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治理理念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2020-04-22王亚玲
王亚玲
[摘 要]科普资源属于公共产品,长期以来由政府开发与建设。由于存在科普资源供给不足、利用率不高、科普主体协同性差、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该文依据共建共治共享“新治理理念”,重新厘清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概念,并以陕西省为例,分别从科普资源的供给主体和公众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治理 科普资源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03-0054-06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全球科技创新热潮不断,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科普能力需要加大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于科普资源属于公共产品,长期以来由政府建设和开发,公共科普资源分散在政府不同系统和部门中,难以协同开发与利用。为了解决科普资源协同性差的问题,早在2006年我国就提出了实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此后,中国科协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要求动员科协系统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科普资源的开发和集成,并且搭建起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近年来,陕西省着力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科普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从2010年的1.79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2108亿元,增长了2.4倍;建立了专兼职结合的科普队伍,各种科技活动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建立了“陕西科普”网站及科普资源管理平台,传播媒介多样化,科普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但是,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陕西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真正服务于公众并取得实效,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陕西科普事业发展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工作。
一、基于新治理理念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内涵界定
2006年,“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被首次提出,此后发展为“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对于这一概念,理论界目前界定为科普资源的所有主体,通过建立跨部门、社会化的协调机制,共同建设和利用各类科普资源。把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界定为资源拥有者之间的共同建设和相互提供利用机制,显然是把科普活动视作单向过程,忽视了公众的参与。科普活动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動过程,特别是当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众已不满足于被动式接受科学知识,而是希望通过参与来理解科学。因此,形成科学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建立起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式传播模式已成为当代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现有的理论仅从科普资源的供给者、生产者角度出发,缺少需求者、使用者的参与,容易导致供给与需求错位。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一概念需要拓展其内容。
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治理理论成为我国公共产品治理的理论基础。共建共治共享理论体现了政府、市场及社会在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社会治理实践中所具有的共治性、公共性和价值共享性[1]。科普资源属于公共产品,可以以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论为其理论依据。根据这一理念,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要包括提供者和使用者两个方面,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契合。基于提供者角度的共建,强调了建立多元提供模式和多主体协同发展问题,科普资源共建就是要有社会公共资源的观念,建设主体多元化,并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以解决资源浪费、协同性不高的问题。基于使用者角度的共享,强调了要惠及全体公民,以解决供给不平衡、供需不对称等问题;科普资源的共享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科普理念,重视公众对科普的广泛参与,实现科普资源供给的公平普惠。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也就是要遵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提出的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的理念与原则。
二、陕西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陕西省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普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9)》,陕西省科普能力由2016年的第16位升至第10位[2],但是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科普资源主要靠政府投入,社会资源投入不足
1.科普经费筹资来源单一,没有形成多元筹资模式。目前,我国科普经费筹资渠道包括四个方面: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自筹资金、社会捐赠和其他收入。陕西省的科普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捐赠经费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社会投入渠道。以2017年为例,陕西省科普经费筹集额为4.2108亿元,政府拨款占71%,社会捐赠48万元,仅占0.11%,而且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点。再以科技活动筹集额为例,2017年共筹集资金1353万元,其中政府拨款988万元,占73%;企业赞助72万元,仅占5%。由于经费筹资过度依赖政府拨款,虽然对科普的投入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总体投入明显不足。2017年,陕西省科普经费投入比2016年有了大幅度增长,但年度科普经费筹集额占GDP的比例和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科普兼职人员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志愿者人数减少。数据显示,陕西省2017年拥有科普人员7.16万人,其中,科普专职人员为9790人,比2006年增长了10.8%[3]。由于科普专职人员主要分布在国家有关政府部门、高校、协会等,多为体制内人员,人员数量变化不大,相对稳定。但是,科普兼职人员总量不足,作用发挥不够。2017年,四川省拥有科普兼职人员9.02万人,而陕西省为6.18万人。志愿者人数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2017年,江苏和浙江的注册志愿者人数分别为12.31万人和72.11万人,分别是陕西的4倍和26倍。2010—2017年,陕西省注册志愿者人数波动很大,近两年,人数还呈现下降趋势,2017年人数比2015年减少了40%。
3.科普场馆以公益类事业单位为主,民营科普场馆发展不足。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科普场馆被列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推动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科普法》明確规定了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事业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目前陕西民营科普场馆数量较少,多数民营科普场馆都存在生存压力。民营科普场馆属于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由于是在体制外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资金筹措能力,还是员工待遇,都无法与公益类科普场馆相比。
(二)受制于现有体制,科普资源难于统筹发展
我国科普资源主要隶属于政府,因其设立的主体不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从横向上看,陕西省现有科普资源隶属的部门包括科协、科研、教育、文化、农业、卫生等多个部门,其中科协最多。从纵向上看,陕西科普资源又隶属省级、地市级和县级部门等。这种依附于不同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导致了科普资源条块分割,各个主体之间相对封闭,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畅。科普资源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大量分散开发,不同权属的资源分散难于集成,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也出现了重复建设问题。科普资源的行政化管理,直接导致了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国家所有的科普资源产权的流动要通过政府行政指令来实现,成本过高,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科普资源与民间资本形成的科普资源之间也难以共建和协同发展。
(三)科研机构和大学动力不足,科技资源无法向科普资源转化
2006年11月下发的《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6〕494号)中,要求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科普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规定开放单位每年向社会开放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并鼓励开放单位设立面向公众的专门科普场所。陕西省是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高素质人才和科技资源丰富,全省共有高等学校108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82所。陕西省着力推进科研机构、高校科普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仅在2019年陕西省科技活动周期间,就开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和大学约96家。但是,大批拥有先进技术及丰富资源的科学团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资源共享方面热情不高。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陕西省科研院所、高校开放单位数还较少,公众参与度不高。2017年,陕西省共有近372家大学、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大约23万人参加,参加人数较2016年减少了近一半。同年,江苏开放单位是陕西的2倍,参观人数是陕西的4倍。
(四)科普资源区域分布差距大,难以协同发展
陕西省按地域划分为关中地区、陕北、陕南,其中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以西安为中心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科技资源聚集。赵艳君等人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关中地区的科学技术普及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陕北、陕南地区,并且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显著[4]。
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场馆等科普资源的投入看,关中地区投入最多。陕西科普信息网发布的《2015陕西省科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场馆共42个,其中科学技术博物馆15个,西安市就有10个,咸阳市2个,汉中2个,延安1个,其他城市均无[5]。陕西省科技厅发布的2015年度陕西省科普统计数据显示,占总数70%的科普人员分布在区县级部门,有近50%的科普人员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经济发达的关中地区科普投入水平也远高于欠发达的陕北、陕南地区。因此,关中、陕北、陕南科普资源投入不均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很强,并且在各区域内部也存在不平衡发展的问题。科普资源区域不平衡发展,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协同发展。
(五)公众参与度不高,科普供给无法有效满足科普需求
陕西省区域差异大,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生产水平、文化程度、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人们对科普资源的需求差别较大。而且,当前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强烈的个体意识,需要提供个性化和参与式科普产品。但是,目前陕西科普创作人员数量少,难以满足这些需求。2017年,陕西省科普专职人员为9790人,其中科普创作人员684人,仅占总人数的7%。现有科普场馆的展品已经比较陈旧、科普形式单一,以举办讲座、展览和大型科普活动的传播方式为主,公众参与式科普活动较少。
从场馆的参观人次、活动竞赛的举办等方面看,陕西省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公众参与程度不高,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2017年,陕西省科技场馆当年参观人数为115.42万人次,而浙江省科技馆参观人数为455.69万人次;陕西科普讲座参加人数为485.51万人次,而浙江为1060万人次。浙江省人口为陕西省的1.5倍,但是科技场馆参观人数是陕西的4倍,科普讲座参加人数为陕西的2.2倍。
青少年科普是科普活动的重点工作,但是陕西省青少年科普方面参与度也不高。以青少年兴趣小组为例,陕西2017年建立青少年兴趣小组7423个,参加人数40.9万人;而江苏、浙江青少年兴趣小组分别为17028个和11687个,参加人数分别为101.16万人和111.58万人。陕西举办科技夏(冬)令营374次,参加人数为6.06万人次,而江苏、浙江举办次数分别为1634次和856次,参加人数分别为65.29万人次和10.16万人次。
三、促进陕西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筹资模式,鼓励民间资金投入
1.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政府在科普事业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保证科普经费的稳定投入,保证科普场馆的经费支持,并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财政支持,实现科普的普惠性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科普场馆建设上可采用PPP模式,即政府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企业结成合作伙伴关系,以减轻财政负担,并且提高科普资源开发效率。
2.鼓励企业参与科普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拥有丰富的科普资源,可以向公众展示与产品研发、制造相关的科学原理、产品的工艺流程。要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举办优质科普品牌活动,支持企業投资科普产业。
3.支持发展科普公益基金会,推动慈善捐助。个人赞助是科普资源不可缺少的社会力量。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科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形成慈善捐赠文化,争取公众对科普事业的支持。大力发展科普公益基金会,充分发挥其在筹资方面的组织作用。
(二)重视公民广泛参与科普,实现科普资源普惠共享
1.面向家庭、社区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普服务。在为青少年提供科普知识时,也要重视为家庭提供科普项目,鼓励父母和家庭成员更多地参与科普教育。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科普服务要从社区做起,激发公众的科普需求;以社区为平台,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科普活动中;充分利用社区科普馆资源,办好社会科普大学,使社区居民近距离享受科普服务。
2.建立公众参与式科学决策模式。针对具有争议性的科学决策,通过设立公开论坛,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达到科普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得到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3.开展参与式科普活动。采取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科普商店”和“共识会议”的方法,形成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科学家与公众双向交流机制。在科普活动设计和开展中建立多方互动的交流平台,在场馆设计中要体现参与互动式理念。
4.开展面向公众的多层次科普活动。贴近公众,及时全面了解科普需求,提供多样化的科普产品,满足不同层面的需要。在满足基本科普公共服务基础上,采取“用者付费”的方式,为特殊需求和高层次需求的人群提供科普产品。
(三)制定激励性政策,促进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
要鼓励科学家参与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如发行出版物、公共报告、开放研究场所等。设立专门奖项,对科普资源开发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奖励。其次,在重大科研项目经费中列支科普经费。在科学基金和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科普资助机制,以避免科学研究与公众的隔绝。再次,要重视提升科学家参与科普的能力,组织专家及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工作者培训活动。最后,要建立科普人才数据库,使得科普人才信息能够实时更新,科普工作者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科普资源数字化建设
随着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网络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途径。2018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4.6%的公民是通过互联网获得科技信息,而其中微信、百度等成为最主要的科技信息获取工具[6]。因此,推进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建立科普网站、科普公众号、微博等,及时更新和充实内容,扩展科普服务范围,形成公众广泛参与的有效途径,实现科普资源普惠化;通过网络化协作,加强现有科普资源的整合协同;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及时掌握公众科学素养和科普能力建设的状况,掌握公众科普需求;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AR等技术丰富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种类。
(五)改革科普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普协同组织
首先,要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体系。要形成以科协为主体,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组织协调体系,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工作规划,以改善各部门条块分割、区域分布不均、社会化协作不够的现状。其次,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科普资源数据库,将人才资源、场馆资源、传媒资源和科普活动资源数字化,搭建合作平台。再次,进行科普场馆产权改革。建立公益产权,使各场馆成为独立运行的非营利组织,形成国家投入建设的科普资源与民间投资形成的科普资源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要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定保障联盟有效运行的制度体系。
(六)加强城市群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的眼光,推动建立区域以至国际合作交流的大平台。关中平原城市群横跨陕西、山西、甘肃三省,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陕西要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其他城市合作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战略联盟,形成科普信息化资源建设实验区;整合城市群现有的科普资源,协同开展信息服务、人才培训和联办活动;发挥区域协同创新优势,开展科普资源区域支援建设项目,促进城市群科普教育资源、科普技术、科普人才等要素的合作与流动;促进科普资源国际交流和合作,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组建科普场馆联盟,推动科普国际交流基地建设,提升科学传播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红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理论基础与概念框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2):26-33.
[2]王挺.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普统计[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4]赵艳君,颜玲.陕西省区域科普非均衡发展的实证分析及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J].科技广场,2015(1):196-201.
[5]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陕西省科普统计分析报告[R/OL].(2016-03-17).http://www.sxkpxx.org/show.php?classid=6023
[6]中国科普研究所.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公布[J].科协论坛,2018(9):64.