预警机制等。为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的有效落实,必须完善管控办法,提供长效化的制度保障;强化责任落实和刚性约束,建立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机制;创新保护模式,从区域实际出发,根据红线区域内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特点及容量,积.极探索创新多样化的保护模式;完善绩效考核和问责,制定考核监督管理办法,定期对相关责任部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
(三)生态扶贫与绿色发展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张宜红、杨锦琦研究的是江西生态扶贫机制的相关问题。他们指出,近年来江西将大生态与大扶贫战略有机结合,实施生态扶贫,通过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培育壮大生态产业、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创新生态扶贫途径及探索建立生态扶贫试验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取得不错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扶贫开发中生态保护的意识不足,生态补偿覆盖还不够全面,生态产业同质化现象普遍,生态扶贫保障机制不健全,生态扶贫资金缺乏科学监管,这些问题依然是制约江西生态扶贫的重要障碍。他们建议:应立足省情,以筑牢生态扶贫理念,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坚持政府主导,创新协调服务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发展技术支持,构建技术支持与转化机制;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渠道,创新资金来源机制;整合特色资源,构建生态产业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收益共享等。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万欣、朱羚探讨了江西省赣州市在生态修复和扶贫开发方面的经验。她们介绍了寻乌县柯树塘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信丰县安西片区脐橙园土壤改良、赣县区金钩形项目区水土保持崩岗治理、于都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南县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等一批具有较高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的项目,并总结了以项目为抓手、以机制为保障和以惠民为落脚点的实践经验。但在现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与社会参与为辅助的模式下,内生动力不足、修复项目高成本、低收益特征显著,造成一定的脆弱性和风险性。她们建议应从维护生态权益、强化生态意识、构建生态产业等方面着手,调动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修复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高立龙总结了湖南省平江县以生态旅游发展推进扶贫脱贫的经验与模式。平江县树立“大生态、大旅游、大扶贫”的发展理念,在全县范围内实施环境整治。在此基础上,以汨罗江为纽带,以“三山一寨"(幕阜山福寿山、连云山和石牛寨)为重点,全方位优化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推进全域旅游共建、共融共享,尽最大可能让贫困人口纳入旅游产业开发规划版图,探索贫困地区的“绿富双赢"之路。通过实施全域环境治理、全域旅游开发和全域扶贫脱贫行动,平江县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和脱贫致富成效明显,,形成了自然资源型、城郊休闲型精深加工型等典型发展模式。平江模式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平江经验在全省、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其启示有:一是要实现生态旅游扶贫三元融合发展,二是要推进生态、旅游、扶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三要创新发展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四要建立健全生态旅游扶贫风险应对机制。
(四)文化保护与绿色发展
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彭友琴关注的是三峡库区文化遗产保护助力移民安稳致富的问题。她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为长江岸线着色增彩,也为移民安稳致富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一是保护了一批三峡库区老城的文化地标、古镇古村、民俗资源,保留了与移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最鲜活的家园记忆;二是完善了三峡库区的文博体系,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新的文化地标,为移民构筑了新的精神家园;三是树立了长江三峡文化旅游的品牌。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问题,比如:文化遗产内涵挖掘和差异化发展不足,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结合力度不足,对文化旅游新技术手段的利用程度不足,文旅产业的发展与移民受益结合不足,等等。为此她建议:一要把握文旅融合潮流,抓住关键,打造亮点;二要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彰显三峡地域文化特征,助力移民安稳致富;三要探索变革、创新传承,提升文创水平。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王俊偉关注的是以绿色茶产业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她指出,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从古至今几乎都是重要的茶产地,大力发展绿色茶产业可以有效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实现长江经济带茶产业的绿色发展,至少可从四方面努力:一是加强长江沿岸各省各地区优质名茶生产经营的经验交流,做大做强绿色茶叶品牌;二是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赣、鄂、湘等地为核心,打造绿色茶产业的重要基地,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大力挖掘长江流域深厚的茶文化资源,讲好茶的生态故事,力争将绿色之茶打造成与陶瓷比肩的中国文化符号;四是将长江流域深远的茶文化史和绿色茶产业以及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力争创造茶叶生产基地与旅游观光地的双重经济效益。
(五)绿色金融与碳金融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龙晓柏研究的是创新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政策机制问题。他认为,绿色金融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化转型和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的发展整体而言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政府引导机制不健全、市场运作体系不成熟、带域内省际绿色金融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但长远来看,长江经济带的绿色金融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优势,应通过科学的统筹设计,积极创新打造符合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体系总体框架。具体的措施有: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约束体系;二是统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步伐;三是设立国家级长江经济带生态绿色基金;四是成立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协会;五是积极引人国际准则,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和监测预警长效机制。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王文乐认为碳金融是从投融资模式角度探求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着碳意识不强、中介发育不成熟等制约因素,因此,要实现碳金融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不仅要构筑一整套碳金融业务和市场体系,而且要借鉴国际碳金融发展的经验,大力开展碳金融创新业务和衍生品业务,努力提升中国碳金融的国际话语权。
(六)其他
重庆社会科学院彭国川、吕红李春艳探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制度与实践探索的问题。他们认为,要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必须完善制度设计,即基于生态产品生产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交易管理机构、政府纵向采购和横向交易机制,并实施生态标签制度。以重庆梁平区为例,一是要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对森林资源实行股权化改革,实现“均林”到户“均股”到户和“均利”到戶;二是要完善股权实现方式,实施创新大户、联户承包经营管理模式,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自主筹建经营林业公司等模式,调动社会资本,打造混合所有制林业经济模式;三是要加强竹资源培育、完善竹资源加工工艺及大力发展竹资源相关第三产业,基本建成包含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休闲旅游的完整竹产业链。通过这三方面举措,梁平区在林权改革探索、竹产业增值探索上取得显著成效,为生态产品价值实践提供了“重庆智慧”。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刘月平探讨了江西鹰潭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他认为,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民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鹰潭市以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试点为契机,通过政企合作的PPP项目方式,推动全域一体、生活垃圾处理全流程的市场化动作;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将移动物联网技术运用到生活垃圾处理中;城市环卫设施、技术、服务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构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鹰潭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但也存在监管考核机制不完善、企业投入成本减少、政府配套资金投人不足等问题。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刘东思考的是鄱阳湖流域绿色产业实践路径问题。他认为,要实现鄱阳湖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其核心在于以“绿"和“新”为抓手,打造鄱阳湖流域绿色产业圈。“绿”强调的是鄱阳湖流域产业圈建设要发挥绿色优势、突出绿色特点和落实绿色保护。要让域内人民充分享受到绿色发展福利,逐步形成绿色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新”强调的是鄱阳湖流域产业圈建设离不开创新。要以创新思维为指导,增强技术创新尤其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绿色产业中的应用。还要加强制度创新,为域内绿色产业圈经营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打造鄱阳湖流域内绿色產业圈的实践中,“绿”和“新”必须贯穿始终,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四
在会议闭幕式上,庄贵阳作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有五个值得肯定的方面:一是会议的主题好。本次论坛的主题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的两次重要讲话精神高度契合,也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深人理解和阐释。二是会议时间选得好。2019年11月,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本次论坛正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三是会议地点选得好。江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了许多探索,比如《生态文明促进条例》《南昌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的制定,都走在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保护效果显著,确实是“风景这边独好”。四是会议内容好。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既有深人的解读,又有科学的论证。五是会议组织得好。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对此次论坛作了精心的组织与周到的安排。
责任编辑:王俊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