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精思提问精神的思考与实践
2020-04-22关英
关英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较强的思维质辩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为目标,提出树立“学生为本”教育观、引导学生精读精思质疑合作、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为解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说教式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思考与实践
作為一名基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认真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把设定问题作为唤起学生思维的起点,采用“辅导学生精读,引导学生精思,倡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创造,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要把以“学生为本”教育观放在首位
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特点容易使教师简单地认为所谓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前的独角戏,实质上是以教师主讲代替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由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一言堂”从头说到尾,学生使劲记,从头记到尾,这种“填鸭式”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本应积极调动一切感观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变成一味低头记笔记的体力活。这种教育扼杀了学生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和宝贵的创造精神,如何能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呢?
怎么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呢?首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摒弃“师道尊严”的封建糟粕,在课堂教育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敢于探索、大胆创造,包容学生探索中的错误,真正成为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
其次,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功能,深刻认识该功能的内涵,充分认识健康人格培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想法设法使学生形成较强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良好的行为品格。
二、改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精读精思质疑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如果学生都有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话,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潜质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尝试采用了“辅导学生精读,引导学生精思,倡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合作”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道德与法治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学生己有阅读水平和能力完全能完成对课本内容的初步感知,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对教材篇目进行反复阅读、深入感知,课上要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内容,学生只有对教材内容感知充分,学得才能越深入,“精读”不要怕浪费时间,多花一点时间是值得的。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内容的特定情境,根据预设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触动学生内心体验,唤起学生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围绕这一问题通过合作研讨、互动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并给出富有个性化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精思善问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佳境。这就对教育所设计的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一堂课的成败关键是要设计出一个或几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开放性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力,对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三、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作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能力提升
教师要充分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社会现象,善于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作为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认识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消化知识,在体验中陶冶品格性格,在劳动中升华人格。我们可以组织学习开展演讲或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文明守法教育。开展小辩论或辩论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相关问题争辩,激活创新思维,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针对争议的焦点和疑点,通过小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训练发散思维,在问题的争辩中明辨是非曲直,追求真知灼见,进而指导实践。
总之,课堂教学要始终秉承主体性理念,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学生这个中心,教师要力求把“多讲多练”变化为“精讲善导”,只有教师“精讲”才能为学生“精思”挤出时间,只有“善导”才能为学生“质疑”创设情境,真正培养出一代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责任编辑:吕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