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预制舱的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设计分析

2020-04-22黄俊玮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设计方案智能变电站

黄俊玮

摘 要:在智能技术稳步发展的当下,各个变电站也开始研究进行智能变电站设计的方法。希望应用现代化技术来减轻供电管理工作的压力,保障配电工作的安全。这需要从电能配送环节的角度展开设计,同时,目前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开始着重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变电站还应当及时从环保效益的角度,研究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预制舱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优势和具体设计方案。

关键词:预制舱;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

城市建设变电站是为了满足不同行业对电能的使用需求,达到合理供电的目的。而在供电过程中,如何智能调节供电量和电流、电压大小,做好对供配电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是目前相关技术人员正在研究的一大难题。

1.预制舱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应用优势

现阶段,预制舱的配送式智能变电站成为了变电站建设工作的主要形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1.1安装便利

传统变电站在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如果选择预制舱配送式变电站,则可以缩短前期的设备安装时间,只需要做好设备的运输质量管理问题就可以了。同时,从实际组装情况来看,其占用的空间面积更小,组装和拆卸方法也更便捷,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1.2操作简单

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优势在于:依靠现代化技术来操作,整个操作流程安全、简单,技术难度较小,可以实现对供电工作全过程的安全管控。而且,电能转化的效率也更高,能够满足城市新时期对供电工作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了供电工作的整体水平。

2.预制舱的配送式智能变电站框架设计

在研究如何发挥出预制舱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优势时,必须要先对变电站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合理的架构。具体需要关注计算机软硬件装置、预制舱舱体以及现场布线设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2.1智能装置的设计及安装

在实际展开对变电站的设计工作时,应当重点从这种变电站的构成结构来进行分析,确定设计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从原理上来看,智能变电站是智能一次设备和集成二次的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因此,想要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状态,首先应当对计算机软硬件装置进行建设。一般来说,要安装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电缆以及各种控制装置。而软件系统的设计工作,则需要从构建网络工作平台的角度展开。网络准入协议、信息传输安全管理、信息收集和整合工作等等,都是在前期设计环节需要考虑的问题,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2预制舱的舱体设计

结合实际的预制舱使用情况来看,通过预先设计、制作舱体,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集中安装的方式,可以保护变电站周围的环境,而且能够良好的管控前期建设的成本。在具体展开设计工作时,首先要根据变电站的场地大小,确定舱体结构造型和体积,绘制施工图纸,设计施工的具体参数。其次,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建立舱体结构的模型,在虚拟环境下,对舱体的承压能力、稳定性情况进行检验,合理确定舱体结构的材质。做好防水、防潮和绝缘设计工作。这些问题都是直接影响变电站运行安全的基础前提,需要设计人员提高重视。

2.3現场布线设计及操作要点

在预制舱制作完成后,应当及时进行现场输电线路的布设工作,这项工作需要结合预制舱的安装位置,电网建设情况来确定布设的路线。设计时的关键要素是:避免与城市当中其他管线工程相互交叉,并应当考虑预制舱的整体结构高度,以及电缆的使用寿命等方面的问题。供电工作要做好防雨、防雷电、防风管理工作,这需要对电缆进行固定,关注电缆的绝缘保护层设置情况。一般来说,设计人员会选择高空布线和地面管线预埋这两种方式来进行线路铺设,在实际安装时,要根据当地天气变化情况和输电工作便利性的基本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2.4其他设计工作的基本要点

在进行预制舱的配送式智能变电站设计工作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设计工作环节需要确定各种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做好采购工作和存储管理工作,以合理管控经济成本。第二,设计环节要考察员工设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并应当拟定科学的设计方案,以此来提升变电站设计工作的科学性,为后续实际的供电工作提供安全保障。第三,应当提高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引导员工不断总结设计经验,分析以往变电站建设的优势及不足。然后充分结合变电站的实际工作需求,来优化设计方案。

3.智能技术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实际应用

以我国某地区的一处变电站设计工作为例,对智能技术的应用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3.1舱内设计

该变电站共安装了一个预制舱,在现代化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工作人员开始研究在预制舱内安装智能控制装置的方式,以提升变电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为日常供配电工作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这需要从舱内照明、温度管理、防火安全等管理工作方面,来设计详细的智能化建设方案。比如,可以安装烟雾感应器和温度感应器,当舱内温度过高或者由于起火而产生烟雾时,相应的装置就会启动。不仅可以及时响起警报,通知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而且可以自动启动灭火装置来控制火情。另外,在日常变电管理工作中,可以安装摄像头,观察员工的工作规范性问题,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引发供电安全的风险问题。

3.2配电设计

在智能配电环节,智能技术的应用优势就是:可以对人们的日常用电行为进行统计,了解人们的用电习惯。然后设定系统运行参数,管控每个时间段的电流供应量。这需要在输电线路上安装感应装置,实时管控电流、电压的配送情况。然后,可以通过集中设置电能的在线计费装置,为人们日常查询电费及缴纳电费等活动提供便利。

结语:在实际进行预制舱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工作时,应当先确定需要使用哪些智能装置,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从预制舱舱体的材料、造型等特点进行分析,拟定设计方案,重点展开对舱体各项使用功能的检验工作。另外,做好现场输电线路的布设工作。上述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立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吕志娟.智能变电站的预制舱及机架式组屏方案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9,(2):121-123.

[2]许成昊.110kV标准配送式变电站的设计与发展[J].电工技术,2020,No.529(19):63-65.

(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22)

猜你喜欢

设计方案智能变电站
基于降低远距离输电过程中无功功率的设计方案论述
《小学英语时态-现在进行时》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云南省电视广告监看系统智能化升级设计方案
中式琴房设计方案
110kV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优化探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二次设备调试技术研究进展
方便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